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为什么富不了?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农民为什么富不了?就是因为他从事农业生产是致不了富的,一家一户几亩地,人均的一亩多地,你一年的收益几百块钱,你种出花来他也改变不了整个你的收入水平,也不能改变农村的生活。

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曾说过:城市帮助农村,主要是吸收更多的农民进城就业,缓解农村人口与土地间的紧张关系。农业人口的减少,使得农业走向规模化经营,劳动生产率也将同步提高,城乡间收入差距才会慢慢缩小。

农民为什么富不了?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

让我们来算一笔账:一个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每月收入以3000元的计算,一年收入可以达到近4万元;而留在农村,每亩农田每年的收益可以粗略估算为1914元左右,减去农资投入成本543元左右,纯利润大约在1371元。即使不计算规模化经营带来的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从最简单的对比上就可以看出,如果农民承包耕地的规模达到50亩,收入就超过了进城务工者。

一家两亩地三亩地五亩地,这种投入不稳定,而且它都是短期的,农民不愿意长期投入。那么这个农业人口转移出来以后,通过土地流转增加了人均的经营面积,这时候科技要素也好,资本也好,都可以向农业投入,所以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生产状况。

大规模种植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与此同时农产品的价格也将大幅下降,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一些情况足以印证这一观点。

农民为什么富不了?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

在2018年中美出现贸易争端的时候,我们提出如果美国对我们加征关税,我们要对美国产品也加征关税。我们要加征关税的很多清单其实都是农产品。为什么要从一个发达国家进口大量农产品?农产品听起来应该是发展中国家的事情啊?农业生产有个现象,越是规模化经营,产品的生产成本越低。

中国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农业出现了产量、库存和进口“三高”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大量补贴农业生产,农产品连年增产;一方面由于小规模经营,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非常高,缺乏价格竞争力,大量农产品成了库存;同时又需要大量进口其他国家便宜的农产品。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农业规模化生产来解决。

既然耕地流转能够促进规模经营好处显而易见,那么目前全国耕地的流转情况到底如何呢?是否已经大面积铺开?

农民为什么富不了?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

我们国家目前农村户均土地规模是8.6亩。8.6亩是个什么概念呢?美国是我们的400倍,欧盟是我们的40倍,日本是我们的3.8倍,韩国是我们的2.7倍。所以我们经常说中国是人多地少,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农业大国,我们不可能走西方发达国家那种大农场大农业。没错,中国可以走小农的道路,但是小农小到多大呢?8.6亩肯定不算高,提高一倍就是16亩,再提高一倍32亩,再提高一倍那就是64亩,64亩也算是低水平。我们国家达到50亩以上的是350万农户,那还是个零头。那2亿多农户都是处在规模经营水平很低很低的标准以下。

我所知道大概是30%左右的农户已经进入了土地流转。这个比例算不算高?那你要算下,2亿户农民,这1/3是不直接耕种土地了,那么还有2/3、大概1.3亿的农户还在经营土地。如果每一户平均有两个劳动力的话,有2.6亿的劳动力跟种植业有关。我们国家不需要这么多劳动力来从事种植业生产的。


点击“了解更多”,比车厘子近10000公里的“红唇之吻”国产大樱桃等你来尝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