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量惊人的清廷大臣

食量惊人的清廷大臣

清代康熙年间,尚书徐健庵以食量惊人闻名京师,他做京官几十年,食量没有人能胜过他。据《清稗类钞》记载,徐每早入朝,食饽饽50个、黄雀50只、鸡蛋50个酒十壶,可保一日不饥。他即将退休时,众门生凑钱为他送行,说将招待他醉饱一日。那一天,门生们在徐健庵座后设空心铜人一个,凡给徐进一酒,亦给铜人腹中倒入食物,铜人一再倒换,而徐健庵健睒仍如旧,仿佛肚子没有底似的,还继续进食。

食量惊人的清廷大臣

清乾隆年间,食量惊人的首推大臣曹秀先,次则达香圃。人言曹的肚皮宽松,常摺一二叠,以带束之,饱则依次放摺。每逢清帝赐肉,王公大臣们各取熟羊腿一只后,剩下的全归曹,轿箱装得满满。曹坐在轿中,取羊腿置以扶手上,以刀切之而食。至家中,则轿箱中之羊腿已全部吃完。故曹秀先给清帝的奏折中有“微臣善于吃肉”之句表白。达香围每天除常日膳食之外,还要吃火腿、肥鸭油鸡双份。有时市场上无猪肉,厨师便买牛肉四五斤烧熟,供他一饱。每逢生日,亲朋好友馈赠颇多,但只取烧鸡若干切好方块,放入新簸箕中,与众宴坐,以手取食,为之一快。

同朝的还有侍郎吴白华,与人比赛吃饭,一次竟吃36碗;侍郎铁冶亭外放两江总督,一次饮绍酒200杯,烧酒200杯,人称“铁酒缸”。

清未民初杭州人徐珂编撰《清稗类钞》一书时,称上述人士非常人可比,故归入“异禀”一类。

食量惊人的清廷大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