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市生態環境局:持續保持嚴查重處高壓態勢

2018年,市生態環境局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在全省排名第一,受到省廳的通報表揚;2018年,市環境監察支隊被生態環境部評為“2018年全國環境執法大練兵表現突出集體(市級)”。今年,我市進一步加大環境違法案件查處力度,1—3月,全市環保領域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61起,同比增加117%,處罰2883萬元,同比增加429%,其中查封扣押30起,停產限產3起,移送拘留4起。

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堅持問題導向,嚴把工作標準,加大查處力度,以高效整合全市環保執法隊伍為抓手,緊盯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部位、重點環節、重點時段,大幅提高環境違法成本,不斷加大環保執法力度,用足按日計罰、查封扣押、停產整治、移交公安等硬手段,始終保持嚴懲環境違法行為高壓態勢。

每次發佈重汙染天氣預警後,市政府都會出臺一系列強制性汙染減排措施,要求加大停限產企業監管,確保停產、限產到位。同時確保各類汙染防治設施高效運轉,各項汙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對於全市執法隊伍來講,每一次重汙染天氣預警,就是一道戰鬥指令。敦促監督實時監控工業企業落實執行減排要求的重任,市環境監察支隊全體成員義無反顧責無旁貸。”市生態環境局環境監察支隊負責人告訴記者,啟動預警響應後,市生態環境局立即安排機關留守的執法人員,由局領導帶隊開展應急減排檢查,在外執行其他任務的執法人員則立即就地轉入應急減排檢查,預警不解除,檢查不停歇。同時,市生態環境局立即調度17個縣(市、區)執法人員同步開展檢查。對一些處於城市周邊、敏感區域的企業,更是盯住不放,白天查、夜間查,有時,一天對1個企業就檢查4、5次。

每次預警後,市環境監察支隊的隊員們都會馬不停蹄星夜兼程地一家家往各縣(市、區)的企業跑。一是看環保設施是否正常運行,另外則是調取企業的在線排放數據。如果只是黃色預警的話,檢查範圍基本鎖定平川七個縣(市、區),要是升級到橙色預警,那麼17個縣(市、區)就都會納入應急減排檢查的視野中,各縣(市、區)的監察大隊還要與市環境監察支隊積極配合協同聯動形成合力。

2018—2019年秋冬防期間,市生態環境局環境監察支隊先後經歷了12次、94天重汙染天氣預警的檢閱洗禮——全市17個縣(市、區)執法人員、市局執法人員、聯合執法檢查組、交叉檢查組共檢查企業11100餘戶次。其中工業企業4300餘戶次、施工工地1400餘戶次、餐飲企業2300戶、煤改氣(電)用戶3100餘戶次、煤焦運輸車輛檢查站點230餘戶次、發現問題2168個。對發現的問題,除當場查封129戶外,其餘均交當地政府處理。

除了秋冬防期間雷打不動的攻堅行動,貫穿全年的專項執法行動,也是環境監察支隊份內的重要職責。2018年,市生態環境局共開展了包括全市查處違法排汙百日行動、全市制藥化工等行業汙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工作、全市環保系統“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全市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全市環保領域查處無證無照經營專項行動、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全市重點行業突出環境問題排查整治活動、群眾舉報環境問題大起底大整治專項行動、納汙坑塘專項排查整治工作、全市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秋季秸稈禁燒工作、全市安全生產大檢查等在內的25個專項執法檢查。

在系列專項執法行動中,市環境監察支隊共出動執法人員39852餘人次,檢查工業企業18800餘家次,有力地打擊了各類環境違法,解決了一大批突出環境問題,促進了我市環境形勢的進一步好轉。

臨汾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