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宁烧伤家庭获社会各界关爱 年近九旬的老先生捐款1万元,84岁的退休医生去家里免费治疗

抚宁烧伤家庭获社会各界关爱 年近九旬的老先生捐款1万元,84岁的退休医生去家里免费治疗

宋医生为张亮的母亲上药。

抚宁烧伤家庭获社会各界关爱 年近九旬的老先生捐款1万元,84岁的退休医生去家里免费治疗

记者将爱心市民的捐款交给张亮。记者 杨宽 摄

记者周磊

4月19日,这一天是28岁的张亮人生中最温暖的一天。他收到年近九旬的爱心市民捐的1万元爱心款。84岁的退休外科医生宋玉阁也带着治疗烫伤的药膏专程从山海关赶到他家免费为他母亲治疗。

4月17日本报3版以《谁能帮我救救妈妈?》为题报道了抚宁区下庄村小伙张亮家中遭遇变故一事,他母亲烧火做饭时癫痫发作,全身大面积三度烧伤,家庭无力承担30多万元的医药费。

稿件见报后,市民如火的爱心温暖着张亮一家。山海关区的宋思洁给本报新闻热线打来电话,她说,父亲宋玉阁是山海关人民医院退休的外科医生,有多年临床经验,他研制的治疗烫伤的药膏效果不错,想免费给张亮母亲做治疗。

4月18日上午,本报编辑部来了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先生,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随身带着前一天的晚报,是特意来为张亮母亲捐款的。当他掏出捆扎好的1万元现金时,采编大厅的编辑记者都被这份沉甸甸的爱感动了。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人说,这1万元是刚从银行取的,“这孩子孝顺,我喜欢孝顺的孩子,想帮帮他。”老人委托记者将这笔钱转交给张亮。

4月19日上午,记者带着爱心款与84岁的宋玉阁和其女儿一同赶往张亮家中。17日,父女俩就去过张亮家,并为张亮母亲涂抹了治烫伤的膏药,这次是去换药的。

上午9点半,记者赶到时,村医朱文涛刚给张亮母亲扎上液。她的情况比记者上次来好多了,围着被子坐在炕上,见人也知道搭话了。

宋玉阁父女一进屋就忙碌开了,剪纱布、抹膏药再敷到各个伤处包扎好,整个换药过程持续了20多分钟,父女俩忙得满头大汗。

“身上的伤不打紧了,胳膊和手最严重。”宋玉阁说,病人手臂是环状烧伤,左手大拇指和小指碳化了,很可能保不住,但他会尽全力为她医治。

这十多天,村医朱文涛每天过来为病人输液。平日里,他诊治的都是头疼脑热的小毛病,没治过这么严重的病人,自己也承担了很大风险。“这一家子太难了,乡里乡亲的哪能见死不救,有多大力尽多大力吧。”让朱文涛感到庆幸的是,病人没发烧,危险期已经过去了。

听说宋玉阁父女还要倒两趟公交车回山海关,张亮很不落忍,“大爷这么大岁数了,为我妈的事儿一趟趟地跑,真不知道咋谢人家。”

“ 我们跑得勤点没啥,多换几次药,你妈能好得快点。”宋思洁劝慰张亮,其实她没说,年迈的父亲禁不住奔波,上次回去后,在家躺半天才缓过神来,“和他说这个干啥,孩子心里还有负担。”宋思洁说,周日她还要陪父亲过来换药,直到张亮母亲好转为止。

随后,记者将1万元爱心款转交给张亮,张亮给捐款的老人打去电话表达了谢意,“等我妈好了,我回市里上班,肯定要当面和大爷道谢。”

19日下午3点多,70岁的赵女士来到本报编辑部,给张亮家送来200元捐款。听说记者刚从他家回来,她关切地询问情况,听说病情好转,她很欣慰,记者让她留个姓名,她拒绝了,“不想让孩子有太多压力,钱不多,就是一份心意。”

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的工作人员也和记者取得了联系,他们也在关心着张亮一家,“这两天,镇民政所也过来人看望了。”张亮说,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他家的关心,他特别感激,通过报纸感谢所有好心人,“等我妈好了,我会好好工作,回报大家的恩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