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內蒙古自治區的地方窯口——赤峰窯

赤峰窯

遼代瓷窯。窯址在昭烏達盟赤峰西南60公里的缸瓦窯屯,又稱缸瓦窯或赤峰缸瓦窯。

淺談內蒙古自治區的地方窯口——赤峰窯

所燒器物有杯、碗、盤、碟、壺、罐、尊以及少量棋子、玩具,裝飾品種有白釉、白釉黑花、黑釉瓷器及三彩色釉陶器。其中白釉為大宗產品。白釉瓷器胎質白而微黃,往往有黑色雜質,在大器中尤為多見。

白釉黑花出現在遼代晚期,器物以尊為代表,裝飾方法與常見的白地黑花裝飾不同。白地亦泛黃,有雜質。

三彩及單色釉陶器胎質細軟,呈淡紅色。器形有印花盤、碟、硯、小佛塔、雞冠壺、鳳首壺等。三彩釉為黃、綠、白色,嬌豔光潔,幾可與唐三彩媲美。單色釉有黃、綠色,厚重雅緻。茶葉末綠釉器,主要器形為雞腿瓶,胎質粗硬而色黃,含雜質。

淺談內蒙古自治區的地方窯口——赤峰窯

與其他類器物不同的是不施化妝土,肩部多刻有漢姓“孫”、“徐”等字。還發現少量精緻的黑釉器。缸瓦窯見於宋、元人的記載,在窯場中還曾發現刻有“官”字款的支墊窯具,可知此窯為遼代官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