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藥業償債近百億 債務違約論不攻自破?

作者 : 聞亦非

隨著2019年的第三次債券償還完畢,做空者放風康美藥業將和康得新一樣發生債券違約的傳聞,被這則還本付息的公告一擊而破。

4月22日,康美藥業發行的2018年度第二期短期債券(簡稱18康美CP002)如期兌付,兌付本息20.056億元。本期債券發行規模20億元,票面利率5.28%,期限1年。

康美藥業償債近百億  債務違約論不攻自破?

結合此前康美藥業2018年度第一期短期債券(簡稱18康美CP001)3月26日如期兌付, 2018年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於1月30日按期兌付,康美藥業“15康美債”利息金額1.2792億元於1月24日兌付,以及去年12月3日15億元和12月11日15億元短期融資債券已經兌付完畢,康美藥業在經歷被做空導致股價大跌以來的6個月內,一鼓作氣如期履約償還95.4806億元債券。

康美藥業償債近百億  債務違約論不攻自破?

當前中醫藥行業面臨著背景強大且手法多元化的做空力量,其一直對中藥龍頭上市公司的質疑不絕於耳,尤其是在金融去槓桿,民營中藥上市公司股票質押率較高的背景下,用財務質疑的方式去做空康美藥業,不僅能夠逼迫康美藥業疲於應對,還能干擾康美藥業在中藥標準化和中醫藥全產業鏈佈局的推進速度。

不過,無論是如期償債,還是出售廣發基金,2019年康美藥業公司發展戰略聚焦在中醫藥大健康產業,並在未來的長期戰略規劃中,確定了公司將實現由傳統型中醫藥製造企業向精準服務型中醫藥大健康企業轉型。作為一家致力於中藥標準化達30年的中藥飲片巨頭,康美藥業繼續堅守主業的做法,無疑是對空方力量的最好回擊。

千億債券違約大軍不斷擴容

2018年,在民企接連違約的大環境下,康美藥業無疑是那個“被違約”的無辜者。

從2018年至今,至少超過20家上市公司發生了債務違約,包括但不限於神霧環保、華塑控股、千山藥機、中弘股份、安泰集團、ST凱迪、ST海潤、ST百特、ST中安、ST保千、富貴鳥、中弘退、盛運環保、雛鷹農牧、華業資本、宏圖高科、康得新、銀億股份、印紀傳媒、利源精製、金鴻控股、永泰能源、天寶食品。

這些上市公司也因債務違約問題,股價被腰斬,諸多投資者損失慘重。比如印紀傳媒2018年全年股價累計跌幅高達78.33%;多次債券違約的*ST凱迪全年股價下跌75.75%;永泰能源全年股價下跌60.12%。

根據Wind資訊數據,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共計308只債券(包括金融債、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證券、定向工具及其他)發生違約事件,其中,2018年違約債券119只,如果按發行規模統計,債券違約規模達到1166.51億元。

事實上,無論是數量抑或金額,2018年債券違約都達到了此前四年(2014年~2017年)的總和,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激進的擴張策略疊加金融去槓桿成為企業違約最普遍的原因,而2019年仍有大量債券到期,信用債市場隱憂猶存。

另外,自2014年以來,還有37只由地方國企發行的債券、20只由央企發行的債券發生違約。2018年8月24日,美蘭機場未將“17美蘭機場SCP002”的本息轉至應收固定收益產品付息兌付資金賬戶。

康美百億兌付擊破違約傳聞

與上述20餘家民營上市公司,以及其他違約的國企相比,康美藥業已經連續六次如期兌付完畢,在頻頻爆雷債券違約的當下資本市場,這種按時履約的行為難能可貴。

康美藥業償還近百億元的債務,不僅打消了投資者們的疑慮,而且在遭遇市值巨大滑坡,控股股東面臨股票質押平倉危機的危急時刻,依然堅持做強中藥主業,瘦身健體積極剝離非主營業務,繼續推進打造中醫藥全產業鏈的“智慧+”大健康產業平臺。

康美藥業一系列舉措,也給資本市場投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在A股重回3000點的慢牛行情下,康美藥業股價逐漸回暖,從2月至今漲幅已接近翻倍,跑贏大盤和醫藥股。

不過,把時間再倒回半年前,資本市場當中的做空者對康美藥業的違約質疑可是不絕於耳。2018年7月31日,財聯社首發《康美藥業財報疑雲:利息支出超12億 賬上360億現金只是擺設?》(以下簡稱《康美藥業財報疑雲》)。該文章從“財務費用快速攀升:年利息支出超12億”、“155億存貨給業績埋雷?生物性資產不確定性較大”、“政策支持下的行業現狀:中藥飲片質量令人擔憂”三個角度分別質疑了康美藥業的財報。

去年,隨著康美藥業的股價持續暴跌,國內也陸續出現了將康美與其他債務違約上市公司進行對比的文章。比如在《康美,下一個貴人鳥》、《A股二康:康美藥業、康得新的巨世驚雷》等文章當中,康美藥業陸續被與貴人鳥、輝山乳業、康得新等已經發生債務違約的上市公司進行對比。

康美藥業償債近百億  債務違約論不攻自破?

康美藥業償債近百億  債務違約論不攻自破?

隨著康美藥業的百億債券如期兌付,康美藥業的市值和股價也進行了快速的攀升之旅,當前康美藥業的市值已經迴歸到了股價暴跌前的一半以上,市值最高層反彈到600億元左右。

反觀另外幾個類比參考上市公司,貴人鳥當前的市值僅相當於2015年股價最高峰的1/10左右,即便是比起債務違約暴跌前的市值和股價,截至4月22日期市值也已經縮水了70%以上,康得新當前的市值則仍是債務違約暴跌前市值的70%左右。

因此,康美藥業用百億債務如期償還,以及市值快速回升的方式,有力回擊了做空者的債務違約論質疑。

當下,對於資本市場做空力量來說,他們最終的目標就是要阻礙或遲滯中藥標準化進程。此前雲南白藥、同仁堂等都已經接連遭到做空,尤其是這些老字號中藥企業由於自身保密配方或者中藥材原產地控制的問題,使得老字號企業們有苦難言。如今隨著康美藥業中藥標準化的快速推進,未來中醫藥質量安全將會帶來更大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