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知识碎片化学习的陷阱!教你正确碎片化学习的捷径方法!

你是否有过这种经历,订阅了很多公众号,知识类平台,每天利用一切碎片时间,刷看各种文章,收藏了几百篇经典,不断攒不断攒,最终回过头却发现自己根本没记住多少,于是你对于生活有了深深的怀疑。再好的鸡汤也掩饰不了你日益的郁闷和焦虑,终于有一天你彻底瘫痪了,对自己说,干嘛要活得这么累,我就是一个俗人,于是你开始转战游戏、小说、电视剧。

更加让你想抽自己的是,过了几天你歇过来了,你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看书看文章。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所有当代人都面临两个问题:信息超载(太多错误、无用、低质量、重复的信息)和知识碎片化

注意知识碎片化学习的陷阱!教你正确碎片化学习的捷径方法!

知识碎片化分为:

1.时间和空间碎片化(移动手机允许你在地铁里读完一本书)

2.信息碎片化(当你翻知乎、博客、今日头条等,你并不会像看一本书一样,知道前面一章讲什么,后面一章讲什么)

3.知识结构碎片化(你并不知道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问题讲的这句话。所有的信息缺乏了上下文,就是废话。)

比如你刷管理类的文章,你会发现雷军、傅盛、彼得德鲁克、马云。每个人针对同一个问题讲的内容完全不同,到底信哪个?

其实雷军讲的是互联网行业,傅盛讲的是小企业逆袭,彼得德鲁克用管理在讲哲学,马云在对大众励志。更重要的是,他们讲话的场合、时间点和对象你一无所知。如果一个人没有搜索能力,他不会知道背景。没有思考能力,就不会知道为什么,这样单纯知道一句话,比不知道更糟糕。

注意知识碎片化学习的陷阱!教你正确碎片化学习的捷径方法!

结论:时间空间碎片化确实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信息碎片化和知识结构碎片化带来的,则是学习效率的倒退和焦虑之源,因为它毁掉了你的主动搜索能力和主动链接的能力。也就是深度思考的能力。这就是碎片化的陷阱,极大的提高了并没有什么用的信息量,而降低了最重要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深度思考是件难事,也是件需要时间和空间的事,它远远比迅速点开另一个同样标题很好玩、内容很逗比的文章难得多也长得多。但这个时候,,90%的人会选择点开下一个话题,你的浅薄之路也从此开始。

这也形成一个上瘾机制——瞬间点开新话题能让你获得“哇我懂了”的廉价快感,但看的信息越多,就见到越多牛人的思想高度,你却越无法深度思考。为了抵御这种焦虑,越焦虑越看,饮鸩止渴,一直到瘫痪。

正确学习方法:

一. 学习的起点不是焦虑,而是问题。

大部分时间,生活会先给你一个考试难题,然后你根据问题,自己找出关键词,开始学习。所以,学习的起点不是某人在朋友圈晒的一本书。推荐的微信文章、或者这个行业的一个经典教程引发你的焦虑,而应该是你真实遇到的一个问题。

① 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对话,一直到能清晰的提出一个明确具体的问题。这时候,已经解决了一半

② 把问题拆分出关键字,然后开始搜索认知资源

③ 找到你要的资源

二. 信息爆炸时代,最重要的不是增加信息,而是筛选和删除信息,你的第一反应不该是上网或买本书,最好的方式是:

① 从有经验的人开始,根据你提出的问题,给你清晰的建议、方向和边界

② 找到行业对标,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③ 进一步用网络搜索资料和书的总结和评论,最后才是系统的看书

三. 721法则:行动学习理论认为,人要掌握一门技能,需要有10%的时间学习知识和信息,70%的时间练习和践行,还有20%的时间与人沟通和讨论。这个原则叫做721法则。

碎片化学习对于10%的信息接收非常有用,而剩下独处练习的70%和讨论的20%则需要大量时间来系统学习(碎片化学习永远只是系统化学习的辅助)

第四点非常重要!

注意知识碎片化学习的陷阱!教你正确碎片化学习的捷径方法!

四. 构建知识体系框架。输出倒逼输入(知识零存整取法)

第一步:定一个应用目标

这个目标3个月的也行,1年的也行,不要去担心这个目标万一不是自己想要的怎么办。

因为定这个目标最大的价值不在目标本身,而在于以这个目标为导向,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融会贯通。

没有目标,就会永远停留在浅层学习上。

每天刷着知乎、听着得到,看似好像什么都懂,实则啥都不会!

第二步:建立知识体系框架

从应用目标出发,分解出实现这个目标所需的知识,并组织为一个系统的框架。

能否构建出一个应用导向的知识体系,是碎片化学习是否有效的基础。

没有这个框架,即使是整段的学习,你的知识也会是零散的。

想想你的大学经历,学了四年,你能告诉我你的知识有体系吗?

第三步:碎片化输入、体系化积累

1.先将学到的知识信息进行分类

2.将分类后的知识信息联结过去已有的知识,概念化为一个关键词

3.让自己学到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融合形成知识体系框架。这个框架需要严格以应用为导向,同时需要结构完整、逻辑清晰。你可以写文章、讲课、做PPT、做读书笔记、导图,只要一个要求,就是你的输出要有结构。你要先搭好图纸,设计出一个承重结构,然后铺钢筋,最后才放水泥和沙子。先建立一个结构,你的知识和信息量会自动吸附在结构之上,时间一长,你会成为一个能根据结构链接知识的人。

知识体系有了后,无论学习时间多么短、学习内容怎么碎片,你都可以根据应用的需要,将碎片化的输入内容,系统地填充在知识体系的相应位置。

注意知识碎片化学习的陷阱!教你正确碎片化学习的捷径方法!

有的时候,哪怕是完整的学习内容,你也要将知识打散,再分别填充到你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应用知识的学习,最忌讳原文照搬或收藏,因为我们的大脑很容易被欺骗。

比如,看到一篇微信文章觉得不错(比如本文),点击了收藏,这时大脑就会产生有收获的满足感,因此你基本就不会再看这篇文章了,也更谈不上会用了。

更有效的做法应该是在碎片化的5~10分钟时间里,理解文章的内容并将它打散,重新填充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碎片式输入,体系化积累

好处:

1.高效复习

在体系化碎片式学习方法下,因为每一次碎片学习,都要将内容归到知识体系对应的位置中,因此每一次其实都是对相应知识体系的回忆与复习。

2.这样还有一个好处是你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一本书中的一个黄金点就直接采摘过来放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像进金山寻宝一样,使学习变成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