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全欧了”:拍卖圣母院“余烬”? “营销灾难”可耻

【欧洲时报网】在巴黎圣母院失火几小时后,一名eBay(亿贝网)卖家公开倒卖圣母院大火的余烬,引发众怒。

商品信息有一张正在燃烧的木头的照片,还带有一张印有“Je Suis Notre Dame”口号的T恤。该卖家宣称这是从巴黎圣母院火灾废墟中找到的木头,但并未提供相关证据。


新闻“全欧了”:拍卖圣母院“余烬”? “营销灾难”可耻


新闻“全欧了”:拍卖圣母院“余烬”? “营销灾难”可耻


被曝光后不久,eBay撤下了该商品并警告了卖家。但此事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众怒。网友们纷纷谴责借巴黎圣母院火灾敛财的行为:


新闻“全欧了”:拍卖圣母院“余烬”? “营销灾难”可耻


“当全世界的人们都要为重建这座标志性建筑筹钱时,他们却在贩卖废墟。这令人震惊。”


新闻“全欧了”:拍卖圣母院“余烬”? “营销灾难”可耻


“太无耻了,而且很低劣。幸好,他们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没有成功。”

事情发生后,eBay的公关发言人说:“eBay不容忍出售任何试图从人类苦难或悲剧中获利的物品,该清单目前已被删除。”

eBay网站对火灾后发布的类似物品进行了定期的核查,并表示将继续严控商品信息。

虽然这桩荒唐的买卖没有成功,但梳理发现,这种发灾难财的“灾难营销”事件,不仅这一例。

eBay今年1月还曾下架过一个拍卖商品,该商品是现年98岁的英国菲利普亲王(没错,就是女王的老公…)车祸现场遗留的3块汽车塑料残骸碎片。


新闻“全欧了”:拍卖圣母院“余烬”? “营销灾难”可耻


为抬高价格,卖家还称“搞不好上面有菲利普亲王的DNA,假设你想要制作他的复制人之类的,那么这些东西就能够派得上用场”。

直到该商品下架前,共有139人出价,叫价飙至6.59万英镑。

在营销“灾难”赚钱的路上,还有人底限全无,最终锒铛入狱。

2015年12月,一名荷兰警察因在网上拍卖马航MH17航班的残骸遭逮捕。


新闻“全欧了”:拍卖圣母院“余烬”? “营销灾难”可耻

图为马航MH17航班残骸。(图片来源:中新社)


该警察在拍卖网站Marktplaats上出售飞机残骸、调查员的衣帽、马航的纸巾,并声称这些物品与MH17有关。被曝光后,网站上的信息很快地被下架。

所以“拍卖残骸”=“被禁止”吗?

NONONO,就在法国隔壁,德国的柏林墙残片抬起了“高傲的头颅”~~~

“从欧洲、北美到南美,到处都是柏林墙。”尽管大部分墙体已被还原成建筑材料,用于德国高速公路建设,但仍有约240大块残片在过去的30年间流向世界各地。其中,流入美国的柏林墙残片超过总量的1/3。现存最长的一段柏林墙位于美国洛杉矶市。

此外,连一些更小的残片也被做成小工艺品挂上网店。在某国际电子商务网站上,一个棒球大小的柏林墙残片售价仅为10美元。柏林墙残片不仅在全球热销、成艺术品市场新宠,很多周边产品销量也是杠杠的。

当然,“有买就有卖”,有人靠贩卖柏林墙残片发家致富。据悉,柏林墙倒塌后,德国商人帕夫洛夫斯基见一些人在旧货市场出售墙体碎片,就是受到这一启发,他才着手搜集墙体并加工成纪念品出售。帕夫洛夫斯基占有眼下柏林墙墙体残片纪念品大约90%的市场份额。他说:“对我而言,柏林墙就是商品,就是生意。”


新闻“全欧了”:拍卖圣母院“余烬”? “营销灾难”可耻


新闻“全欧了”:拍卖圣母院“余烬”? “营销灾难”可耻

图为残存的柏林墙。(图片来源:中新社)


与商人不同,对于真正的收藏者来说,“如果人们不能以史为鉴,很多历史错误终会被重蹈覆辙,这才是柏林墙残片存在的意义”。


新闻“全欧了”:拍卖圣母院“余烬”? “营销灾难”可耻

图为抗议者聚集保护柏林墙。(图片来源:中新社)


与柏林墙残片相比,其他那些被禁止买卖的 “残骸”,其共性在于用灾难牟利。就像Marktplaats的发言人在针对马航MH17残骸拍卖表态时所说的,拍卖这些东西是“令人讨厌而不道德的”。eBay网站也有禁止从灾难和悲剧事件中获利的原则,他们允许买卖的、与自然灾害相关的物品仅限于具有社会、艺术或政治价值的物品。

(内容来源:中国网、参考消息网、海外网、”与欧洲有关的一切“、中新网、观察者、环球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