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說,男人都是大豬蹄子

賈樟柯說:男人都是大豬蹄子

文 | 霧滿攔江

(01)

這些年我一直在想:

總得有個人出來,為那些被經濟發展列車甩在後面的人,說句話。

那些失敗者, 才是這個社會的主體,承載著經濟發展的代價,與傷痛。

可這個代言人,不太好找。

他需要了解底層,洞悉時代與人性。還要有顆公正心,不偏執不矯情,將底層的畫面,從雜亂的世相中一點點剝離出來。他還需要具備超強的敘事能力,能夠捕捉到最有價值的切片,讓我們沉默,讓我無言,讓我們於時代的變幻之中,思索命運的無常。

真的有這樣一個人嗎?

直到賈樟柯,帶著他的《江湖兒女》,走入我們的視線。

(02)

《江湖兒女》,以山西大同煤礦工人為主體。

賈樟柯說,男人都是大豬蹄子

面臨著煤礦倒閉,人們陷入茫然迷亂,不知所措。

有人失去信心,終日流連於麻將館麻醉自己。

有人將過錯歸咎於官員,在廣播中憤怒聲討。

在這樣的背景下,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如往常,女主角閃亮登場。

女主角巧巧,是大哥的女人。

走的是開放粗野的路子,展示的是江湖兒女豪情。

大哥斌斌最有派頭。甫出場,坐在麻將桌邊,糊牌之際,舉重若輕,化解手下兄弟們的紛爭。

斌斌,是位有野心的男紙。

江湖道上,沒人見過他的刀。

看見他的刀的人,正張貼告示尋找失主。

(03)

斌斌威震山西。

他還希望走到更高。

然鵝,江湖道上,風起雲湧。新一代古惑仔崛起於無間獄,出手就滅了囂張地產商,斌斌的義兄。

斌斌採取了果斷措施,讓兩個演員,在義兄的靈堂上狂飆國標舞。

他只能做這麼多。

道上大哥,舞刀弄棍,都是嚇唬人的。

嚇唬不住,就認慫吧。

不然還能怎樣?

但少年幫派並不因此放過斌哥,鐵路招待所門前,少年們摩托飛馳,將斌哥堵住,狗一樣的往死裡揍。

危難之際,女主角巧巧閃亮登場。

一枚女紙,單手執槍。

賈樟柯說,男人都是大豬蹄子

咣,咣,兩聲槍響。在她與大哥之間,震出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男人向左,女人向右。

從此斌哥歸復原形,踏上越走越慫的窩囊路。

而巧巧,於失落中崛起,回到女性自身。

(04)

有評論稱,這部片,男人都是騙子,女人情義雙全。

男人都是大豬蹄紙。

女生都是救世菩薩。

可能是這樣。

——但真正觸動我們的,是在經濟變革的激烈時代,掌握了主動的男人,是如何失去主導權,淪為朝生夕滅的釜底游魚的?女性又是如何靠了自身的價值,於亂局中崛起,安身立命的?

賈樟柯說,男人都是大豬蹄子

(05)

《江湖兒女》劇中,沒有一個人讀書。

劇中也未曾出現一本書。

倒是出現了一個大學生,這廝閃亮登場,是剛剛出獄。幸虧斌哥照拂,才算熬過獄中人生。此後他轉戰商場,非但繼續不讀書,還幫著男主角欺騙女人,這唸的書,全都讀到了狗肚子裡,居然也能混得風生水起,實是怪事一樁。

書中只出現了一本雜誌,是伴隨騙子的出場。

劇中反覆出現的鏡頭:一群落魄的中年男,叼著菸捲,坐在屏幕前,出神的看著港臺劣質武打劇。

——這就是大哥的江湖道。

——如此低劣貧瘠的精神資源,無足以支撐他們的人生行進。

當武打劇的時代轉瞬即逝,斌哥失去了營養與滋補。如一尾被丟在茅坑邊上的魚,跳進去不是,不跳也不是。只能於絕望中,坐看自我人格萎縮,貶至於無。

(06)

相比於大哥斌斌,女主角的慾望就淡了許多。

她本質上是個小女人,只想著臨窗畫眉,對月打牌。

巧巧的精神資源,來自於不靠譜的大哥斌斌。

大哥教會她開槍,教導她做人要講情義。

賈樟柯說,男人都是大豬蹄子

——大哥以為自己是個有情有義的人。卻不知道,他只是鸚鵡學舌,學著劣質武打劇中的人物的對話。

女主角卻奉為圭臬,身體力行。

為了保護大哥,不惜身入囹圄。

而當時代變化,武打劇所帶來的江湖道義,失其經濟依據,女主角減輕了負擔,迴歸了自我。

——而大哥斌斌,卻失去一切。

(07)

人生的起步,看的是父母。

父母把你放在哪裡,你就從哪裡起步。

——但走出多遠,取決於你內心的精神資源。

賈樟柯說,男人都是大豬蹄子

(08)

精神資源,是說一個人的認知與信仰。

信仰的力量,免不了摻有理想主義的因子。

——但。信仰的理想,須得與人性、與現實規律合拍。

信仰的力量,如人生髮動機。不唯是讓人義無反顧,而且讓人生加速,能力越來越強——如不然,人就會陷入絕境困惑,如耗光了油的車,再也無法開動。

如《江湖兒女》中的斌哥,他信奉江湖道義,並因此受惠。

此後,斌哥的信仰,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他的經濟來源。但當他以信仰為謀生手段,就立即失去了立身依據。

人生之路,戛然而止。

而大哥的女人,擺脫了大哥強加於她心中的枷鎖,靠了女性認知資源,繼續前行,最終與大哥分道揚鑣。

(09)

回顧四十年來改革的漫漫長路,那些遺落於時代深處的人,莫不是因由於認知的匱乏,與精神資源的不足。

這個時代,應該給予人們更有價值的精神資源,應該讓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和機會,走出足夠遠,而不應該承受經濟的困擾與心靈的煎熬。

於群體而言,時代要求我們獲得一種更具商業特質的精神資源,支撐我們行進的腳步:

第一:信仰不是用來謀生的手段。

如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我們需要強大的謀生能力,用以支持自己的信仰。但自身的強大能力,並不能證明信仰的正確。然鵝,信仰恰恰是不需要證明的。而是用來讓我們活得有靈性,活得有動感。

第二:信仰的支撐,不能少了智力因子。

影片中的男主角,如果被科學家逮到做圖靈測試,肯定會得出結論,說這是個低智商生物。男主角的智力現,實在是不靠譜。所以,不是男主角信奉的江湖道義有什麼問題,而是他的能力太差,給江湖道抹黑。

第三:信仰的本質,是人性。

女主角巧巧,出獄後被大哥背叛,求生無望,她的智力突然爆發小宇宙。在她於酒店行騙之時,堪稱是人性大師,大把的錢如探囊取物,輕鬆騙來,而且對方還絕對不會報案……但這部影片終究不是詐騙教科書,大家千萬不要學這個。

總之吧,我們都是智力普通的庸人,急需更富營養的精神資源,這就要求我們的信仰,須得更具活性、更多智能,更貼近於人性。如果知識分子,不能向公眾提供這種有價值的精神營養,那是讀書人的失職。如果我們不能自行尋覓到更富靈性的精神營養,那是我們自己,對人生的不負責。

(10)

我們的精神資源,來自於父母,來自於教育,來自於成長的環境。

——來自於,我們自己有意識的求索。

我們都是女主角,半傻不精,懵懂而活。被人騙,被人唬。

別人在欺騙我們時,所說的話言不由衷——但知性的成長,能夠讓我們於騙局中,獲得自己最需要的。

如《江湖兒女》中的男主角,他所信奉的,將他的人生拖入谷底,卻成就了女主角。這其中的差別,就在於女主角始終在成長,雖然這種成長是無意識的,但成長終是個揚棄過程,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最終讓女主角獨霸一方。而男主角成長停滯,他對信仰的理解完全是固化的,孤立的,終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失去了他生命中的愛,與未來。

春秋年間,孔子推祟先王之法。不是先王之法有什麼價值,而是孔子要為自己的信仰,尋求一個外部依據。而此後的歷史,孔子成為中國人的精神信仰。古往今來,那些成就事業的人,那些留名於史的智者,莫不過是在先人的足跡中,尋求心靈信仰的依據。我們這個時代也一樣,如果你內心空無一物,就會陷入迷茫與空虛,無論多少人關心你,也滿足不了你無盡的欲求。慾望只能自我滿足,思想必須自己積歷。而信仰,是我們自信的源泉,來自於我們對思想、對智慧的矢志追求。一旦我們成為這樣的人,無論江湖多遠,不過仍在心中。

霧 曰

聰明的牛,不會把自己拴在樁柱上,望草興嘆。

正常的人生,縱然是跌倒了,也不應該把泥坑挖在心裡,讓自己沉陷其中。縱然是被毒刺扎到,也不應該再把毒刺抓在手裡,一次次刺向自己的心,以此證明毒刺是邪惡的。

我有自己的路。

去年今日

霧鍋鍋為了感謝大家的厚愛,

決定每天在打賞的朋友當中,

隨機抽取一人,

送出一本好書。

讓我想想,這周寄

《我不要忙碌一生,卻始終生活在底層》,

哪位會是那個幸運兒呢?

(PS:每週五統一寄出~)

上次中獎的寶寶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