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國古代陶豬發展,第10張圖揭露了古代富人不吃豬的原因


01.新石器時代 陶豬。 史前人類還是很萌的,塑造的豬雖然線條簡單,但是萌萌噠。難道那時候已經養寵物豬了。

02.新石器河姆渡文化。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陶豬,這是一隻刻畫在陶缽表面的全形豬的形態,以古樸的手法再現了當時馴養的猶帶野性的家豬的形象,刻劃簡練,線條流暢,身體線條和圖案的描繪具有強烈的裝飾效果。

03.新石器時代。北京市平谷韓莊鄉上宅遺址出土的這件距今約7000年的紅陶豬頭長8釐米,豬的頭形瘦長,雙耳較小而向後背攏,嘴較長,雙眼前視,嘴部拱起,兩側刻出獠牙。這一件新石器時代的豬頭形象與現在家豬的模樣還有很大的差距,仍然是在馴化中的野豬樣貌:頭很瘦,嘴尖細,長長的兩隻獠牙伸出嘴角,鋒利堅銳。


04.漢 綠釉陶豬。漢代豬的形象開始豐富起來,造型也較為多樣,這一時期仍然以陶豬為常見,並多施以低溫釉,以綠釉為多。綠釉陶豬形態兇猛,嘴尖牙利,雙耳直立向前,雙眼圓睜,背部有堅硬的鬃毛,尾巴盤在臀部,四肢粗短而有力,身形瘦勁,塑造出極富野性而蓄勢待發的狀態。

05.東漢 灰陶豬。灰陶豬則完全是另外一種面貌了,可以看出已經是十分溫順的家豬的樣子了:身形肥碩,雙耳向左右兩側下垂,雙眼微睜,一副懶散舒適的樣態。

06. 東漢 紅陶豬。紅陶豬的樣子則介於前面兩者之間,雖然身形肥碩,但仍能表現出瘦削矯健的感覺,尤其是豬嘴尖而上翹,雙目有神,背部隆起,整體線條流暢,起伏有致,體現出了造型的美感。在較為寫實的豬之外,我們還能看到較為可愛而呆萌造型的。

07.唐 黃釉陶豬 。陶瓷豬以立體造型為多,而平面描繪的陶瓷豬形象則見於陶瓷器物表面的刻劃和彩繪。

08.北朝 陶臥豬。

09.北朝 灰陶子母豬。子母豬的形象在北朝則較為多見,而且是表現母豬哺乳小豬的形象,反映出生活中豬的日常狀態之一,是非常寫實的表現手法。

10.東漢 紅陶 廁所豬圈。東漢的豬圈,上面拉屎,下面養豬,這豬的衛生實在太髒,味道特別臊,所以富人都不吃。

11 .東漢 綠釉陶豬圈與廁所。東漢時期,豬的形態更多地體現出了與人類家居的親密關係,表現在陶塑上就是將豬放在住家旁邊的豬圈中,或者與廁所一體塑造。

12.東漢 陶豬圈。這豬圈較為忠實地反映當時現實生活的面貌。

13.東漢 綠釉陶豬圈。這陶豬圈,豬作為其中的一個元素常常表現較為誇張,豬作為主體來呈現,往往體積較大,與豬圈或者廁所的體積往往不成比例。

14.三國 青釉豬舍。三國時期的青瓷豬圈表現得十分生動,圈中不僅僅是一隻豬了,更增加了豬仔的樣子,母豬、小豬其樂融融。

15.漢 庖廚俑。以豬肉為食的圖像在古代陶塑的庖廚俑中常常可以見到。庖廚俑在漢代墓葬中廣泛存在,表示墓主人生前所曾享用的廚俑烹調的情景。這尊出土於成都的漢代庖廚俑採用高度寫實的手法塑造,滿面笑容,身前的案上擺放著已經拆解的狗肉、豬肉,尤其豬頭刻畫細緻,表現到位,反映了豬作為漢代人家食物待烹調前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