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炒作“兩岸戰爭” 把臺灣推向兩岸“火線”


蔡英文炒作“兩岸戰爭” 把臺灣推向兩岸“火線”

4月中旬,臺灣方面公佈年度“漢光”演習實兵操演計劃,稱將在5月29日於臺灣東面的海空域進行海空聯合對抗操演。此外民進黨當局針對解放軍軍機再次飛越所謂的“海峽中線”還推演了六條可能的飛越路線。蔡英文當局從宣揚“大陸威脅”到炒作“兩岸戰爭”不斷以各種手法煽動兩岸對立引發臺灣民眾擔憂。有島內輿論直言,這些言行相當危險,等於把臺灣推向兩岸的“火線”。蔡當局應當懸崖勒馬,不要玩火自焚。那麼蔡英文當局執意炮製戰爭言論究竟會給臺灣帶來什麼?

軍事問題專家李莉認為從“漢光”演習的情況來看,設定在5月29日開始,在臺灣島的東部。一方面,這幾年我們在繞島巡航方面常態化。另一方面,目前臺軍整個作戰能力比較尷尬。去年“漢光34”演習期間,第一天一架F-16就墜毀了,但是大家都不覺得這是笑話,因為本身它就是個道具,誰也不指望通過“漢光”演習能夠讓臺軍的戰鬥力得到多大的提高,而且也都知道目前整個訓練現狀和水平。從整個戰略形式來看實際上沒有意義,就跟“螳臂當車”一樣。一個小螞蟻,演練得胳膊再粗壯,在大的形勢面前無濟於事。現在所有的這些實際上都是為了“選戰年”。

臺灣問題專家張彬分析指出,臺灣當局繼續把“漢光”演習拿出來說事,其實暴露了以蔡英文為首的臺灣當局,包括一些“臺獨分子”依然秉持著一種對抗的思維,這種心態下兩岸關係怎麼可能緩和?所謂“漢光”演習先不說能起到多大的效果,就從目前來看,這種形式大於意義的做法在臺灣民間已經被大家詬病很多年了。臺灣當局在防務支出方面勞民傷財。臺灣地區老百姓認為,買了這麼多舊軍火,被美國當“凱子”(傻子),本身得不償失。想當年,臺灣地區是“亞洲四小龍”之一,今天我們再來看臺灣地區,它本身整體經濟是一種淺碟形經濟,基本上都要靠對外貿易、加工出口,其他的能源、資源都需要從外部運進來。

國際經濟下行趨勢現在比較明顯,臺灣島內本身經濟提振又比較乏力,它最好的方式是什麼?搭上大陸經濟平穩發展這列快車,進入到區域整合之內。可是正因為蔡當局秉持著一種“臺獨”理念,所以兩岸關係遲遲難以化凍。這種情況下又融入不了,經濟又受到影響,臺灣民眾肯定反彈。老百姓最關心什麼?他們看不到F-16,他們看到的是眼前實實在在的利益,工作有沒有解決?荷包是不是鼓了點?未來孩子畢業後有沒有一份好工作?老百姓更多是尋求一個穩定幸福的小環境。

蔡英文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沒有一個政策不遭到民眾反對,各種荒腔走板,為什麼?最主要的一個因素是她沒有抓住臺灣民眾的主流民意,在一個安定的環境下,兩岸之間和平發展,相向而行,臺灣經濟才能提升,這是有且僅有的一條道路。當蔡英文把兩岸關係搞得很嚴峻,想提升臺灣經濟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