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为何对“一带一路”感兴趣?

瑞士为何对“一带一路”感兴趣?

瑞士联邦主席于利·毛雷尔。(图片来源:中新社)

【欧洲时报4月26日秋狸编译】法媒报道,瑞士将成为第四个加入“一带一路”的欧洲国家。伯尔尼希望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在出口方面获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北京也希望借与瑞士这样有影响力的“金融国度”加强联系,增强自身金融实力,提高人民币汇率。

法媒《回声报》报道,瑞士联邦主席于利·毛雷尔(Ueli Maurer)于4月底赶赴中国完成两件大事: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在28、29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报道称,毛雷尔此行最主要的目的是签署一份瑞中在中亚地区合作的备忘录。“双方将在贸易、投资和就‘一带一路’倡议在第三市场的融资方面加强合作,这是备忘录的主要目的。”瑞士方面确认。

瑞士:与中国合作是面对德法的竞争优势

2018年,中国成为瑞士联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位列德国、美国之后,法国之前。报道认为,身为右翼人民党的毛雷尔在“一带一路”的合作项目中看到了与德法——欧洲两大贸易国——竞争的方式。

“我们在中国发挥了先锋作用。在欧洲,我们是唯一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我们打算发挥这种特权,因为这是我们面对德国和法国时的竞争优势。”4月初,瑞士外交部长Ignazio Cassis在瑞士电视台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

报道提到,2013年,瑞士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欧洲大陆国家。2014年,《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实施,瑞士成为中国在欧洲大陆的首个自贸伙伴。2018年,瑞士与中国的贸易顺差达到152亿瑞郎(约135亿欧元)。

“手表和精密仪器的出口增长了11%,达到80亿瑞士法郎,精密机械出口增长了6.8%,达到29亿瑞士法郎。”中国瑞士中心称。

据瑞士财政部消息,瑞士对中国的出口额,从2007年的54亿瑞士法郎增加到2018年的295亿瑞士法郎。在此期间,出口额总数达到近2500亿瑞士法郎。

药品保健、机械工业、化学制品和钟表业是最大的受益者。报道称,随着中国中产阶级对消费标准要求越来越高,“瑞士制造”未来似乎一片光明。

中国:与瑞合作 积极融入国际金融体系

《回声报》报道称,数据显示,比起中国,瑞士在商贸往来中获益更多。那么,中国为什么还要给瑞士提供优惠特权?

“瑞士支持‘一带一路’项目,能够促进中国的金融发展,增强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经济分析师Jocerand Duthoit说道。

“‘一带一路’不是建立在空想上的‘乌托邦’,亚投行为其提供建设资金。瑞士支持亚投行,同时也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利益。”前瑞士联邦主席约翰·施奈德-阿曼(Johann Schneider-Ammann)说。瑞士也是最早加入亚投行的欧洲国家之一。

作为合作,报道称,“一带一路”上奔驰着德迅物流(Kuehne + Nagel)与泛亚班拿(Panalpina)这些瑞士公司的身影。

此外,Jocerand Duthoit说,中国与瑞士的良好关系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信誉,能够在国际金融与货币领域避开竞争对手美国所代表的障碍。

2013年,两国开启了金融对话机制,希望能够在瑞士建设人民币金融中心。中资银行还聘请瑞士当地专家,以便更好地融入国际金融体系。

在此背景下,报道总结称,中瑞关系将会、也应该长期保持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