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麼大,各城市有什麼特色早餐?

polo31


中國城市多到我們說不完他的名字,每個城市都擁有他獨特的魅力和不可抵擋的美食,光早餐都有很多不同的種類。

我的家鄉是四川的一個旅遊城市,小吃就是很大的一個特色,不過現在沒有在家鄉,不能經常吃到這些美食了,今天就來說說關於我的家鄉的早餐。

1.第一個必須要說的就是豆腐腦,我們那裡的豆腐腦是鹹的,有不同口味,比如酥肉豆腐腦,牛肉豆腐腦,雞湯豆腐腦,裡面還會加一些大頭菜粒,花生,豌豆,香蔥,是回家鄉必吃的一道美食,不僅早餐可以吃,中午晚上,閒暇之餘都可以吃

2.面,身為一個南方人也是超級愛吃麵條,幹紹面和脆紹面是首選,幹紹的紹子是用芽菜和肉末蔥一起炒制的,而幹紹呢就是肥肉熬幹切碎的,便宜又好吃,當然最好吃的面還是那碗老爸給我煮的愛心面,百吃不厭

3.飯糰,高中的時候就愛吃飯糰,我說的飯糰不是光白米飯捏的飯糰,而是裡面加了各種餡兒,一個飯糰裡可能會吃到至少五種東西,有肉鬆,火腿腸,蝦餃,玉米,土豆絲等等,而且量也是超級足

4.豆漿油條稀飯包子,這應該是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的早餐,稀飯再配一點泡菜,趕路的人也會有時間吃個早餐的







萌萌的廚房


要說各大城市的特色早餐,小編可能瞭解的不是很全面。但是關於我的家鄉和北京的早餐,還是有所瞭解的,就簡單說一說這兩個吧~

本人來自湖南常德,在湖南北部的一個非常宜居的城市。湖南人其實早餐比較簡單,就是米粉了。常德人不論男女老幼,都喜歡吃米粉。可以在早餐館吃,也有的是自己買米粉回去,加工之後吃。米粉主要在於臊子,我從小比較喜歡吃麻辣牛肉粉,香辣的,吃米粉的時候一定要加酸豆角,口味更好!除了米粉,還有小籠包、蒸餃、黑饅頭以及餛飩,都是比較常吃的早餐了。南方的包子不像北京,個頭大,餡料豐富。老家那邊的小籠包多是鮮肉餡兒的,皮薄,一口一個,非常好吃;饅頭也是屬於比較小的那種,但是很甜,不像北京的饅頭沒有味道....餛飩是屬於比較清淡的早餐了,鮮肉餡兒,放上小蔥,味道很是鮮美,特別適合沒什麼胃口的人來吃。

在北京就不一樣了,除了老北京人愛吃的豆汁兒,一般比較常見的早餐種類很多,比如豆腐腦(鹹的)、胡辣湯、炒肝兒、煎餅等等,超級多好吃的。當然了,黑米粥、小米粥之類的也很多。豆汁我有嘗試過,但確實不愛那口感,所以不太接受得了。但是手抓餅真的很好吃了,配上一杯豆漿,早餐就能吃得很飽。早餐館裡面比較出名的慶豐包子鋪,炒肝兒非常受歡迎。不過我更愛他家的梅菜餡包子。還有一種,好像很多人也當早餐吃的,就是滷煮。這個的喜好程度也是因人而異了。很多北京人都好這口兒,一碗滷煮,倆火燒,吃在嘴裡,香到心裡。滷煮裡面都是豆腐、肺頭、小腸之類的,其實味道比較重,所以有很多人也接受不了,愛吃的就覺得很香。

還有面茶、燒餅、拉麵、肉夾饃之類,總之非常豐富。所以說,北京人真是很會吃,吃早點這個事也一點都不含糊,也算是比較熱愛生活吧!


墨跡天氣


我們中國人是很愛吃的,不管是不是自古物產豐饒的地方,人們都能自己想辦法開發出各種各樣的美食。看到題主這個問題,我覺得也是個好機會,我們來分享一下各地有哪些特色的早餐,也歡迎評論分享你家鄉的或者你瞭解的特色早餐哦。

【筋餅豆腐腦】

我家鄉是一個東北小城市,我們那裡比較常見的早餐就是筋餅配豆腐腦了。筋餅酥軟有彈性,鹹豆腐腦柔滑順口,簡直絕配。

【重慶小面】

這個早餐麵食很多人應該不陌生吧,之前一段時間急速火遍大江南北,我們以前住的那個房子附近就有好幾家,麵條順滑勁道、調料麻辣而不會過度刺激,做的好的小面也是早餐的不錯選擇。

【煎餅果子】

天津的傳統名小吃,也是北方很多地方都有的早餐,以前我也會時不時買來做早餐吃。綠豆麵的薄餅帶著清香,配上甜麵醬、雞蛋、果篦、蔥花之類的百吃不膩,不過現在想吃個正宗的倒是不容易了。

【襄陽牛肉麵】

這個是我比較喜歡的一種麵食了,味道厚重、滿口回香,而且注重麵條的同時,湯頭同樣講究。如果吃完一碗牛肉麵,再能來上一小碗形似乳汁的襄陽黃酒,實在是美好一天的開始。

【腸粉、艇仔粥】

作為一個北方人,這倆我就不得不一起說了,主要是因為我很多時候這倆也是一起吃,因為一樣有時候不太吃得飽。不過不管是爽滑可口的腸粉,還是加了魚片、油條、蛋絲、蔥花、瘦肉、魷魚絲等等的艇仔粥,都是來廣東地區不可錯過的早餐美食。至於廣式早茶我覺得就需要有機會單獨另說了,實在內容太龐大。

【熱乾麵】

算是湖北最出名的小吃之一,不過在外面很難吃到做的正宗的、好吃的,反正我老婆作為一個湖北人是這麼說,她覺得在外面吃到的熱乾麵跟家裡的幾乎就不是同一種東西。尤其對於湖北的武漢人民來說,過早來碗熱乾麵是最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片兒川】

杭州人民很喜愛的一種小吃,以倒篤菜、筍片和瘦肉佐以豬油、醬油等製作的鮮美澆頭為主要特色,面滑湯濃、筍菜爽口、肉片鮮嫩,讓人回味無窮。

【燒餌塊】

這個“燒”的意思也就是烤,在雲南的很多地方都能找到這種街頭美食,餌塊就是用大米經過浸泡蒸煮搗揉等好像做年糕一樣的工序製作而成的食品。用炭火慢慢炙烤就會散發出大米特有的清香,刷上各式醬料再搭配上醬肉、豆芽、油條之類的,汁香軟糯很有特色。

以上就是這次分享給大家的各地特色早餐了,肯定還有非常非常多有名的、好吃的早餐沒有說到,歡迎評論分享你覺得最好吃的早餐哦!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說起西安的早餐,那可是數不勝數,樣樣都是美食中的經典。每樣早餐都是大家從小吃到大的,一大早就著熱呼呼的早餐,稀里嘩啦一頓猛吃,開始新一天美好的生活……簡直是太美的生活!畢竟對於西安來說,叫醒他們的不是鬧鐘,而是那些香氣撲鼻的早餐。

肉丸胡辣湯+臘牛肉夾饃

早上來碗胡辣湯,熱乎乎的真暖胃,麻麻的,配料豐富,肉丸多多,Q彈,再配著一個臘牛肉夾饃,幸福指數飆升!

紅棗甑糕

還有一種蜜棗甑糕,兩個都超級好吃,用糯米、紅棗或蜜棗、紅豆置鐵甑上蒸制而成。甑糕小吃歷史悠久。甑,是中國古代一種非常古老的蒸器,有陶製、銅製、木製、鐵製等,後經民間傳承,將鐵甑保留至今,而用之蒸制的粘糕也別有風味。“甑糕”就是以紅棗和糯米為原料,用“甑”蒸製成的“糕”,故名。甑糕米棗交融,老幼咸宜,營養豐富,滋補性強,色澤鮮潤,綿軟粘甜,濃香撲鼻,久食不厭,風味獨特。

包子

包子鋪子分佈在西安的大街小巷,門口時常排著長長的隊伍。包子種類挺多,餡料鮮香、美味,喜歡梅乾菜口味,吃起來滿嘴流油;鮮肉的也香;鳥蛋包還能吃出一整顆鵪鶉蛋。

餛飩

在西安吃餛飩一定要去試試麻乃餛飩館,上了年紀的老西安人最愛的餛飩店了,小小的屋子,就擺了幾張桌椅,談不上環境和服務,但是喜歡吃的人照樣不少。

餛飩皮薄餡大,牛肉餡忒色得很,湯是骨頭湯,能喝得出是熬出來的那種味道,裡面甚至有熬出來的骨髓和肉沫沫,有些人可能吃不慣,但是卻是很多人的心頭好,沒有之一。

油茶


西安的老店太多啦,油茶一定是推薦賈德祥油茶鋪,離這家店老遠就能聞見油茶麻花的香氣,本就飢餓的肚子瞬間就開始抗議咯。

是用牛骨髓和麵炒制然後熬成的油茶,麻花泡在油茶裡,待到綿軟後再吃,麻花雖然變軟了,但完全不失勁道,油香、面香和著碎碎的芝麻、杏仁、黃豆、花生乾果的香味瞬間就讓人忍不住的喊餓了。

水盆羊肉

水盆羊肉飄著翠綠的香蔥,還有肉眼可見的骨髓沫,全都是精華,羊肉鮮香、不膩人更不會羶,肉筋軟爛,配上現做的外酥裡軟的月牙餅,湯底鮮香,一早上吃完身體都熱熱的。

老金家蛋菜夾饃

這家店在西安吃貨界被傳得神乎其神,夾饃的內容特別豐富,非常實在,女孩子基本上一個夾饃就吃飽了。現烤的坨坨饃,夾上旁邊堆成小山樣式的蛋黃,煎雞蛋,刷上一層秘製的醬料,來上一勺玫瑰鹹菜和花生米,配上豆漿,隔著屏幕都要流口水了。

雜肝湯

湯清肉爛,羊雜都切得塊挺大,量也大,吃起來賊過癮,老陝的一天很多都是從這碗神奇的湯開始的。

籠籠肉夾饃

籠籠肉,顧名思義就是放在籠屜裡蒸熟的肉,只是這肉可不能隨手拈來,必須要上好的五花豬。籠籠肉之所以有著強烈的香氣與吸引力,首先應歸功於蒸肉的米粉,有了它才有了籠籠肉麻、辣、鮮、香的特點,而荷葉餅則是經發酵的小麥粉反覆揉捏蒸制而成,說是餅,其實是筋道軟熟的蒸饃,上下兩層,中間抹了熟油使其不致粘連。陝西人特別擅長跟“饃”有關的一切,籠籠肉夾饃也不例外,對於餓了一晚上的肚皮來說,一大早來份噴香的籠籠肉夾饃無疑是頓絕妙的美味。

油條豆漿

最經典的早餐之一,不用過多解釋,但是還是要少吃呢,畢竟早餐還是得健康一些。

還想知道什麼可以私聊我呀~ 或者關注我呢。我叫雪碧哦,一枚吃貨,典型巨蟹座。


有食光


吐血整理中國各大城市的特色早餐,純個人的理解,不喜勿噴。

一.桂林米粉

桂林人吃米粉就象是北方人吃麵食一樣,天天都吃,且只重味道,不記店面的大小與裝飾,越是老店,生意越好。桂林米粉的精髓有三個。

1、粉,要是新鮮的,當天做了當天吃。口感為韌性中帶一點脆,帶一點點糯。

2、滷水。桂林米粉大多為幹拌的!!!滷水每家熬製的味道有區別,但總體還是made in Guilin 的味道。滷水熬製的原材料有幾十甚至上百種,味道香,口感飽滿~

3、配料。主要的配料有鍋燒(油炸的連皮帶肉的豬肉),滷牛肉或者叉燒,蔥花以及各式各樣的醃製的酸菜。

在桂林一碗米粉的價格現在是4.5~5.5這樣,好吃便宜方便不長胖!歡迎去遊山玩水吃米粉~(啊啊啊口水流了一枕頭T^T)

二.豆汁焦圈

老北京人都吃點啥:必喝的豆汁, 必吃的焦圈。男女老少都愛吃,酥脆油香的味兒,真叫人吃不夠。提到北京小吃,首先想到的就是豆汁。別看它六塊錢一杯,但是超划算,夠30個人喝一年。

此物又名餿半街,你們感受一下。

腦袋撞門的你可以隨意走進簋街的一家小店,招呼店小二:‘來一碗兒豆汁!’豆汁不是豆漿,也不是豆腐腦,充滿好奇的你千萬不要用前半輩子接觸過的任何帶‘豆’字的飲品去類比它。不過,無妨,你可以把所有認識的豆類飲品全部叫出來,豆汁不介意陪它們玩玩。第一次喝的時候,只覺得面門被一股刺鼻異味猛砸了一拳,然後身體就一直往下沉,眼皮好重,身前一片黑暗,遠方有一團亮光在召喚你。

自求多福。

三.白粥鹹菜

東北的一般早餐是白粥鹹菜,只是這鹹菜,是高麗醃菜。恩,還有那個東北大醬,挖一小勺澆在粥面,妙,實在是妙。簡直是眾味雜陳,嘗一口不知天南地北.

早晨的一餐既要吃的舒服又要吃的方便,對於忙碌的東北來說白粥&小鹹菜 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

煮一鍋白糯的粥,入口淡淡的米香,再配上一口爽口的小菜,雖然簡單,卻是一整天滿溢幸福感的小秘密。

四、煎餅果子

天津人的早餐:最具天津風味街頭小吃恐怕就是煎餅果子,現在在各地很流行.用煎餅攤雞蛋卷外加芫荽、甜麵醬或辣麵醬。由於北方稱油條為“果子”,故叫煎餅果子。

因為煎餅果子並不是一種普通的天津早點。在天津,煎餅果子是一種精神,已經與這座城市融為一體了。(沒有誇大)

清晨,無論大街上無論是颳風還是下雨,你總能路邊看見一輛輛熟悉的手推車。一位大媽,微胖的身材,穿著圍裙,手腳卻幹練麻利。

“來一套,擱倆雞蛋。”“果子果bier?”“果bier。”“料兒嘛的都要嘛?”“都要,少放辣子多放蔥花。”

熟悉的對話一說就是十幾年,不論對方是哪家攤主,兩人都能對答如流。只見大媽用並不乾淨的圍裙抹了把手,然後用刷子刷刷鍋臺,動作行雲流水沒有一絲停滯。盆裡的面是純綠豆麵,提前磨好,加水調勻,舀一大勺,稀度適中。也不是我矯情,煎餅果子的面就得是綠豆麵,軟硬適中,幹而有韌性,有嚼頭,面香撲鼻而來。上次去邯鄲吃的白麵煎餅果子,咬一口嚇得我差點坐在地上。這些製作煎餅果子的官方標準流程,每一個動作都是在歲月的流逝中經過千錘百煉而形成的。

五、肉丸胡辣湯

西安早餐!肉丸胡辣湯,西安人早上還喜歡吃豆腐腦、油條。而我好的就是這一口,沒錯,這就是西安的肉丸胡辣湯。小碗,辣子多,再加一個饃。西安人喝胡辣湯一般都是就著饃吃,託託饃,就是一個餅,店家切成四塊,一塊一般是一塊錢。西安的回民肉丸胡辣湯蔬菜很多,營養豐富,而且麻味兒很重,是我喜歡的味道,而且肉丸勁道,特別好吃。

六、廣東腸粉

廣東腸粉.鹹水角,廣東茶點,幹蒸燒賣.油條應該是中國各地早餐共同選擇。

廣東的腸粉,有兩個流派:一是廣式腸粉,一是潮汕腸粉。廣式腸在廣州,佛山,肇慶,雲浮等等地流行,比如粵西雲浮鬱南“都城腸粉”。而粵東潮汕腸粉在潮汕地區盛行。廣式腸粉面皮透亮,,擺盤講究,口味清淡,醬汁單一有點甜。潮汕腸粉相對廣式腸粉餡料多配料多,口味濃厚,品種豐富,醬汁各家各有特色。

七、羊肉湯

河南人早餐之一。羊肉湯,大餅 臭豆腐乾,粘餅子。河南洛陽人愛喝湯,遇上一處好湯館,通常會叫上一大幫親朋好友嘗湯。我們管結伴旅遊的叫驢友,京劇迷叫票友,洛陽人愛喝湯的這撥人叫老喝家、老弄家。由於現在古城內各類“老字號”奇多,所以外地人喝湯最好叫上一個當地的老喝家鑑別真偽。

在洛陽,喝牛肉湯、羊肉湯已經成為一種民間文化,特別是老城、瀍河的“老湯”,或濃或淡,風格各異,但都擁有大量的固定食客。 洛陽人早上愛喝牛肉湯、羊肉湯、豆腐湯、雜肝湯等,泡上餅、饃、鍋盔,直吃得大汗淋漓;晚上,喝一碗酸辣可口的丸子湯、不翻湯,香噴噴的湯裡,再放上外焦裡嫩的豆麵丸子或薄如蟬翼的肉片。

八、辣湯

徐州小吃:徐州的經典早餐,辣湯和油條。辣湯是徐州特有的一種小吃,其他地方絕對沒有。

  原名雉羹,是由我國第一位著名的職業廚師彭祖創制,至今已有4000餘年的歷史。湯裡面有鱔魚絲、雞絲、麵筋等等,看起來黑乎乎的,喝起來帶有增進食慾的胡椒味道,在湯中加上些許香油,更是美味。

九、蘭州牛肉拉麵

蘭州人從來不叫蘭州拉麵,因為在蘭州沒人會叫蘭州拉麵,都是比如馬子祿,或者國保,都是著名的拉麵店。蘭州出城30裡,你就找不到正宗的蘭州拉麵,因為好吃的店城中大熱,錢差不多賺夠了,何苦跑出去苦兮兮的從0開始。注意,北上廣等地滿街的蘭州拉麵都是青海拉麵,90%是青海華隆地區的回民開的,味道,形都和正宗拉麵不同,只是口味價格正好也ok,所以生存下來了,但不要被誤導了。

蘭州牛肉拉麵優劣取決於清湯。即牛肉湯色清氣香;蘿蔔片潔白純淨;辣椒油鮮紅飄浮;香菜、蒜苗新鮮翠綠;麵條則柔滑透黃。蘭州人喜歡吃醋,端來一碗麵,先操起大腹醋壺。調入一股香醋,彷彿只有這樣才能吃出牛肉麵的酸辣清香。

十、雞子餅筒

找不到圖(捂臉)

  浙江的雞子餅筒,這才是真正考驗的時刻啊。雞子餅筒,美味大大的啊。

  麵粉加水兌成粉漿,再以熟練的手法在滾燙的鏊盤上糊成薄薄而寬大的圓形粉皮。足夠的一疊粉皮糊好後,將燒熟的肥肉片、豬肝片、雞蛋片、豆麵、金針(黃花菜)等料作,每樣適量拌勻包進每一張粉皮裡,兩頭折起來,成為一個個筒狀物,整整齊齊的排列在竹編的米篩子裡。食用的時候,將餃餅筒置於油煎的鏊盤中,兩面都烙成金黃的顏色,就算成功了。

十一、江西小吃 包米果

  其做法很簡單:把大米用冷水浸一天一晚,爾後磨成米槳,把槳均勻地淋在用竹篾編織成的圓形湯皮簸箕內,待槳薄薄的淌滿簸箕面時,就放在鍋裡用旺火蒸熟,就成了湯皮,然後用篾子劃成若干小塊,從簸箕內撕下,加上炒熟的佐料、肉餡,包成長方形,塗上點香油或熟茶油,就成了香味可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包米果。

  包米果的佐料可因季節的變化而變化。春季以綠色青菜為主;夏秋兩季以瓜類為主;冬季以包心菜、籮卜為主。香料可用:韭菜、大蔥、大蒜等,若加上炒熟的瘦肉餡則味道更佳

十二、小面

  重慶人的標準早餐非小面莫屬。哎呀,雖叫小面。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重慶人有句諺語“不吃小面不自在”。為啥不吃就不自在?因為“味道真的不擺了”。啥味道,就是花椒的香味。外地人可以聞香識小面。其實小面用的麵條很普通,主要還是作料。有炒花生、黃豆、芝麻醬、榨菜粒、花椒粉、姜水、蒜水、香菜、五香粉、麻油等二十幾樣作料。夠壯觀吧。當然吃完以後,你滴額頭才會滲出細密汗珠滴。現在不要被嚇出汗滴。


Mondaymorning


全國各地的早餐以廣東的早茶最有特色,與其能夠媲美的是蘇杭的早茶文化,這兩個地方有個共同的特點是比較細膩,品種較多,廣東的早茶文化影響到廣西、海南等,都與廣東比較類似和接近。

武漢的早餐也比較豐富,各式各樣的小吃煎的、炸的、煮的,在全國也算比較豐富的,早些年早晨在戶部巷,那早餐真的做的很棒,至今留有非常深刻的記憶。

東北的早餐很多人家吃米飯和菜餚,基本上就是正餐的格局,其最有特色的是大豆腐蘸醬,一碗米飯一塊豆腐,來的是實在,但的確來的粗獷,比起四川有些地方早餐吃豆花飯則豪爽很多。其次東北早餐中常見的品種豆漿、油條、油炸糕等都帶有濃郁的北方特色和深刻的技藝。當然不能忘了豆腐腦和燒麥,還有羊湯。

來到四川后才發現四川的早餐文化比起四川的飲食文化來講是弱勢文化。包子、饅頭、油條、豆漿、稀飯這些與其他地區沒任何區別。但在四川呆久了後,就慢慢喜歡上四川早上的面,炸醬麵、牛肉麵、雞雜麵、華興煎蛋面等每一款都很有特色。但比起其他地方的早餐來講的確算是重口味。

四川簡陽地區早餐有吃羊肉湯的習慣,一碗羊肉湯,一碗白米飯,一碟泡菜,搭配合理很是開胃。

西安有一款比較特別的早餐,羊血粉絲,比起西安的油潑面、肉夾饃、羊肉泡等那味道真是不太敢恭維,可能吃的是記憶吧,因沒在此生活太久,還不太能理解這款早餐。


美食理想




這是我們江西撫州的標配早餐——米粉。

第一張圖是泡粉,香菇肉絲是澆頭,兩個小盞是小菜,小菜有好多選擇——虎皮滷蛋、荷包蛋、豬肺、豬大腸、豬小腸、鴨胗、鴨腸、牛肉、驢肉、牛雜、牛排、豬腳……,湯頭有純筒子骨湯,海帶骨頭湯,老鴨湯,雞湯,牛骨湯……

價格從3元(一碗湯泡粉不帶任何葷菜,可以免費打點店家的小菜,什麼蘿蔔皮啊,海帶絲啊之類的)到百元不等(一碗驢肉40,一份牛排20,再來點其他的澆頭)

第二張圖是煮粉,圖中是鯰魚煮粉,價格在10——16元不等(看口味,口碑)。煮粉又分什麼三鮮、鯰魚、黃鱔、牛肉煮粉……煮的同時搭配的料又有黃花菜,金針菇,豬血,空心菜,大小白菜之類……

沒上圖的還有拌粉,拌粉又分涼拌,熱拌,可以單點(3元一份),也可以配小菜,澆頭。

炒粉,炒粉又分蛋炒,豬肉炒,牛肉炒,驢肉炒,黃鱔炒……葷菜都能拿來炒,炒粉同時搭配的蔬菜有豆芽,大白菜梗,小白菜,包菜,空心菜……搭配的蔬菜我個人最喜歡的是豆芽,豆芽炒過後跟米粉夾雜在一起,一口下去,那個爽脆,誰吃誰知道!

砂缽煮粉,與煮粉類似,器皿不同,最後出來的口味不同。

說句不誇張的話,在我們撫州,任何一條街,任何一個小區門口都有粉店,一日三餐吃粉,包你一個月吃下來不重樣!


寒江雪語


座標貴州,有時住省城有時回老家。西南人愛好早餐吃鹹,粉面類的。

1.羊肉粉

最優是黑山羊,用料燉煮去羶味。熬羊湯,清淡不失鮮美。有一般碗裝和砂鍋裝,佐以香菜薄荷酸菜,一般為不破壞湯的鮮味,多聯繫酸菜後放。個人愛吃砂鍋的,熱騰騰的慢慢吃,最後喝口湯。實在爽。尤其以六盤水人為甚,到處是羊肉粉館。早中晚三餐都可以吃羊肉粉。



2.腸旺面

貴陽腸旺面,聲名在外。豬大腸、血旺配以煮來筋道的鹼水面,放入肥瘦相間煉製而成的油渣(脆哨),增加碎脆的口感。再加個滷蛋,滷豆乾,就可以一頓美美地挺到中午。


3.牛肉粉

紅燒牛肉麵火遍大江南北,而貴陽人愛的是牛肉粉。大塊牛肉配以粗米粉,清湯淋入。配以爽口的酸泡菜,怎一個爽字了得。值得一提的是,貴州其他粉面如羊肉粉等多放油辣椒。可花溪牛肉粉如果要吃辣,加的是幹辣椒麵,也是為了不破壞湯底清淡的口感。

4.破酥包

包子嘛,大江南北到處都有。而貴州特產破酥包,就別有乾坤了。包子外皮有很多層,深層可以一層層剝開。反正真的很好吃😍



5.油渣粑

貴州人把餅叫做粑...單打就好了哈,怕大家誤會。油炸粑外殼為糯米,裡面裹著香甜的紅豆沙。一口下去,糯米的口感配上香甜的紅豆沙,讓人慾罷不能。小時候總是買個在手裡熱騰騰的在兩手之間扔來扔去。有時等不及,就直接上口。


6.糯米飯

貴陽早餐還有一樣,是熱騰騰的糯米飯搭配海帶,土豆絲,花生等小菜。一個3塊左右的糯米飯又管飽又好吃,經常買的話,街邊巷口的阿姨熟悉你了,還會給你多放點你愛吃的小菜。對了,貴陽糯米飯比較特別的是,還有魚腥草。在貴州又名折二根,愛的人愛到不行。放到糯米飯裡也別有風味。



其實還有好多....但是寫得我好餓。所以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給個贊可憐可憐我吧 ~😎


做一個認真的問答號


對於重慶這樣的美食之都,早餐可謂豐富多彩。如今,最具特色的早餐當數現在的網紅食品——小面。

小面對於重慶人的重要性不亞於火鍋,一年算下來可以說大多數人吃小面的次數要遠遠大於吃火鍋的次數。

就筆者而言,一般一個星期早上會有5天左右的時間吃麵。雖然大多數時間在吃小面,但是也不會膩。



因為小面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每家麵館的口味都不一樣。麵館老闆因為自己辣椒的做法各不一樣,調料比例各不一樣,形成重慶小面“百館百味”的特色,或麻、或辣、或香。所以只要新開了一家小麵館,前幾天生意一般都不錯,大家都會去嚐嚐這家麵館的味道如何。


本文均屬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點擊頭像後關注,與胡楊一起交流各地美食。


水煮美食



前方多圖警告,可能引起巨大飢餓感,適合飯前、深夜獨自觀看或發給好友。

大家準備好了麼?

(走起~)

在這裡菲李想說的是,外地人有不少是吃不習慣黴豆腐的,但對於本地人來說,黴豆腐的滋味簡直難以抵擋,配飯配粥都是非常美味的哦。

這裡菲李想推薦一下土家醬香餅,這可是很多人學生時代最愛的美食之一啦,每當放學經過某個小巷或者路邊,都能看見攤主推著小車,一刻不停地在做著醬香餅,旁邊的搭檔在不斷地切著做好的醬香餅,每次買上三兩塊錢,都能吃得很滿足哦,作為早點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基本上,全國各地的早點都有面食的存在,早上吃上一碗湯麵,整個人都感覺活力四射,神采奕奕的,這種感覺是很多早點給不了的哦。

好啦,今天暫時就給大家介紹這麼多吧,還沒看夠的小夥伴,可以去看菲李之前做的《全國早餐》上篇,也有一大堆特色早點哦。

現在很多人不愛吃早餐,或者喜歡吃西式早點,但實際上論早點的多樣性和美味,中式早點真的完全不輸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甚至在菲李心中是第一位的存在。

而且吃早餐是有益於健康的,希望大家平日裡即使再趕時間,也要花些時間,享受一份美味的早點哦。


好啦,今天的答題就到這裡啦,想了解更多美食和有趣的冷知識,快關注菲李吧,每天知道一點,你的魅力就多一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