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美多吉: 郵運是我一生的路

其美多吉: 邮运是我一生的路

康琴

廉政瞭望 記者

走得太遠而忘了為什麼出發

其美多吉: 邮运是我一生的路

掃一掃看

更多文章

其美多吉: 邮运是我一生的路其美多吉: 邮运是我一生的路

其美多吉長著一張典型的康巴面孔,菱角分明,膚色黝黑,目光堅毅,後腦勺扎一條馬尾,舉手投足間透著瀟灑。他的右臉上有一道明顯的刀疤——那是2012年7月留下的永痕印記。當天,他駕駛郵車途經國道318線一陡坡處,車速減慢的時候,路邊突然冒出12個歹徒,手裡揮舞著砍刀、鐵棒,將郵車團團圍住。

“不許動車上的東西!”說完這話後,其美多吉被劫匪圍住……被送到醫院時,醫生髮現他身中17刀,肋骨被打斷4根,頭蓋骨被掀掉一塊,左腳左手靜脈被砍斷……

在進行了8個小時的手術後,他撿回了一條命。

重返雪線郵路,

才能找回丟失的魂

從甘孜縣城向西行進一個多小時後,載重14噸的郵車便開始翻越海拔6168米、有著“川藏第一險”之稱的雀兒山。

在這條雪線郵路海拔最高、路況最複雜的甘孜縣至德格縣之間,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被冰雪覆蓋,夏天經常塌方、泥石流,冬天最低氣溫達零下三四十攝氏度,路上的積雪有半米多深,如果車子陷進雪裡,就很難出來。就是這樣一條郵路,29年來,其美多吉6000多次往返於甘孜與德格之間,行程140多萬公里,每個月不少於20次往返,他駕駛的郵車從未發生一次責任事故。

為什麼要做這樣一件單調又艱苦的事情?其美多吉說,小時候,高原上的車很少,家鄉的第一份報紙是郵車送進來的,他的第一份中專生的錄取通知是郵遞員送來的。“當時就想如果有一天能當上郵車司機就好了。”

1989年,當這個兒時的夢想實現時,迎接他的卻是一條危險的旅途。209公里的路程即使沒有意外也要開上8個小時,中途的雀兒山更是許多司機的噩夢,交通事故頻發。你我眼中浪漫的飛雪,對其美多吉他們來說可能就是一個致命的“殺手”,泥石流、飛石的威脅也不時造訪。

雪線郵路上,司機們的心目中,多吉的郵車就是航標。特別是“風攪雪”來臨,漫天的風雪讓人無法分清天空和大地時,多吉的郵車總是在漫漫雪山之上碾出第一道轍。

但航標都是孤獨的。近30年來,他沒有在運郵途中吃過一頓正餐。只在家裡過過5個除夕,兩個孩子出生時,他都在運郵路上。

這條郵路的每一個郵車駕駛員都曾被大雪圍困過,其美多吉的同事德呷曾經在山上被困過整整一個星期。2000年2月,其美多吉和同事鄧珠曾在山上遭遇雪崩,進退無路,兩人用加水桶、鐵鏟等工具一點一點剷雪,不到1000米的距離,整整走了兩天兩夜。

他回憶道:“被困在山上時,又冷又餓,寒風裹著冰雪碴子,像刀子刮在臉上,手腳凍得沒有知覺,衣服凍成了冰塊。晚上,為了取暖和驅趕狼群,我們只有生火,實在沒辦法,連備胎、貨箱木板都拆下來燒了。”

但這些自然條件的挑戰都無法阻擋他,直到遭遇劫匪,已是甘孜縣郵政分公司郵運駕駛組組長的他才被迫中止了郵運之路。在他出事前一年,他即將結婚的大兒子因病去世,接連遭遇精神和身體的重創,曾經開朗的其美多吉變得沉默寡言。

就在多家醫院作出左手幾乎不可能完全康復的診斷後,夫婦倆遇到了一位老醫生,教給他一套常人難以忍受的“破壞性康復療法”——先強制弄斷僵硬的組織,再讓它重新癒合。康復過程痛得鑽心,每一次多吉都會疼得滿身大汗。通過兩個月的咬牙堅持,左手竟然奇蹟般地康復了。

“他是信使,更是親人。

在今年2月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之前,其美多吉2017年初還被評為“2016年感動交通十大年度人物”。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楊傳堂關切地詢問其美多吉:“你現在身體怎麼樣?還在開郵車嗎?”得到其美多吉“沒問題”的答覆後他放了心。

其美多吉傷好回到甘孜縣,同事們出於關心都勸他別再開車了,但妻子知道,只有重返雪線郵路,才能找回丟失的魂。迴歸車隊的那一天,同事為他獻上哈達,他卻轉身把哈達繫上了郵車。他說,行駛在這條路上,能感覺逝去的兒子和曾經的自己又回來了。

郵車路過四道班時,停了下來,其美多吉下車把青菜和肉送到道班工人莫尚偉、黎興玉夫婦手中。

這對堅守雀兒山23年的夫婦講起他們與多吉的感情時,說“他是信使,更是親人。”海拔6000多米的雀兒山曾被稱為“山鷹飛不過的山峰”,也許只有領教過這條路的人才能理解這裡的苦寒。在這裡郵車帶著獨特節奏的兩聲鳴笛是其美多吉與道班工人之間獨特的問候語,而他風雪無阻送來的報紙和家書對於他們來說更是精神世界少有的滋養。

其實,在這條道路上,郵運員只是其美多吉的多重身份之一。多年來,他帶在郵車裡的氧氣罐、紅景天等物資,在風雪阻路、進退無路的危難關頭,挽救過上百位陌生人的生命。哪裡發生了交通事故,他就成了義務交通員;哪裡有了爭執摩擦,他就成了人民調解員。他與這抹流動的綠,在雪線郵路上架起了一座橋。

30年來,其美多吉沒有在運郵途中吃過一頓正餐。只在家裡過過5個除夕,兩個孩子出生時,他都在運郵路上……其美多吉笑言,現在小兒子成了自己的“領導”,“他負責我們線路的調度,我對他從事這個工作也是非常支持的。”

原來,為了彌補對孩子的虧欠,每次收車回來檢修車時,其美多吉就會帶著孩子一起,久而久之,小兒子扎西澤翁也喜歡上了這份工作。如今,扎西澤翁已是甘孜縣郵政分公司網運調度員,他們成了郵路上的“父子兵”。

扎西澤翁說,“以前對父親的工作不是很瞭解,就覺得老爸無所不能,現在自己也從事了這份工作,有時候會害怕他路上出現什麼狀況,但我還是支持他,因為開車的時候父親是快樂的。”

2017年9月26日,全長7公里的雀兒山隧道已經正式通車,通行車程從以前的兩個小時縮短到了10來分鐘。談及此,其美多吉有些落寞,雀兒山上那些步步驚心的日子,有他和兄弟們的青春和熱血。

如今,其美多吉所在的郵運車輛小組,年齡最大的55歲、最小的25歲,他們堅守、奔波在這條雪線郵路上。

其美多吉: 邮运是我一生的路

審核 / 許秀蓮

視覺 / 瓷了了

▼下滑到留言區 發表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