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高河村鼓耳巖的“蠻子洞”探祕

高河村鼓耳巖“蠻子洞”探秘

胡林平

觀閣,明初興建,作為一個有六百多年曆史的文化古鎮,許多名勝古蹟,比如觀音廟,鐘鼓樓,六方碑,文筆星等,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四清”、“文化大革命”中遭到嚴重破壞,蕩然無存,徒留地名,讓人唏噓不已。鼓耳巖的“蠻子洞”因地勢偏遠,加之石窟堅固,不易破壞,保存完好。

鼓耳巖位於觀閣鎮高河村三組與龍灘鎮龍灘三組交界處。范家橋河在附近蜿蜒而過,離化龍橋一公里左右,有兩座圓形山丘相對峙。山丘外形似鼓。鼓耳巖因“蠻子洞”而遠近聞名,"蠻子洞"大都鑿在地勢險要的懸崖峭壁上。大鼓耳巖的“蠻子洞”最為密集集中,大大小小有30個之多。小鼓巖半山腰上有四個面東“蠻子洞”,地勢較緩,進出方便。“蠻子洞”顧名思義可能是古時候觀閣土著先民的住宅,觀閣鎮所在區域秦漢時隸屬巴郡,土著居民為賨人,民風慓悍驍勇,手持弓弩,以木板為楯,又稱板楯蠻。由於戰亂、瘟瘓、災害,原始土著先民,幾近滅絕,現在廣安境內人口,大都是湖廣填四川的外來遺民的後代。因而“蠻子洞”比附近村莊歷史更為悠久。據高河蔣吉榮村長講,上世紀八十年代,廣安縣文物保護部門,曾專門前來考證,初步認為石窟最遲建於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東漢晚期。“蠻子洞”為整石開鑿,沒有炸藥和大型機械,僅憑手工用鏨子打,是經年累月的浩大工程,其難度和工作量遠遠超過了普通的修房造屋。

“蠻子洞”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呢?相傳,明末清初,張獻忠佔四川,殺人掠貨,無惡不作。後來,清嘉慶年間“川楚白蓮教”起義,歷時九年,兵荒馬亂,社會動盪不安。附近村民為避戰亂在洞中藏身,苟且安命。或是棒老二(土匪)嘯聚山林,利用石窟與官府周旋,在此安營紮寨。或是地主老財,用其險峻、隱蔽,藏糧儲寶與此。抑或窮人家顛沛流離,無房可住,以洞為居,以避風雨。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這些用途可歸結為穴居說。還有崖墓群說,古時巴渝一帶的喪葬文化中,人們流行崖葬,屍體可以保存很久。有人曾掘開封閉的“蠻子洞”,裡面發現了一具陳屍,屍體上殘存的皮膚沒有腐爛。此外還有哨所說,“蠻子洞”居高臨下,地勢險要,有護衛和哨卡之用途。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史無定論。

眼前的大鼓耳巖過去是農民的土,前些年退耕還林,眼前是一座荒山,長滿了樹木、荊棘和雜草。最近有人要在此建酒廠釀酒,打了井,挖了石窖,修了一所簡易的瓦房,但未見開工。沿著一條人跡罕至,茅草齊腰的羊腸小道,我們一行人來到了光禿禿的石丘,大鼓耳巖山脊上,對“蠻子洞”進行了一番實地考察:

“蠻子洞”依山而建,多在山脊地勢險要處,洞窟藏於山頂之下,從整石中,人工開鑿挖洞而成,牢固異常。洞口大都是長方形或正方形,少數為圓形。高,寬在1米左右,僅容一成人貓腰而進。洞內比洞口寬敞,但面積小,以6平方米左右居多,中間洞頂呈攢尖形,高二米五許,深約3米,人可立,四周最矮處僅1米5左右,洞底平坦,四面石壁。最大的石窟有近十平方米。石窟朝東或朝西。

西向石洞,彼此是相對獨立的單洞,洞口相鄰,並列排在一起,有10個洞,光線暗淡,面臨緩坡,出行方便。東向石洞,又處於懸崖邊上,險象環生,採光極佳,非常明亮,有的洞內還有轉角,大都是二連洞(在石窟內壁鑿洞,與另一個石窟相連),也有個別三連洞。從石樑子山頂往下,沒有專用的石階,只有沿深深淺淺的石窩匍匐而下,寸步難行。洞口有一條極其狹窄的山路,雜樹叢生。有的洞口過於陡峭,無路可走,只有藉助樓梯、繩索才能進入。洞內無一物,只有一些爛樹枝、鳥雀糞便,鮮有煙熏火燎之跡。仔細查看石壁,鏨子紋路很粗,間距較大,天長日久,風化腐蝕,紋路模糊,更沒有文字痕象。

“蠻子洞”在觀閣境內觀門巖、七谷粱子、曾家寨也零星可見,遠沒有鼓耳巖集中。“蠻子洞”究竟是何時、何人所鑿?用來幹什麼?沒有先進的工具,他們又是怎麼開鑿?在我心中留下了一串串未解之謎 。鼓耳巖的“蠻子洞”啊!什麼時候,你能從歷史的迷宮走出來,從古老的典籍中走出來,與今天作一場超越時空的對話,這是現代文明對遠古文化的企盼和呼喚。

高河村鼓耳巖的“蠻子洞”探秘


高河村鼓耳巖的“蠻子洞”探秘


高河村鼓耳巖的“蠻子洞”探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