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地處兩省交界處!

河北省,簡稱“冀”,與河南省相對應,河北省因位於黃河以北而得名。地處華北平原,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河北地處中原地區,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趙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稱,是英雄輩出的地方。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下轄11個地級市。其中,就吳橋縣來說,人口超30萬,隸屬於地級滄州市,地處河北、山東兩省交界處。在歷史上,吳橋縣於公元1162年建縣,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了。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地處兩省交界處!

首先,吳橋縣隸屬於地級滄州市。在地理位置上,吳橋縣位於山東省西北與河北省東南邊緣,滄州地區南端。吳橋縣東與寧津縣、陵城區毗連;南與山東省德州市為鄰;西隔南運河與景縣相望;北與東光縣接壤,也即地處河北、山東兩省交界處。就吳橋縣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該地區屬齊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河北省吳橋縣一帶屬齊郡這一建制。西漢初期,今滄州市吳橋縣一帶分屬安縣、重平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吳橋縣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屬幽州渤海郡這一建制。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地處兩省交界處!

司馬炎建立西晉後,該地區屬東安陵縣。至北魏天賜五年(408年),改東安陵縣為安陵縣,屬冀州渤海郡。隋朝時期,今吳橋縣一帶分屬安陵縣與將陵縣。公元621年,也即唐朝建立後,該地區分屬安陵縣與將陵縣。安陵縣屬觀州(今景縣),將陵縣屬德州。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這位皇帝在位時,安陵縣劃屬德州。公元651年,安陵縣治徙白社橋(故址今景縣安陵鎮)。公元1043年,也即北宋時期,將陵縣析長河鎮,設立長河縣(故址今山東陵縣境內),今吳橋縣一帶屬之。公元1035年,廢安陵縣,併入將陵縣,該地區屬之。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地處兩省交界處!

最後,公元1162年,徙將陵縣之吳橋鎮,設立吳橋縣(址今鐵城鎮)屬河北路景州。由此,對於吳橋縣這一建制,始於公元1162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了。元朝時期,吳橋縣屬中書省燕南河北道河間路景州。明清這一歷史階段,吳橋縣屬河間府景州。到了1913年,吳橋縣隸屬直隸省渤海道。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吳橋縣屬之。1967年12月,吳橋縣屬滄州地區。1993年7月,地、市合併為滄州市,吳橋縣屬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吳橋縣總面積達60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31萬人。由此,在河北省各個縣中,吳橋縣是一個面積較小、人口較少的縣。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