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两个“官”,法律作了新规定

对这两个“官”,法律作了新规定

4月23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法官法、检察官法,两法均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修订后的两部法律体现了司法责任制改革、员额制改革等近年来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成果,对法官、检察官的权利义务、遴选、职业保障等作出了更加完善的规定。

“兼职”有严格限制

法官、检察官能否到高校、科研院所“兼职”?在通过后的法律中,该条规定为,法官(检察官)因工作需要,经单位选派或者批准,可以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协助开展实践性教学、研究工作,并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作出这样的修改,是基于法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主任王爱立说,这样的规定有利于将实际工作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高校,发挥法院、检察院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对法官和检察官而言,也有利于提高其素质。

会不会存在利益输送的问题?在案件量比较大、人员紧张的情况下,能不能保证本职工作完成?王爱立说,对法官、检察官的兼职,法律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对法官、检察官的“兼职”提出“四个不得”,即“不得兼任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兼任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的职务,不得兼任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事业单位职务,不得兼任律师、仲裁员和公证员的职务”。这个总体要求,体现的是对检察官和法官其他社会职务从严管理的要求,目的是保证司法公正,以及社会对法官、检察官公正司法的信赖。

王爱立指出,法官、检察官到高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并不是完全的个人行为,有的是根据组织需求,单位有计划地进行统一选派,个人确实因为工作需要。也要经过单位批准。

提高“两官”任职年限

法官法、检察官法都提高了担任法官须从事法律工作的年限。修改后的法官法、检察官法规定“从事法律工作满五年。其中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学位,或者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的,从事法律工作的年限可以分别放宽至四年、三年。”

对此,最高法政治部巡视员、法官管理部部长陈海光认为,司法权是对案件事实和法律的判断权和裁决权,要求司法人员不仅有良好的法律素养和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只有这样,判决才会贴近社会现实,否则会导致裁判质量不高、审判效率低下、机械适用法律的情况,适当调整法官的工作年限要求对法官更好履职是非常必要的。

明确“四大检察”职能

修订后的检察官法在检察官的职责中增加了一条,由原来的四条增加到五条,增加的内容主要是包括检察机关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提起公益诉讼,对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的监督,还增加了“检察官对职权范围内就案件作出的决定负责”的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干部教育培训部部长周玉庆表示,这是全面贯彻实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英雄烈士保护法等法律的需要。这些法律对检察机关的职权作出了明确规定,检察官法应当也确有必要对检察官职责作出细化和衔接。此外,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过此次调整,检察官的职责清晰地摆在人民群众面前,切实让人民群众感觉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机关就在身边。

明确实行员额制管理

“此次法官法修改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固化改革成果,吸收包括员额制改革在内的一些成功改革经验。”陈海光介绍,此次法官法明确规定法官实行员额制管理,将比较成熟的司法改革成果固定为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员额制改革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让优秀的审判人才向一线凝聚,在队伍管理上形成好中选优、优胜劣汰的选人用人导向。据了解,现在全国有员额法官12.5万人。其中,最高法院员额法官有400多人。

陈海光表示,将按照新法的规定,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员额制改革——一是突出能力和业绩导向,切实严格掌握遴选标准和程序,不搞论资排辈、平衡照顾;二是突出员额的科学化、精准化配备;三是建立常态化的员额增补机制;四是严格落实院庭长办案制度。

规定法官单独职务序列

近一段时间以来,扰乱法庭秩序和谩骂、诋毁法官,甚至暴力伤害法官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修改后的法官法、检察官法分别专章对法官、检察官的职业保障作出了规定。

“设置专章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是此次法官法修订的亮点之一。”陈海光说,完善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既是落实中央关心关爱政法干警一贯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法官职业尊荣感、确保法官公正履职的重要制度安排。

“在法官职业保障制度中,最根本的是解决一线办案法官职级低、待遇差、职业尊荣感不强的问题。”据陈海光介绍,法官法规定了法官单独职务序列。法官是公务员,但是法官等级和行政职级脱钩,实行单独序列管理,并实行按期晋升和择优选升相结合的晋升制度。

“法官职业保障制度里有一个重点内容,就是法官人身安全保障。”陈海光说,两部法律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比如对因依法履职面临危险的法官及其近亲属采取人身保护等,给法官、检察官公正履行职责提供一个安心的、有保障的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