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玉的前世今生

魅力的泰山腳下有一個小村莊叫石蠟。石蠟村的“蠟”字一般用蠟燭的“蠟”,可是村民們用的都是老輩傳下來的一個字,上面是“分”,下面是“石”,音通“蠟”。這個《現代漢語詞典》裡都查不到的字,已在石蠟村流傳了許多年,石蠟村“分”開“石”頭就能見到玉。能否一字成讖。

泰山玉的前世今生

泰山碧玉

我們把尋找泰山玉的目光盯向泰山文化的源頭---大汶口文化遺址。著名的“大汶口文化”,是以泰山腳下的“大汶口”命名的。就在大汶口文化遺址,考古學家出土了玉鏟、玉臂環、玉指環等隨葬品。也就是說,早在6100年到4600年前的原始社會時期,玉已經成為貴重的裝飾品。眾多的大汶口文化遺址分佈在泰山周邊,根據當時原始部落的條件,玉質隨葬品來自遠方的可能性很小,應該來自泰山地區!

泰山玉的前世今生

大汶口文化出土的玉鏟

古代封禪泰山用的是否是泰山玉?公元1931年,軍閥馬鴻逵的部隊在泰安蒿里山巔無意中挖出唐玄宗、宋真宗的禪地玉冊,唐玄宗的禪地“玉冊”,其質地其實是白色大理石;宋真宗的禪地玉冊倒是真玉的,用的是和田的白色閃玉。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泰山玉可能在唐宋時期失傳,二是泰山玉玉質不如和田的白色閃玉。

泰山玉的前世今生

泰山玉水滴

尋找泰山玉,我們的另一個渠道就是在古籍中尋找,在《尚書·禹貢》之中記載:“岱畎絲、麻、鉛、松、奇石。”“岱”指泰山,“畎”指田地,這段記載說明大約在四千年前,“岱之奇石”就名揚四海了。“岱之奇石”是不是泰山玉呢?很有可能,但不能肯定。

第一次對泰山玉有明確記載的是先秦古籍《山海經》。據《山海經·東山經》記載:“(獨山)又南三百里,曰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環水出焉,東流注於江,其中多水玉”。這段話的意思是:獨山再往南三百里有座山,名叫泰山。山巔有很多玉石,山坡下有很多金礦石……江水就發源於泰山,從泰山流出後便向東流去,最後匯入江水,江水中有很多水晶。

著名史學家臺灣蘇雪林女士、大陸何幼琦、何新等先生均破釋:古典奇書《山海經》中的鬼怪鳥獸,是四五千年前分佈於泰山周圍的原始氏族部落圖騰,其中西王母居住的神秘崑崙山就是泰山。如果這種觀點成立,《山海經》中記載的“崑崙之玉”、“西王母之玉”等,就均為泰山玉。

《山海經》之後,對泰山玉有明確描述的是魏晉時期曹植的詩作《驅車篇》:“驅車撣駑馬,東到奉高城。神哉彼泰山,五嶽專其名……上有湧醴泉,玉石揚華英……”曹植曾被分封為東阿王,東阿離泰山很近,從泰山往西去不足七十公里。泰山“玉石揚華英”應該是曹植的真實見聞。不經意間,曹植成為泰山玉在魏晉時期就已經存在的見證人。

五代時期,道書《福地記》中曾記載:“泰山多芝草、玉石。”這種簡練冰冷的文字,應該是作者對文獻的引用。五代之後,歷史文獻對泰山玉的記載居然銷聲匿跡了。盛名之下的泰山玉,猶如一去不復返的仙鶴,留給世人悠悠的無盡遐思之情。

文獻中再次發現有關泰山玉的記載,是在明朝嘉靖年間的《泰山志》裡。書中記載:“《山海經》中言之泰山‘其上多玉’,今不可見。土人云:‘嶽巔間嘗一炫光彩。’意者其玉韞之輝與!”這段記載很有意思,一方面很肯定地說泰山玉“今不可見

”,但是又引用當地人的話說“嶽巔間嘗一炫光彩”。 泰山到底有沒有玉呢?官方沒有,民間認為有。

泰山玉的前世今生

鐲子

公元2009年5月,一則喜訊從石蠟村傳出——石蠟村發現了玉石礦! 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一經傳出,昔日寧靜的石蠟村,迅即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山東省地礦局第五地質勘查院的勘探數據顯示:泰山玉石礦主要分佈在石臘村、界首村一帶,礦床呈帶狀,資源量初步估算在九百萬噸以上。該石為蛇紋石質玉,緻密塊狀,硬度五點八度左右,形成於太古宇新太古代阜平期南澇坡超單元西店子單元,巖性為變超基性岩,形成時間距今二十五億三千六百萬年。形成過程為深源岩漿沿構造侵入,富鎂超基性岩受高溫氣體——液體作用變質而成,屬變質超基性岩漿礦床。

泰山玉現世了!它被專家鑑定命名為“泰山碧玉”、“泰山墨玉”、“泰山翠斑玉”等品種。

泰山玉的前世今生

石敢當

泰山玉有一位“兄長”,那就是“泰山石敢當”。“石敢當”是“靈石敢於抵擋一切”的縮寫,其真身就是泰山上的石頭。一塊石頭就可以挾泰山之威行走天下,那麼“泰山石之美者”——泰山玉呢?所以,從現世的那一天起,泰山玉就具有了神奇的文化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