家长对孩子阅读认识的六大误区,不得不知

家长对孩子阅读认识的六大误区,不得不知

误区一:阅读就是识字

在具体语境中更容易记住生字、生词,这是学习语言的一个常识。无可否认,阅读当然是识字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对于小一点的孩子来说,很多父母认为阅读就是为了识字。

事实上,早期阅读绝不仅仅等于识字,简单将二者等同起来是错误的。现今的孩子生活环境比较单调,比如很多城里的孩子已经不知何为大自然,他们没到过山川田野,没见过家禽牲畜;而农村的孩子见识也非常有限。在我们还无法“行万里路”的时候,就从“读万卷书”做起吧。

书里可谓是包罗万象、趣味性强,早期阅读是孩子了解生活、认识世界,以及促进健康人生观形成的有效途径。

误区二:这书你读不懂

我在书店、图书馆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孩子喜欢上一本书要求一读,家长严肃地告诉他:“这书你看不懂,换一本吧!”或者干脆直接把孩子带离。每当看到此景我就心痛不已,我觉得只要不是比较离谱或者真是少儿不宜的书都应该允许孩子读。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孩子你怎知孩子读不懂?这句话可能很多家长不服气,那么接下来我要问,怎样叫读懂?孩子读出来的感受和我们预期的一样就叫读懂吗?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主观、专制的想法。”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应该允许甚至鼓励孩子有自己的理解。其实有时我们成年人从书中读出来的东西是世故的、扭曲的,而孩子读出来的却是纯洁的、美丽的。孩子的认识常常令我们成年人汗颜,这时我们应该勇于向孩子学习。

误区三:读课外书影响学习。

我家孩子到底能排多少名?似乎大部分家长都承认多阅读对孩子是有好处的,但真正支持和鼓励孩子读课外书的就不多了。

原因只有一个:读课外书影响学习。有的孩子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很着迷,家长不禁忧心忡忡。其实大环境我们改变不了,但是在我们家长的能力范围内解决这个问题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告诉孩子只要完成作业就可以自由读书。当孩子经过努力坦然、惬意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时,会让阅读的快乐大大增加,同时还培养了孩子的自控能力。

误区四:阅读只能提高语文成绩

绝大多数小学生的家长都认为,阅读是语文这一门课程里的事情,读得再好也是仅仅能够提高语文成绩。接触了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之后我发现,阅读绝不仅仅是语文科目的项下内容,更是影响其他科目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智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而孩子的智力取决于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又来源于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构成学习能力的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孩子的阅读能力是学习水平高低的先决条件和关键因素。

说得再简单一些,无论是哪一门课程,如果理解能力差就听不懂老师讲课,做练习、考试时就读不懂题,那么成绩怎么能好?而理解能力从何而来?答案是:阅读。

误区五:读过了就不要再读了

有时我在图书馆还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孩子非要借一本看过的书最后被家长阻止,我觉得这也是不正确的做法。

有些书读一遍是不够的,或者说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启示。好作品需要读者参与,认知能力、性格习惯、经验阅历等方面的不同使得不同的人读同样的作品或者同一个人读同一部作品,都会有不同感受。

对于孩子来说,熟读有助于对文章透彻理解和融会贯通。苏轼有过一个关于读书的经验之谈,叫“旧书不厌百回读”。经典不怕反复阅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家长不必刻意计较自家孩子一共读过多少本书,最重要的是他从书中获得了什么,一本书读一百遍而从中领悟出人生道理,那也是绝对值得的。

误区六:以后再读来得及

很多父母觉得读书什么时候开始并不那么重要,小时候学习任务重课外书以后再读。这是不对的。孩子出生后几年接触到的事物是会影响他一生的,为今后的人生产生积极影响的,除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阅读。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有44%左右的天才男童和46%左右的天才女童,在5岁之前就开始阅读了”。

早期阅读是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关注力、创造力和感悟力的重要途径。这里有一个习惯养成问题,很多成年人一读书就会头疼,就是因为从小没养成阅读习惯。此外还有一个“童子功”的问题,有些书是我们读过之后会受益终生的,如古典诗词、国学名著等,小时候读这些书记住的东西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成年后想学点什么、背点什么可能越来越难。因为我们的心不纯净了,杂念多了,记忆力也退化了。所以,读书还需趁早。

读书无疑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那么孩子怎样才能从阅读中获益呢?很重要的一条是有科学的引导和良好的阅读环境。只有我们做家长的成年人对读书有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认识,并且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榜样,孩子才能好读书、读好书。

家长对孩子阅读认识的六大误区,不得不知

怎样才能让孩子快乐阅读、高效阅读呢?上知教育儿童思维导图阅读来助力!

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英文名称Thinking Map,简单来说,就是把我们大脑中的想法用笔画在纸上。通过中心思想、分支、层级、彩色、图像等元素构成的导图,它能调动左右半脑,形成“全脑”思维,促进记忆,创造,思考等等,同时有助于开发大脑的无限潜力。

思维导图对孩子的好处

它可以帮助孩子:

(1)充分调动左右脑功能。

(2)提高分析力、记忆力、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让孩子写作文、背诵古诗、背课文、背单词、记忆数字变得轻松自如。

(4)同时提高孩子的计划安排,时间管理能力,快速提高学习兴趣,有效应对厌学症和拖延症。

家长对孩子阅读认识的六大误区,不得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