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寶寶"嬰語",你怎麼正確迴應寶寶?(免費嬰語翻譯教程13種)

出生不久的寶寶,哭泣是表達自己想法的最佳方式。當寶寶哭泣時,有的媽媽很煩,覺得這個孩子很魔人;有的媽媽則默不作聲,該幹什麼幹什麼。她們覺得寶寶哭哭就好了,如果一哭就過去哄,容易把寶寶慣出毛病。

讓寶寶自己哭自己的,能止住寶寶的哭泣嗎?

通過哭聲瞭解寶寶的需要

寶寶出生後,只要沒有學會說話,有任何需要,只會通過哭聲表達,媽媽要學著識別寶寶的哭聲,才能瞭解寶寶的需要。

1.飢餓性哭聲——"媽媽,我餓了,快給我奶吃吧。"

這種哭聲帶有乞求,由小變大,很有節奏,不急不緩,當媽媽用手指觸碰寶寶面頰時,寶寶會立即轉過頭來,並有吸吮動作;若把手拿開,不給餵哺,寶寶哭得會更厲害。一旦餵奶,哭聲嘎然而止,吃飽後絕不再哭,還會露出笑容。

不懂寶寶

2.過飽性哭聲——"哎呀,媽媽把我撐著啦!"

這種啼哭多發生在餵哺後,哭聲尖銳,兩腿屈曲亂蹬,向外溢奶或吐奶。若把寶寶腹部貼著媽媽胸部抱起來,哭聲會加劇,甚至嘔吐。過飽性啼哭不必哄,哭可加快消化,但要注意溢奶。

3.口渴性哭聲——"媽媽,我口渴,餵我點水喝吧!"

此時寶寶的表情不耐煩,嘴唇乾燥,時常伸出舌頭,舔嘴唇。當給寶寶喂水時,啼哭立即停止。

4.吸吮性哭聲——"這奶頭今天怎麼回事!"

這種啼哭,多發生在喂水或餵奶3~5分鐘後,哭聲突然陣發,原因往往是因為水、奶過涼或過熱;奶頭孔太小,吸不出來奶水;奶頭孔太大,嗆奶。

5.便前哭聲——"我要便便了!"

便前腸蠕動加快,寶寶感覺腹部不適,哭聲低,兩腿亂蹬。

不懂寶寶

6.尿溼性哭聲——"我尿褲子了,給我換換吧!"

這種啼哭強度較輕,無淚,大多在睡醒時或吃奶後啼哭,哭的同時兩腿蹬被。當媽媽為他換上一塊乾淨的尿布時,寶寶就不哭了。

7.燥熱性哭聲——"媽媽給我蓋得太多了,不要這麼惦記我啊!"

寶寶多大聲啼哭,不安,四肢舞動,頸部多汗;當媽媽為寶寶減少衣被,或把寶寶移至涼爽地方時,寶寶就會停止啼哭。

8.寒冷性哭聲——"媽媽給我蓋得太少了,好冷啊!"

哭聲低沉,有節奏,哭時肢體少動,小手發涼,嘴唇發紫。當為寶寶加衣被,或把寶寶放到暖和地方時,他就安靜了。

不懂寶寶

9.亮光性哭聲——"我已經睡醒了,怎麼天還沒亮呢?"

寶寶白天睡得很好,一到晚上就哭鬧不止。當打開燈光時,哭聲就停止了,兩眼睜得很大,眼神靈活。這多是白天睡得過多所致,應逐漸改變過來。

10.睏倦性哭聲——"我困了,可我還不捨得睡覺,不要強逼我!"

啼哭呈陣發性,一聲聲不耐煩地嚎叫,這就是習慣上稱的"鬧覺"。寶寶鬧覺,也可能因室內人太多,聲音嘈雜,空氣汙濁、過熱。讓寶寶在安靜的房間躺下來,很快就會停止啼哭,安然入睡。

11.疼痛性哭聲——"什麼東西扎著我了!"

異物刺痛、蟲咬、硬物壓在身下等,都會造成疼痛性啼哭。這時寶寶的哭聲比較尖利,媽媽要及時檢查寶寶的被褥、衣服中有無異物,皮膚有沒有被蚊蟲咬傷等。

不懂寶寶

12.害怕性哭聲——"我好孤獨啊,有點害怕了!"

哭聲突然發作,刺耳,伴有間斷性嚎叫。害怕性啼哭多出於恐懼黑暗、獨處、小動物、打針吃藥或突如其來的聲音等,此時要細心體貼照看寶寶,消除寶寶的恐懼心理。

13.傷感性哭聲——"我感到不舒服啦!"

哭聲持續不斷,有眼淚。比如寶寶養成了洗澡、換衣服的習慣,當不洗澡、不換衣服、被褥不平整、尿布不柔軟時,寶寶就會傷感地啼哭。

終止無謂的哭鬧

1、 儘早回應寶寶

對於幾個月大的小寶寶,不管寶寶因為什麼哭泣,即使媽媽在做事,也要一聽到哭聲就趕過來,因為在剛開始想哭時,得到媽媽的回應是最容易避免或終止無謂的哭鬧的。

如果媽媽沒有及時回應,反倒讓寶寶有了感到委屈的理由,本來想撒嬌討好媽媽,媽媽沒有理會,就哭得更厲害了。

不懂寶寶

比如,寶寶養成了一定的吃奶習慣後,媽媽要到點喂寶寶。等到寶寶餓得直哭,再將奶頭往他嘴裡塞,不但不利於孩子呼吸,也容易發生窒息,對消化系統也不好。當寶寶哭起來時,媽媽最好馬上抱起寶寶,第一時間用語言安慰:"寶寶餓了,再喊媽媽呢,媽媽馬上就餵奶。"從這樣得話語裡,寶寶讀出了重視,就不會有被怠慢得感覺了。

寶寶從睡眠中醒來時,是需要看到媽媽得。做媽媽得,心細一點,多關注孩子每個時間段得睡眠持續時間,估計寶寶該醒來得時候,就陪伴在寶寶身邊。等寶寶睜開眼的時候,看到了媽媽的笑臉、喜歡的玩具,寶寶就會覺得很滿足。

2、 不要被寶寶要挾住

稍大些的寶寶,就會使詐了。不高興了,有什麼不滿意了,他就會哭泣,以獲得媽媽的同情。

比如想吃糖了,媽媽覺得寶寶吃得太多了,就不想給寶寶。這時寶寶就會哭泣,叫喊等。媽媽當然不能看著孩子哭,先跟寶寶表明立場:"媽媽很愛你!但是今天你已經吃了一塊糖了,如果再吃會嗓子疼得,哭也沒用。"然後媽媽就要想辦法轉移孩子注意力。比如,帶孩子出去玩,給孩子吃些水果,和孩子做做遊戲。

不懂寶寶

遇到這種情況,媽媽一定要注意,表明了立場就不要妥協,否則哭泣會成為孩子要挾父母得武器。

毛毛媽最後說一句

現在爸爸媽媽們應該懂得了小寶寶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是哭泣。這時候媽媽不要感到煩惱或者對寶寶的哭鬧置之不理。對於哭鬧的寶寶,要找出寶寶哭鬧的根本原因。並幫助寶寶們合理地解決這些不滿。這樣寶寶們就不會無端的哭鬧不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