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持續湧入 少兒編程領域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资本持续涌入 少儿编程领域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在資本加持、政策指引下,近年來少兒編程日漸興起,這會是一門緩解中年家長們“子女教育焦慮”的好生意嗎?

少兒編程自2017年起受到PE/VC等資本關注,2018年資本持續湧入,該領域的投融資活動熱度逐年遞增。有統計顯示,2018年共有34起少兒編程投資事件,投資總額近10億元,數量相比於2017年增加79%,投資方包括高瓴資本、紫牛基金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今年以來,在資本寒冬下,少兒編程教育市場依舊逆勢“吸金”,多家企業宣佈獲得融資:編程貓宣佈完成新一輪融資;“核桃編程”正式宣佈團隊已經於數月前完成了1.2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小碼王宣佈獲得億元規模B+輪融資。

然而分析人士提醒,當前少兒編程市場正處於啟動期,這一時期資本投融資頻繁,主要廠商也開始嶄露頭角,不過,市場今後發展也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師資匱乏、標準混亂、模式粗放是困擾少兒編程行業整體做大做強的關鍵問題。

资本持续涌入 少儿编程领域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少兒編程尚處教育市場“藍海”

何為少兒編程?艾瑞諮詢《中國少兒編程行業研究報告》指出,根據目前業界相關描述,少兒編程的核心理念是培養孩子思維模式,解決問題邏輯等綜合能力,與傳統意義上的編程有很大區別。少兒編程教育並非高等教育那樣學習如何寫代碼、編制應用程序,而是通過編程遊戲啟蒙、可視化圖形編程等課程,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和創新解難能力。

思維訓練並不是一個新詞。分析人士稱,少兒編程是STEAM教育公認的一環,隨著STEAM理念在國內的推廣,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將目光聚焦於少兒編程。STEAM教育是集Science(科學)、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Arts(藝術)、Mathematics(數學)多學科的綜合教育理念,少兒編程教育即是提高少兒對多學科學習能力的教育方式之一。而與在線英語教育、傳統學科輔導相比,少兒編程目前仍處於國內教育市場的“藍海”。

而政策出臺為少兒編程市場發展提供了指引。2017年,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顯示,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題,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編程教學軟件、遊戲的開發和推廣。此外,教育部先後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及《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部分省市也進一步探索編程在教育領域的實踐。《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提出,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空間”、跨學科學習(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應用。

資本湧入加速行業發展

不少教育機構緊跟市場需求,少兒編程應運而生。同時,在政策與資本加持下,少兒編程市場未來發展被看好,投融資熱度較高,資本加碼押注先發企業。

《中國少兒編程行業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0月,少兒編程行業市場規模約為30億元至40億元,用戶規模約1550萬人。市場對少兒編程行業態度普遍樂觀,預計未來3年將保持交易規模上漲態勢。

被PE/VC機構看好具有未來發展潛力的少兒編程教育企業迎來了眾多資本玩家。事實上,早在2014年就開始有少兒編程項目獲得融資。2016年,少兒編程企業大幅增加,2017年年底,融資項目陡增達19個。到了2018年,少兒編程則迎來全面爆發。據大數據公司Analysys易觀統計,2018年,僅上半年少兒編程領域便發生融資18起,已超過2016年、2017年兩年融資活動的總和。2017年至2018年10月,少兒編程領域已披露的融資金額總數約為12.38億元,其中,最大的前五筆融資金額便佔據行業總融資金額的60.95%。

易觀分析師認為,雖然少兒編程市場在2018年迎來融資頂峰,但融資輪次將逐漸後移,初創公司獲得投資的機會正在變小。此外,一些發展較早的少兒編程企業獲得的融資輪次提升過程,其發展模式將成為整個行業的經驗與教訓。

四大“痛點”亟需解決

在社會輿論、同輩壓力、資本助推的刺激與影響下,越來越多的潛在用戶關注到了少兒編程。那麼,少兒編程行業未來發展能否如期迎來“東風”?

從目標消費群體看,易觀萬像分析顯示,中國年輕一代父母普遍接受了較高水平的教育,並深受多元教育理念影響,對下一代教育的訴求不再侷限於高分,而更注重對素質、思維、邏輯等較為抽象層面的訓練與培養,這部分人有望成為少兒編程的目標消費群體。

艾瑞諮詢認為,目前國內約1550萬人的少兒編程用戶仍處於很小的規模,滲透率在全國範圍內僅為1.5%。在孩子參與少兒編程學習的家長之中,多數家長與孩子均為“興趣+效果”複合導向,即孩子對少兒編程感興趣會進行投資但也需要看到投資的效果,同時孩子獲得學習效果轉而促進孩子繼續學習,但用戶黏性及忠誠度不高。

雖然資本熱鬧佈局且在2018年達到一個投融資小高峰,但少兒編程行業目前仍處於發展起步階段,產品、服務都尚且不成熟,在各個方面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綜合多位分析人士的觀點,少兒編程目前存在四大痛點。首先,編程教育目前還是“非剛需”教育類型,結果導向較弱;其次,師資匱乏,少兒編程不同於傳統科目,需要從業人員是掌握編程與教學的複合型人才,目前少兒編程行業的人才供給不足;再次,課程同質化嚴重,行業缺乏統一權威的標準對照;最後,部分企業在產品和服務沒有完善的前提下,盲目地追求數量而非質量,造成了少兒編程教育市場的亂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對於少兒編程教育機構的信任度。

面對當前行業痛點,分析人士建議,少兒編程企業亟待建立具備普遍可參考性的行業標準,同時,監管介入與市場理性的逐漸迴歸也要求少兒編程廠商聚焦教育本質,改變當前粗放的發展和運營模式,滿足用戶個性化的教育需求。

郵箱:[email protected]

下載金融時報客戶端 看更多獨家新聞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