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文明何處尋 安第斯山探祕津

人們在描述一種神奇的、或自己不熟悉的現象時,總喜歡用另一種已知的、自己所熟悉的現象做對比,這種情況在南美的旅行中尤為明顯。人們稱瑪雅文明是“南美的希臘”,稱印加文明是“南美的羅馬”。之所以有這樣的稱謂,皆因前者在人文精神領域與古希臘有契合之處,後者在疆域的廣袤、軍隊的強大和霸主地位等方面,也酷似古羅馬帝國。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庫斯科,一座兩山之間擁擠不堪的城市。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從大教堂遠眺庫斯科城。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庫斯科人自稱是印加人的後裔,但血統早已不純了。

南美的羅馬 開疆拓土建帝國

古羅馬的鼎盛時期,控制的疆域面積達5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最新的考古研究告訴我們,印加帝國在其全盛時期,也曾擁有二十萬訓練有素的軍隊和完整的國家治理體系,統治的疆域超百萬平方公里,所轄人口數更是以千萬計。而這千萬計的臣民,還講著七百多種方言,且分散在崎嶇不平,地形複雜,跨度超過4000公里的廣大區域內。就此而言,說印加帝國是“南美的羅馬”,還是很貼切的。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印加人和西班牙殖民者的雕像並存於城內。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背上的大包袱裡裝的是向遊客兜售的商品。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小商販兜售的商品假貨很多,注意分辨。

如果做橫向比對,印加帝國的崛起,正值我國曆史上經濟活動最繁榮的宋朝。印加人原本只是生活在秘魯和玻利維亞邊境的的喀喀湖的一個部落,是南美這片地區千百個部落之一。十世紀後,他們逐步北遷,開疆拓土,一路征戰,於十三世紀中葉來到了現今的庫斯科,並定都在這座海拔3410米山城。印加,意為“太陽的子孫”,數百年前,他們真的就像高懸在天上的太陽,以其耀眼的光芒,輻射安第斯山脈的角角落落,壓倒了當時已經衰落的瑪雅文明。這點已為考古所印證,在安第斯山脈的許多地方,都發現了印加人遺存的痕跡。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庫斯科武器廣場。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庫斯科大教堂。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武器廣場中央的噴泉和印加人雕像。

內憂外患 印加帝國的滅亡

從1243年印加人定都庫斯科,再到1532年末代印加首領的死亡,印加帝國存世只有短短的三百年,略等於我國古時的一個朝代。究其滅亡的原因,既有內部的,也有外來的。1492年,在哥倫布第二次航海過程中,歐洲大陸如天花、鼠疫、傷寒、霍亂等的致命疾病,也隨之傳入了加勒比地區。因為那裡的居民此前一直處於相對隔絕的環境,體內無任何病原抗體,瘟疫便如潮水般席捲了整個中美洲。十六世紀二十年代,可怕的天花蔓延到了印加帝國,大批印加人死亡,正在征戰途中的印加王瓦伊納.卡帕克也未能倖免。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另一座西班牙巴洛克風格的教堂。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教堂側門。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教堂內部都不允許拍照,只能在外邊拍些街景。

國王老子死了,兒子繼位是理所當然的。但印加不像中國的封建王朝,長子並沒有繼位的天然優先權。如果印加王死前沒有明確的指定,眾多妻室所生之子的王位之爭,必然是殘酷而血腥的。1527年的局面正是如此。卡帕克的兩個虎視王位的兒子,分屬於兩個不同的皇室後裔集團,奪位之爭最後以戰爭的形式決出勝負。獲勝的兒子叫阿塔瓦爾帕,他的將軍們為了羞辱失敗的另一個兒子瓦斯卡爾,竟當其面,將他的妻女一個一個吊死並將其頭顱敲碎,甚至連未出世的嬰兒都要從母親的子宮裡刨出,用臍帶纏住脖子吊死在母親的腿邊。在最終的血腥狂歡中,瓦斯卡爾的整個家族都被屠殺殆盡。這場奪權之戰,讓印加帝國元氣大傷。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大教堂頂部結構。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大教堂側面。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同一位置的老照片,可以看出變化並不大。

得到王位的阿塔瓦爾獲聽了一條探報:有一隊人數不多的外國人正沿著安第斯山脈向著庫斯科行進,那些外國人騎著他們從未見過的高大的動物,手裡拿著一種會發出雷鳴般聲響,並吐出煙霧的“棍子”。阿塔瓦爾帕很好奇,想去看新鮮,帶著幾千軍人,竟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迎著那支外國隊伍相向而行。最終的結果是,未上任的新國王成了俘虜,所帶的六七千人,被168個西班牙征服者打的死的死,傷的傷。第二年,西班牙人絞死印加王,佔領了庫斯科,撲滅了印加人的反抗,帝國在經歷了十二世、十三王后,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城外的一處神廟遺址。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除了基座,上部的建築已蕩然無存了。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印加人從未馴養過牛馬等牲畜,羊駝是他們馴養的最大動物。

遺憾的庫斯科,古印加文明的搖籃

庫斯科,昔日印加帝國的首都,秘魯人稱其為“安第斯山脈上的明珠”,入選聯合國“世界文化和自然遺傳”名錄。主要景點有武器廣場、庫斯科大教堂等。行走在庫斯科,處處可見驚人的印加遺址,也處處可見西班牙風格的宏偉建築。有人用這樣一句話概括庫斯科:印加古都廢墟上的西班牙巴洛克式城堡。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左面牆是翻修的,右面牆是印加遺存(注意接縫)。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在沒有機械的情況下,打磨得如此平整,接縫如此嚴密。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許多教堂的基礎還是原來的印加遺存。

庫斯科,印加文明的搖籃,其高超的建築工藝技術,至今依然讓人匪夷所思。如今,走在庫斯科城內,雖然已經看不到任何完整的印加古建,但城內很多屋舍的石塊牆垣房基,還是印加帝國的遺物。這些石塊之間拼接密實,不用任何泥土和黏合物,其嚴密成都,連一片最鋒利的刀片也無法插進。在勝利大街的印加羅加宮牆上,有一塊著名的12角形巨石,鑲嵌之精巧令人稱絕。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不用任何粘結劑,拼縫嚴密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中國的榫卯是木頭,印加人的榫卯是石頭,佩服!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印加古都廢墟上的西班牙巴洛克式城堡。

庫斯科城郊有四處經典的印加遺址,最為壯觀的莫過於薩克塞華曼的衛城遺址。城堡依山而築,從上到下有三道平行的、用巨石砌成的圍牆,圍牆由三十多萬塊深褐色巨石構築而成,堡壘、瞭望臺遍佈其上。1950年,庫斯科地區發生強烈地震,許多建築頹然倒塌,而衛城卻依舊雄視四方。遺憾的是,西班牙佔領庫斯科後,衛城的許多巨石被移做他用,上世紀四十年代,當地政府在城市建設中大量移用衛城的巨石,對薩克塞華曼造成了更嚴重的破壞。人們目前看到的牆垣遺址,只有最初的五分之一。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薩克塞華曼衛城遺址,上層周長360米,下層圍牆540米。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每年6月24日,庫斯科人會在這裡舉行慶典,重現當年。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雖然石塊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堆砌時也沒用灰漿。

神秘的馬丘比丘,一道無解的謎題

如果說印加文明的最高成就體現在令人驚歎的建築藝術上,那麼其最神密的地方則是被稱為“失落的天空之城”的馬丘比丘。應該感謝耶魯大學的賓加曼教授,雖然在此之前,人們一直傳說大山裡有座神密的印加古城,但在西班牙統治的三百年和秘魯獨立後的百年間,誰也沒有找到這座古城,人們甚至懷疑她的存在。直到1911年7月24日,賓加曼教授才歷盡艱辛,在烏魯列巴河谷,找到了這座棲息在兩座峰巒間的馬鞍形山脊上的神奇古城。人們不知道她的原始名稱,便用鄰近的一座山峰來命名。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烏魯列巴河古,曾經只有一條充滿荊棘的小路通往馬丘比丘。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因旅遊而興旺的小鎮,也是遊客下火車,換乘汽車的中轉站。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專為旅遊服務的窄軌火車,行駛時晃動很厲害。

馬丘比丘,“古老的山巔”,像一個沉睡的巨人,清冷地棲息在烏魯列巴河谷的山峰間。城內約有二百餘座建築物,除了供人居住的屋舍是以茅草為頂,開有梯形屋門外,最引人注目是城中的神廟,其花崗岩牆壁磨製光滑,對縫嚴整。這些石頭雖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卻也如庫斯科城的建築一樣,沒有用任何粘結劑。印加人像玩拼圖般將其巧妙地連接起來,石縫間隙同樣無法插入鋒利的刀片。印加人還在山坡上開墾了大量梯田, 並在每一層都開鑿了引水渠以確保收穫。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這裡是拍攝馬丘比丘標準像的最佳位置。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真擔心有點地震,馬丘比丘會滑落到山谷裡。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馬丘比丘只有自然侵蝕的痕跡,未遭人為的破壞。

因為發現的晚,馬丘比丘只有自然侵蝕的痕跡,未遭人為的破壞。研究認為,馬丘比丘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城市,更不是印加人的避難所,她應該是印加人的宗教殿堂。城內的廣場上建有巨大的日冕,印加人以此來測定時間。而太陽神廟和“拴日石”,則表明了印加人對他們心中最神聖的太陽神的崇拜。甚至還有人認為,她應該是一處侍奉太陽的聖女們居住的聖地。印加人將美貌而虔誠的少女集中在這裡從事祭拜太陽神的活動,不但要保持終身貞潔,甚至還會將自身作為犧牲祭品供奉太陽神。佐證是,在一座地下墓室裡,出土了173具木乃伊,其中有150人是女子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栓日石。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局部照。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局部照。

馬丘比丘之謎在於,印加人已經在此建造瞭如此美妙的空中城市,又為什麼要離開這方賴以生存的家園?難道他們也像現代人喜新厭舊,在一個地方住膩了,要換一個地方住?這到底是因為印加人占卜了上蒼的意願而離去?還是他們內部的紛爭所導致?直到今天,這仍是一道無解的謎題。所有古老的文明都擁有自己的城市,這些城市隨著文明的發展而興盛,也隨著文明的沒落而衰亡,馬丘比丘如是也。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呵呵,有點像中國式旅遊。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馬丘比丘人的住所和梯田。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神廟遺址。

西班牙人欠南美洲一個謝罪

印加文明的覆滅,與西班牙人的入侵有著直接關係。從十五世紀始,貪婪和慾望驅使大批中下層西班牙人背井離鄉,成為征服者。他們憑藉著先進的航海技術和強大的火器,到處劫掠黃金寶藏,殘忍地屠殺殖民地的居民,這其中就包括了墨西哥的阿茲特克文明和秘魯的印加文明。西洋人的劫掠,滿足了他們自己慾望,造成了殖民地人民永久的痛苦和大量土著文明的消失,西方世界的繁榮是建立在殖民地的苦難和屍骨之上的。西班牙人,擴大地說,應該是整個西方世界欠南美,欠亞非拉人民一個道歉,一個謝罪。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天氣惡劣,或遇意外(如山民攔截火車),遊客只能認倒黴。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別忘了給自己也拍一張留作紀念。

反躬自省,一個疆域面積三倍於西班牙,且擁有數萬軍隊的印加帝國,卻讓不到二百人的“一小撮”全面碾壓,不能不讓人陷入深深的思考。十五世紀上半葉,中國的明代有鄭和下西洋。下半葉的西方大航海,造就了地理大發現,開啟了全球化進程。而那時的南美卻還處於青銅時代,甚至連像樣的文字都沒有。雖然印加人在個別領域(如石料開採和建築)有著高超的技術水平,但西班牙人的槍炮刀劍和金屬鎧甲,讓那些連大型牲畜都不會馴養的印加人無法抵抗。“強者為王”是人類數千年不變的真理。落後就要捱打,落後就會被滅族。當我離開庫斯科,離開馬丘比丘時,真的很慶幸自己所處的時代,慶幸我的祖國已經自立自強於世界民族之林。讓我們繼續攜手奮鬥,在今天世界未有之大變局中,書寫更輝煌的篇章。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沿途所見。

印加文明何处寻 安第斯山探秘津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秘魯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如歌如嫂 發佈:2019.04.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