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持续涌入 少儿编程领域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资本持续涌入 少儿编程领域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在资本加持、政策指引下,近年来少儿编程日渐兴起,这会是一门缓解中年家长们“子女教育焦虑”的好生意吗?

少儿编程自2017年起受到PE/VC等资本关注,2018年资本持续涌入,该领域的投融资活动热度逐年递增。有统计显示,2018年共有34起少儿编程投资事件,投资总额近10亿元,数量相比于2017年增加79%,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紫牛基金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今年以来,在资本寒冬下,少儿编程教育市场依旧逆势“吸金”,多家企业宣布获得融资:编程猫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核桃编程”正式宣布团队已经于数月前完成了1.2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小码王宣布获得亿元规模B+轮融资。

然而分析人士提醒,当前少儿编程市场正处于启动期,这一时期资本投融资频繁,主要厂商也开始崭露头角,不过,市场今后发展也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师资匮乏、标准混乱、模式粗放是困扰少儿编程行业整体做大做强的关键问题。

资本持续涌入 少儿编程领域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少儿编程尚处教育市场“蓝海”

何为少儿编程?艾瑞咨询《中国少儿编程行业研究报告》指出,根据目前业界相关描述,少儿编程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孩子思维模式,解决问题逻辑等综合能力,与传统意义上的编程有很大区别。少儿编程教育并非高等教育那样学习如何写代码、编制应用程序,而是通过编程游戏启蒙、可视化图形编程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解难能力。

思维训练并不是一个新词。分析人士称,少儿编程是STEAM教育公认的一环,随着STEAM理念在国内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将目光聚焦于少儿编程。STEAM教育是集Science(科学)、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Mathematics(数学)多学科的综合教育理念,少儿编程教育即是提高少儿对多学科学习能力的教育方式之一。而与在线英语教育、传统学科辅导相比,少儿编程目前仍处于国内教育市场的“蓝海”。

而政策出台为少儿编程市场发展提供了指引。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显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题,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此外,教育部先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及《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部分省市也进一步探索编程在教育领域的实践。《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

资本涌入加速行业发展

不少教育机构紧跟市场需求,少儿编程应运而生。同时,在政策与资本加持下,少儿编程市场未来发展被看好,投融资热度较高,资本加码押注先发企业。

《中国少儿编程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0月,少儿编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0亿元至40亿元,用户规模约1550万人。市场对少儿编程行业态度普遍乐观,预计未来3年将保持交易规模上涨态势。

被PE/VC机构看好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少儿编程教育企业迎来了众多资本玩家。事实上,早在2014年就开始有少儿编程项目获得融资。2016年,少儿编程企业大幅增加,2017年年底,融资项目陡增达19个。到了2018年,少儿编程则迎来全面爆发。据大数据公司Analysys易观统计,2018年,仅上半年少儿编程领域便发生融资18起,已超过2016年、2017年两年融资活动的总和。2017年至2018年10月,少儿编程领域已披露的融资金额总数约为12.38亿元,其中,最大的前五笔融资金额便占据行业总融资金额的60.95%。

易观分析师认为,虽然少儿编程市场在2018年迎来融资顶峰,但融资轮次将逐渐后移,初创公司获得投资的机会正在变小。此外,一些发展较早的少儿编程企业获得的融资轮次提升过程,其发展模式将成为整个行业的经验与教训。

四大“痛点”亟需解决

在社会舆论、同辈压力、资本助推的刺激与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潜在用户关注到了少儿编程。那么,少儿编程行业未来发展能否如期迎来“东风”?

从目标消费群体看,易观万像分析显示,中国年轻一代父母普遍接受了较高水平的教育,并深受多元教育理念影响,对下一代教育的诉求不再局限于高分,而更注重对素质、思维、逻辑等较为抽象层面的训练与培养,这部分人有望成为少儿编程的目标消费群体。

艾瑞咨询认为,目前国内约1550万人的少儿编程用户仍处于很小的规模,渗透率在全国范围内仅为1.5%。在孩子参与少儿编程学习的家长之中,多数家长与孩子均为“兴趣+效果”复合导向,即孩子对少儿编程感兴趣会进行投资但也需要看到投资的效果,同时孩子获得学习效果转而促进孩子继续学习,但用户黏性及忠诚度不高。

虽然资本热闹布局且在2018年达到一个投融资小高峰,但少儿编程行业目前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产品、服务都尚且不成熟,在各个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综合多位分析人士的观点,少儿编程目前存在四大痛点。首先,编程教育目前还是“非刚需”教育类型,结果导向较弱;其次,师资匮乏,少儿编程不同于传统科目,需要从业人员是掌握编程与教学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少儿编程行业的人才供给不足;再次,课程同质化严重,行业缺乏统一权威的标准对照;最后,部分企业在产品和服务没有完善的前提下,盲目地追求数量而非质量,造成了少儿编程教育市场的乱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对于少儿编程教育机构的信任度。

面对当前行业痛点,分析人士建议,少儿编程企业亟待建立具备普遍可参考性的行业标准,同时,监管介入与市场理性的逐渐回归也要求少儿编程厂商聚焦教育本质,改变当前粗放的发展和运营模式,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下载金融时报客户端 看更多独家新闻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