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法院:知識產權案超90%涉互聯網侵害著作權

“保護原創、鼓勵創新”——4月23日上午,海淀法院提出了“優化營商環境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裁判理念,併發布相關典型案例。

據統計,五年來,海淀法院共審理涉及各類所有制主體數千餘家,涵蓋全國30餘個地區、30餘類行業及產業的各類知識產權案件4.5萬餘件,其中,涉及互聯網侵害著作權的案件佔比高達90%以上。在此類案件的審判中,海淀法院以“保護原創、鼓勵創新”為理念,通過提高對文學、藝術領域原創作品的司法保護水平和力度,有效遏制侵權行為,促進形成尊重原創、保護原創的良好氛圍。

另外,法院共審理各類涉原創作品著作權糾紛案件近4.5萬件,佔全部知識產權案件的95%。案件類型包括視頻網站傳播影視作品糾紛,搜索引擎、存儲空間、聚合平臺提供各類作品糾紛,以及近年來的微博、微信、直播、短視頻等社交平臺提供各類作品的糾紛;作品內容涵蓋照片、漫畫、書法、電影、電視劇、歌曲、網絡小說、網絡遊戲等。其中,涉及視頻網站侵權傳播影視作品糾紛案件4300餘件,涉及市場價值較高的《延禧攻略》《戰狼Ⅱ》《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甄嬛傳》等多部影視作品20餘部,有效遏制了盜播影視作品行為的泛濫。

近五年來,海淀法院審理的侵害商標權糾紛及有關商業標識的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共500餘件,涉及各行業的經營主體多達數千家,其中既包括出版社、保險融資公司、教育培訓機構、餐飲公司等傳統企業,也包括BAT等主流互聯網公司以及字節跳動、滴滴等“獨角獸”企業。在此類案件的審判中,法院堅持各類市場主體法律地位平等、權利保護平等和競爭機會平等的保護原則,依法化解各類市場經營主體之間的矛盾糾紛,推動形成平等有序、充滿活力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一方面,合理運用商標近似、商品類似、混淆可能性等彈性要件,保護品牌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加大對侵權者的懲治力度。其中,國際知名品牌“路易威登”商標權糾紛一案,是被刑事程序認定構成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後,商標權人以同一行為再次主張民事賠償,且被法院判決支持經濟損害賠償的案件。另一方面,在充分保護正當的合法權益的同時,海淀法院亦對惡意註冊、惡意搶佔等行為進行了有效回應,依法保護在先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近五年來,海淀法院還審理多起典型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既包括侵害商業秘密、商業詆譭、虛假宣傳等傳統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也包括大量新型網絡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涉及的爭議包括瀏覽器屏蔽廣告、輸入法劫持流量、數據抓取、視頻網站VIP帳號分時租賃等。在此類案件的審理中,法院嚴格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等規範,規制不正當競爭行為,為相關市場主體判斷其行為邊界提供裁判依據,也為互聯網企業進行正當合法的競爭提供有益指引,充分發揮了司法裁判對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維護和指引作用。其中,“脈脈”非法抓取使用微博用戶信息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對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網絡用戶信息的保護作出了指引,系全國首例涉及數據抓取引發的不正當競爭案件。

另外,法院還對新興領域和業態的知識產權保護做出風向標似的裁判,及時、有效回應了相關市場的司法需求。並且,作為知識產權“三合一”試點法院,海淀法院通過在刑事審判中引入民事審判關於技術事實查明等經驗,逐步彌合民刑審判思路的差異,實現刑民案件裁判尺度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