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輸了,也要保留贏的信念

有句話說,你若輸得起,才會贏得到。我覺得非常有道理。

即使輸了,也要保留贏的信念

父親是的象棋高手,我從小6歲就會下象棋,老是很自傲,其實只學了點皮毛。稍長一些同齡人的棋力就比我高了,一輸我就覺著沒面子,就不和高手下,找差勁的人贏一回,找回心理落差。這就是躲避失敗,輸不起吧。於是我的棋力不在提高。

但這表面上看起來好像給人一種要強的感覺。

於是在那些年裡,就有人對我說,“這孩子好強,以後一定有出息。”卻在後來的日子裡感觸到,“要強”是強者的共性,但“輸不起”絕對是弱者的心態。

即使輸了,也要保留贏的信念

怕和一種人打交道。他們問我這樣的問題,“我恨死現在這份工作了,一直想換個營生,但是會不會到頭來還不如現在過得好呀?”他們也說,“我好想出國,做夢都想,但是我家境不富裕,你說我萬一找不到工作,沒辦法養活自己怎麼辦?”他們也說,“和戀人在一起有些日子了,兩個人相處一般,不是特別滿意,你說我應該分手去找個更好的人嗎,但萬一我找不到怎麼辦呀?”

諸如此類瞻前顧後的問題,即便用力去回答,很久之後依舊會看到這樣的情形:大多數人五年之後的生活沒有絲毫變化,做恨死了的工作,和不愛的人結婚,詩和遠方都成了別人的了。

到頭來才幡然醒悟,人生哪有那麼多需要擔憂的“萬一”,每一道坎原來都有能跨過去的力氣。如果當初直面內心,辭掉工作,奔向遠方,去愛真正愛的人,就算跌倒了也可以再爬起來繼續走,現在的自己還會是這般疲憊嗎?

那是怕輸的從前,卻給了你輸掉的今天。

即使輸了,也要保留贏的信念
即使輸了,也要保留贏的信念

遠行變成我的修煉,朋友常問我,“此路收穫幾許?”其實,還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成就,路漫漫其修遠兮,但敢輸是我最大的收穫。

我輸掉過工作,輸掉了青春,輸掉安穩,輸掉愛情,輸掉很多好想法、好機會還有十萬分的努力和期待,一度把自己輸到社會的最底層,輸到無人支持的境地,輸回失敗者的狀態……

可即便在最糟糕的時候,我也從未有過逃避、放棄抑或是終結人生的消極想法:工作丟了那就找一份更好的,愛錯了就重新開始新的旅途,寫的字無人看那就默默堅持,創業失敗了那就重整旗鼓再次出征……

在輸的狀態裡保留贏的信念,大膽去嘗試人生,輸就輸了,那又有什麼關係,只要心懷信念且堅持夠久,我相信自己就能把輸掉的東西一點點贏回來。

即使輸了,也要保留贏的信念

從踏上遠行這條路起,我也遇見很多同路人,二十幾歲獨自去遠方闖蕩的年輕人,客觀條件差別不大,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在踏上異鄉土地的那一刻,一無所有,且前途渺茫。

可我開始在遠行的人群中發現,在同等條件下,人與人的生活竟會產生巨大的差別。

一種人陷於困境停滯不前,懷抱著“萬一”的憂慮緊緊不放,而另一種人已經跳出了窘境,正在致力於新的生活,哪裡都能成為新生的福地。

如果去看一看兩種人的生活態度,不難發現,前一種人往往顧慮重重萬事謹慎,他們瞻前顧後,極其怕輸。後一種人破釜沉舟勇敢灑脫,敢輸敢贏,摔倒也跌跤,但偏偏馬上爬起,再一身活力地迎上去。

即使輸了,也要保留贏的信念
即使輸了,也要保留贏的信念

從前常以為那些如今看起來生活平順事業有為的人一直走運。後來才發現很多人第一步就輸得極慘。

大衛·芬奇導演電影處女作《異形3》時連自己都無法接納成品,影片備受爭議且相當糟糕。李安在成為聲名顯赫的導演前,輸掉了自己七年的時光,那七年裡他碌碌無為,靠妻子一個人養家餬口。

最近讀餘華的《兄弟》,感嘆其中李光頭從一無所有到坐擁金山的故事,也未必不是真實人生的縮影。他的人生從貧窮中來,又幾度陷入一無所有的境地,人性中有不被稱道的無賴成份,可我最佩服他每一次失敗後卻能保持著“我會贏”的體面。

“輸就輸了唄,老子再闖一次嘛。”我猜他就這樣想,他摔倒的次數最多,也數他活得最自在,最神氣,最瀟灑。

即使輸了,也要保留贏的信念

生活處處是哲學,愈來愈發覺,“萬一……”與“那又有什麼關係!”不僅是兩種心態,或許也會把你帶到兩種不同的人生。

年輕時最好的事是有夢想,最壞的事是有夢想但又極怕輸。

輸了又有什麼關係呢,摔倒了就站起來,繼續走,一直走到贏的那一刻。

即使輸了,也要保留贏的信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