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豈如陽羨一丸泥"。紫砂壺是中國漢族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又名宜興紫砂壺。據說紫砂壺的創始人是中國明朝的供春。古來名壺,從明正德嘉靖年間供春的樹癭壺、六瓣圓囊壺,到當代同時能泡兩種茶水的紫砂鴛鴦茶器--中華龍壺,每一把壺都獨具匠心。因為有了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紫砂壺才這樣珍貴,令人回味無窮。更加上紫砂壺泡茶的好處、和茶禪一味的文化,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貴不俗的雅韻。

一把新出爐的紫砂壺是沒有光澤的,也不能直接用來泡茶,新的紫砂壺都會有股泥土的腥氣,開壺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祛除這種泥土氣,同時也是為了清除紫砂壺中附著在紫砂顆粒上的粉塵,幫助您的寶貝茶壺脫胎換骨。因此對新紫砂壺保養開始使用前要進行一系列的處理,行家叫做“開壺”。 開壺後一把壺最好只泡一種茶。開壺的方法多樣,不拘一格,下面就介紹一下紫砂壺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如何開壺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1.將新壺打開蓋子放入一個沒有任何油汙染的鍋或者容器中,容器注水量沒過茶壺,放在火上煮,待水開後將火調至中檔繼續煮10分鐘,注意在煮的過程中無須蓋壺蓋,這樣可以讓熱水充分洗滌壺的內外,將附著在紫砂顆粒上的粉塵逼出,使得壺體透氣性增強。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2.將煮過的壺從水取出,把水倒乾淨待冷卻後用清水清理壺內壁,如果發現內壁有凸起不平的顆粒,可以用木砂紙小心打磨凸起部分,確保壺內壁光滑平整,但注意不要用木砂紙打磨壺唇等細緻部位,以免破壞了壺的密封性。用清水多次清洗內部直到沒有泥土味道。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3.在壺中投入1/3容量的茶葉,注入開水,加蓋放置1-2天,因為紫砂壺本身具有很好的透氣性,容易吸取茶葉的香氣,因此當您開壺時就需要考慮這把茶壺以後將會用來泡什麼品種的茶葉,開壺時就可以投入什麼品種的茶葉,讓紫砂壺充分吸收茶葉的香氣,鑑別紫砂壺的方法,確保今後日常使用中紫砂壺不會奪取茶葉香氣,影響茶湯香氣和回味。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4.待1-2天后,將茶壺中的茶湯和茶葉清理乾淨,仔細用清水清洗內外。然後用茶巾擦拭乾淨壺內外的水跡,將壺蓋敞開放在您收藏的位置即可,通常壺蓋敞開時間要在48小時以上,確保紫砂壺完全乾燥後就可以蓋上蓋子,如果在壺未乾燥的情況下蓋上壺蓋,會把壺悶出水臭的異味。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如何養壺?

但是在日常使用中,能真正養好的卻少有。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養壺包漿

每每看到高手所養之壺,溫潤內斂,高貴雅緻,讓人羨慕不已,而自己養的壺卻容易「養髒、養花」。

今天就與壺友們聊聊關於養壺的問題。

養不出效果

紫砂壺的養壺也就是俗稱的包漿,其色溫潤黯雅,發自然之光,這種便是紫砂壺養成之後的狀態,而養不出效果,則有以下幾種原因:

1. 壺身打蠟或是拋光過度

2. 其本身是灌漿壺或是手拉壺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不是自然的光亮

這兩類的壺一種是壺身經過處理,一種是加了水玻璃、工藝不同,這兩類的壺也是「本身就比較光亮」,所以壺友們在使用時會感覺養出的效果不大。

紫砂壺本身是富有砂感的,未養成前是素面素心,甚至是粗獷的,「泥料」和「工藝」是一把壺能否養出效果的根本,好的泥料和好的明針功夫,壺自然更易泡養。

養髒和養花

那麼一把好的泥料紫砂壺,如何養護也是有講究的,「高手養壺重在方法」。

方法一:養壺八字決

勤泡、勤洗、通風、陰乾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養髒

這個「養壺八字決」就是保證紫砂壺不會養髒的關鍵,很多壺友養壺都喜歡將茶湯淋於壺身或是用養壺筆擦拭等,其實這樣也無不妥,但是在用茶完畢後一定要記得要清洗乾淨。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及時清洗

紫砂壺會養髒一定是在日常使用中沒有及時地清洗乾淨,所謂「汙衣派」的養壺方法筆者認為是不可取的。

方法二:選對茶葉

以「段泥」舉例,其透氣性是比較好的,也容易吸附茶湯,但是段泥的壺一般顏色都較淺,如果是選用紅茶之類等茶湯顏色較深的茶葉泡養,不注意清洗的話,很容易就養花了。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段泥泡養

所以段泥壺是適合泡「茶湯顏色淺一些的」白茶、綠茶等茶葉。

同理,其他不同的泥料的壺其實也要注意搭配茶葉,這樣養壺就不會事倍功半了。

方法三:平心靜氣

其實這個方法三與其說是養壺方法,不如說是養心方法。因為飲茶養壺本就是一件讓人平心靜氣的事情。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飲茶靜心養氣

切莫急功近利,丟失了玩壺的初心,養壺最重要的是在日常飲茶的過程中,感受到紫砂壺的變化,與飲茶的自己一樣,日漸溫潤,這樣才是最佳的養壺狀態。

所以,知道為什麼有的高手養壺養的這樣漂亮了嗎?不妨立馬泡上一壺,文中的方法可以用上了!

如何鑑壺?

一代紫砂宗師顧景舟獨家鑑壺秘籍:

1. 鑑別紫砂器:第一要了解藝人的手法,一個人有一個手法。經常真品與假品對照;第二看泥色;第三看圖案,仿古的東西一般一件東西一個圖章款。

2. 明代紫砂壺上無圖章款,都是刻自己的名字。

3. 清代早期壺流裡的眼都是一個大眼。幾個細密的眼在時代上就晚了。就與民間使用泡茶有關係。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鷓鴣提樑壺

4. 乾隆紫砂壺器表紋飾微微凸起,是將調好的泥漿用筆慢慢堆畫出來的。泥漿必需研得與墨一樣細膩,然後用毛筆畫,不足的地方再加加工。

5. 陳鳴遠生於康熙死於乾隆,在技術上是個了不起的人。

6. 紫砂包金漆的東西是在乾隆以後出現的。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大集玉壺

7. 加彩凸雕瓜果紫砂壺為乾隆時期的風格。

8. 紫砂胎描金漆竹節式壺,為太平天國時期的。

9. 紫砂泥料比例的多少決定胎色。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高腰線三足提樑套壺

10. 20—30年代時顧先生等人在上海做過一批仿紫砂,都不落款。

11. 南京、揚州、上海各有一件大彬壺真品,是出土的,它們的風格和泥色都相同,可看出明代紫砂壺的氣魄大,胎泥粗。

12. 清道光“行有恆堂”款紫砂梅花詩句壺,為假品。此壺底款“蔣貞祥造”,蔣貞祥是晚清光緒人,與道光“行有恆堂”款年代不符。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三線咖啡具

13. 看了許多陳曼生刻詩的壺,底款多數篆“阿曼陀室”,沒有寫過“陳曼生制”,這點應注意。

14. 古代人做壺的款時,字頭對頭流,字尾對著柄。

15. “宣統元年正月元日”款的紫砂壺,壺柄尾部分別有“大生”“裕林”“迪恩”“東溪”“壽珍”等名款。這些人都是光緒時人。大生和迪恩是兄弟關係,姓範,一家人都做壺。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十一頭提樑壺

16. 嘉慶四年款紅砂小壺為真品。

17. “松鶴軒”款紫砂壺,為民國時期作品。“松鶴軒”是上海一個鋪子的名稱。此壺刻字人叫“若水”,號叫姚壽銓。

18. “黃玉麟”款紫砂樹根式壺是真品,為晚清同治光緒時的。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座有蘭言壺

19. “陽羨邵友蘭制”款帶屜詩句紫砂壺,是真品,清道光年的。

20. “邵元祥”款紫砂大扁壺。邵元祥是明末清初人。此壺是造型碩大,胎泥粗,具有明代風格。但壺身文字為後刻。“適園主人”是誰不清楚。

21. “楊彭年”款描金山水紫砂壺。楊彭年是嘉慶、道光時人。此壺為真品,泥色較標準,胎泥及做的工藝,都具有楊彭年制壺的風格。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寶菱

22. “志遠”款陰陽文紫砂扁方壺。清道光真品。壺底有“茶熟香溫”款。

23. “國良”紫砂提樑式過。晚清時作品。國良原名為俞國良,1938年歿,死時60多歲。

24. “邵亮生”款紫砂小扁壺,邵亮生是晚清人。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九頭詠梅茶具

25. “笨巖”款紫砂扁壺,是清同治作品。

26. “味泉”款黑砂竹節式壺,清嘉慶作品。

27. “赦記”款紫砂雷紋螭紐壺,作者是邵權衡,清同治時人。他曾孫現在還在宜興紫砂廠裡工作。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笑櫻壺 利永藏

28. “冰心道人”款紫砂刻詩壺。“冰心道人”可能是程壽珍,為清同治時生民國二十幾年歿。

29. “康熙年造”款黑砂銅提樑壺,清光緒作品。這類壺宜興燒好後,到煙臺去燒黑。

30. “康熙辛卯年制”款紫砂扁壺,壺蓋裡有“宜興紫砂包用”章,“包用”章的出現到清晚期了。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玉露”詩文五頭茶具

31. “宣統元年”款米色砂小壺,壺柄有“寶鱗”二字,是宣統時工匠姓宗。

32. 王南林是清乾隆時藝人,給宮廷裡做過御器。

33. “項聖思”款紫砂佛手式杯,“聖思”款紫砂梅花式杯,均為假品。聖思何時人不詳。南京博物院有件聖思款桃杯,很精緻。

如何:開壺?養壺?鑑壺?

35. 紫砂掛釉器皿從乾隆時開始的。共燒二次,先燒胎,要1000多度。器裡掛白釉的東西,掛釉後再燒700多度。

36. 清乾隆紫砂畫彩山水大筆筒,為典型乾隆作品。底部為避免磨傷,刷一層黑漆。乾隆紫砂筆筒有的器表開小紋片,其原因是原來的胎色不理想,在紫砂胎幹後又刷上一層稀的細泥的緣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