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磁力”再升級,今年頭3個月超20位院士加盟武漢

今年武漢經濟開門紅,一季度GDP創2016年來新高,社會各界對武漢高質量發展預期向好,武漢對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的“城市磁力”再升級。

4月20日獲悉,今年一季度,有超過20位海內外院士加盟武漢。武漢市正大力實施“海外科創人才來漢發展工程”,緊盯世界科技前沿頂尖技術,根據產業鏈佈局人才鏈,力爭通過人才引領、技術創新助推武漢高質量發展。

近期武漢市將啟動“黃鶴英才(戰略科技人才)”邀約認定工作,大力支持諾獎、院士、國家級重大人才及科技獎項獲得者、知名創業投資人、商界領袖等戰略人才落戶武漢,採取“自由定方向、量身建平臺、任務定經費”模式,提供“不設上限”綜合資助和全方位專屬服務。

英國病理醫師皇家學院院士馬克·斯萊文

武漢發力大健康產業,讓我趕上好時候

“未來,我們會將更多優質醫療資源和成熟經驗帶到武漢,期待這裡的大健康產業開花結果。”年初剛牽手武漢生物健康龍頭企業人福,英國病理醫師皇家學院院士馬克·斯萊文說。

斯萊文談到人福醫藥作為湖北省生物醫藥的龍頭企業,擁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完善的人才體系、豐富的市場經驗,未來將藉助人福醫藥的平臺引進更多的英國前沿康復醫療機構和優質企業,整體提升光谷生物城的健康服務水平。

美國科學院院士卡爾·朱恩

在這裡,能把技術推向世界最前沿

3月28日,武漢波睿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美國科學院院士卡爾·朱恩在光谷生物城簽約共建院士工作站。

據瞭解,朱恩院士一直呼籲,對於這項前沿治療來講,很大的挑戰是把過程自動化和流程化,統一標準、減少成本。他看好在中國的產業應用場景,並對武漢不斷誕生頂級生物醫藥技術和加速進入產業化嘗試,表示看好。

中國科學院院士翟婉明

攻克軌道交通難題,服務大武漢

中科院院士翟婉明表示,長期以來,武漢在科技創新方面,有較深積累。鐵四院去年一次就引入了十多名院士。這背後,地方政府的政策導向和鼓勵支持是很重要的。

“在武漢,我將主要攻克兩方面的難題:一是高鐵大跨度橋樑無砟軌道的差異變形問題,二是城市軌道交通減振降噪問題。我國高鐵和地鐵規模已在世界領先,但仍有很多領域需要科技創新。”翟婉明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毛新平

老熟人驚歎武漢新變化

53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毛新平,長期從事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和低成本高性能鋼鐵材料製造技術研究。目前,他正著手準備和武漢的企業合作,將綠色低成本高強度材料投入生產應用。

“每天不一樣並非一句口號,我是切實感受到了。”毛新平院士說,武漢的變化不僅在交通等硬件方面,軟件方面變化也很大,感覺到政府已經由過去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了。

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

很多醫學大咖都相中了武漢

世界級萬億大健康產業集群正在武漢興起。中科院院士、著名心臟病學專家葛均波與武漢亞心醫院合作,計劃在該院設立院士工作站,共同打造華中地區心血管疾病領域醫療高地。

這將有益於醫院的團隊建設、科技創新和學科水平的提升,推動本地醫療科技水平以及衛生健康事業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同時,相關疾病的防治研究,對國家出臺疾病政策,醫療資源配置都具有積極意義。

策劃:武漢市商務局

運營:長江日報傳播研究院

【本文由招商武漢綜合整理 若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頭條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