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岑巩:引进品种“外来户” 敲开群众“致富门”

“去年我试种了半亩西红花,实现收入近6000元,这个外来品种市场真是好。”近日,岑巩县羊桥乡祝坝村贫困户吴来成高兴地说,如今他加入祝坝村西红花农民专业合作社,还聘请当上管理员,带动全乡发展西红花种植近100亩。

贵州岑巩:引进品种“外来户”    敲开群众“致富门”

西红花球茎

而天星乡毛坪村大祠堂组蒲志祥从浙江省引进吊瓜种植成功后,实现亩创收6000余元,他带领群众扩大规模,逐年扩大,去年全县发展吊瓜种植达3000余亩,年创产值近2000万元。

这些鲜活的事例,仅是岑巩县引进品种“外来户”助农增收的一个缩影。

贵州岑巩:引进品种“外来户”    敲开群众“致富门”

盛开的西红花

近年来,岑巩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脱贫攻坚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进了特色优势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去年来,岑巩县组织129名农业辅导员成立“农业专业技术服务队”,抽调84名农技骨干组建“三农专家服务团”,开展生态畜禽、精品水果、优质稻米、商品蔬菜、中药材等生产技能培训277场次,发放资料3万余份,培训农户16818人次,其中贫困户12766人次;完成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示范、农技人员等各类培训任务11期2563人次,采取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生产的内生动力。

岑巩县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抢抓杭州建德市对口帮扶的机遇,积极谋划产业,加大双方对接工作力度,通过采取“合作社入股+固定收益”、“股份合作+分红收益”等模式,已有草莓、西红花、种桑养蚕、芳樟、食用菌等7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1466万元、财政扶贫资金712元用于支持发展芳樟、种桑养蚕、西红花等外来产业,为农业结构调整、打造农业经济新增长点指明了方向。

贵州岑巩:引进品种“外来户”    敲开群众“致富门”

吊瓜丰收了

同时,岑巩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和培育思府牧业、思州元生农业、贵州冒鱼井冷泉水渔业等10余家龙头企业,带动群众发展外地品种,提高农业效益。另外,通过技能培训,许多返乡农民工外出“偷师学艺”,学到一些特色种植、养殖技能后,回乡校仿发展外地品种,让一大批品种“外来户”落户岑巩。在今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中,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发展、群众自愿,在全县引进芳樟、蚕桑、西红花等外地种植品种近100个,已见成效的达80个左右,新发展20余个。

今年来,岑巩县已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206万元,实施了烤烟1.72万亩、花卉0.8万亩、菌草2万亩、芳樟0.5万亩、桑蚕0.5万亩、食用菌900亩、西红花100亩等种植产业,在龙田、凯本、大有等乡镇发展了中华鲟、大鲵、甲鱼以及蛋鸡、肉牛等养殖产业,让这些市场前景好的外来产业敲开群众“致富门”,为今年实现7522人贫困人口脱贫和26个贫困村出列,整县“减贫摘帽”奠定坚实基础。

特约记者 张能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