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扛槍同窗的兄弟燕王盧綰為何造反?是劉邦錯?還是盧綰錯?

漢高祖劉邦在經歷了三年反秦戰爭,四年楚漢戰爭終於平定了天下,本來開國皇帝在天下平定之後應該有更多的時間治理國家,但是劉邦卻沒有閒下來,接連的諸侯叛亂搞得劉邦都沒有時間考慮換太子,這也為他的兒子劉如意以及寵妃戚夫人的悲劇埋下了禍根,諸侯叛亂最劉邦影響還不是最大的,對劉邦影響最大的就是他晚年遭受的最重大的兩次打擊。

劉邦扛槍同窗的兄弟燕王盧綰為何造反?是劉邦錯?還是盧綰錯?

第一個打擊就是劉邦的同窗兄弟,燕王盧綰,此人便是劉邦因親封王的第一人,這個人跟劉邦不單單是生在同一年,同月同日,還師出同門,住在一條街上面,從劉邦起兵開始,盧綰就一直跟著劉邦,到漢朝建立,劉邦封了盧綰做燕王,按理說只要盧綰正常跟中央保持好關係,應該不會出什麼大事兒,但是盧綰為了自己燕王的地位,聽信了自己謀臣的話,想要長期保存燕國,就必須有其他勢力跟中央對抗。

劉邦扛槍同窗的兄弟燕王盧綰為何造反?是劉邦錯?還是盧綰錯?

這個人就是陳錫,當時陳錫叛亂,劉邦派盧綰去平叛,盧綰派自己手下一個叫張勝的人出使匈奴,目的很明確,就是不想讓匈奴幫助陳錫對抗漢朝中央,說來也巧,張勝到了匈奴之後碰到了一個人,這個人是前任燕王臧荼的兒子臧衍,他跟張勝講,你在燕王盧綰那裡得到重用是因為你非常瞭解匈奴的事情,一旦邊境出事,你就會被重用,但是如果沒了其他勢力的存在,那麼你在燕王面前就沒有了價值,臧衍的話一說,張勝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於是決定回去遊說燕王盧綰。

劉邦扛槍同窗的兄弟燕王盧綰為何造反?是劉邦錯?還是盧綰錯?

所以張勝擅自做了決定不讓匈奴幫助漢朝去滅陳錫,燕王盧綰以為張勝投降了匈奴,就告訴了劉邦,劉邦就讓盧綰誅殺張勝,但是張勝回來把臧衍給他講的話跟盧綰一講,盧綰也想保住自己燕王的位置,於是就隨便找了一些人殺了冒充張勝給了劉邦,隨即派他長期出使匈奴,然後又派了一個人叫範齊長期在陳錫那裡,幫助陳錫對抗漢中央。但是紙裡還是包不住火的,陳錫被殺,陳錫的副將就把自己跟範齊聯絡的事情告訴了劉邦,最後劉邦又抓住了一個匈奴人問了一下,再次證明了盧綰投敵。於是劉邦就派人征討盧綰。

劉邦扛槍同窗的兄弟燕王盧綰為何造反?是劉邦錯?還是盧綰錯?

那麼盧綰為何會造反呢?一是跟他個人有關,私慾心太重,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長期保住自己的王位,他不惜冒險幫助匈奴幫助陳錫,第二個氏劉邦的原因,劉邦對各大諸侯王的疑心太重,導致很多諸侯王叛亂,盧綰也感覺到了壓力,所以他也就冒險試試這個方法能不能保住自己的王位,但是沒能成功。劉邦派兵征討盧綰的時候,盧綰還抱著希望能見到劉邦一面,但是等了幾個月,等來的是劉邦的死訊,劉邦一死,盧綰立馬帶兵投降了匈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