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团泽“黄金芽”覆满山头,绿了荒坡,富了农家!

好山好水出好茶,一芽一叶吐芳华。

位于汇川区东部的团泽镇,山势连绵起伏,9条河流交错全境,全年日照时长达1114.7小时,平均湿度达82%……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为这里的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遵义团泽“黄金芽”覆满山头,绿了荒坡,富了农家!

暖春四月,正是春茶上市的好时节。

记者走进团泽镇和平村黄金茶种植基地,只见群山环抱中,一片片黄金茶枝芽伸展,阳光照耀下,泛着“金光”。

遵义团泽“黄金芽”覆满山头,绿了荒坡,富了农家!

坡上、山脚,约200名茶农身背茶篓,在茶林间弯着腰,谈笑间,便手脚麻利地将“黄金芽”一一采摘入篓。记者发现,其中95%的茶农均是妇女。

遵义团泽“黄金芽”覆满山头,绿了荒坡,富了农家!

眼前这位笑容满面的茶农,名叫姚修琴,家住团泽镇凤山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家就靠种玉米、养猪过日子,忙了一年,还是荷包空空,一直挣不着钱,就成了村里的贫困户。”姚修琴说,以前,很多村民因为贫困,纷纷外出务工,她为了照顾孩子和老人,不得已继续在家务农。

遵义团泽“黄金芽”覆满山头,绿了荒坡,富了农家!


遵义团泽“黄金芽”覆满山头,绿了荒坡,富了农家!

因为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大部分土地撂荒。茶农们所处的这片茶林,也曾是撂荒5年的荒坡。直到2015年,村民何吉端返乡创业,经多番考察,确定团泽镇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适宜种植黄金茶后,从100余户农民手中流转了这片荒坡进行开垦,发展黄金茶产业。

如今,漫山遍野的黄金茶长势正旺。

“我们从3月29日开始采茶,截至目前,已经采了3000斤鲜茶叶,卖了60万元。预计今年可采茶叶5000斤以上,实现收入超100万元。”谈及今年黄金茶的产值,基地负责人何吉端信心满怀。

荒坡经有效利用,变成了“金山”,还带动当地200余村民增收,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和支撑。

“我在这里采茶离家近,可以照顾家人,每天采茶收入100元以上,着实帮我家减轻了大部分的经济负担。”在家门口打工,有了“高薪”,姚修琴打心眼里觉得高兴。

同样,在团泽镇木杨村,一垅垅茶林呈阶梯状覆满山头,绿意盎然。

经了解,这片茶林是木杨村村支两委于2015年引进遵义市天宇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为当地村民免费提供茶苗、技术、销售等手段,以“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村里100户村民抱团发展红茶产业。

遵义团泽“黄金芽”覆满山头,绿了荒坡,富了农家!

“合作社种茶300亩,100户村民种茶208亩。”遵义市天宇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潘榧告诉记者,今年是茶树生长期第4年,预计可采茶叶1万斤,实现总产值70万元,将带动种植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据悉,木杨村辖1233户5191人,大部分村民一直散居在山坡上。以前,村民们利用坡耕地种植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经济收入低。今年,看到红茶产业效益良好,还能带动村民增收,木杨村两委决定继续扩增茶树种植面积。

遵义团泽“黄金芽”覆满山头,绿了荒坡,富了农家!

“下一步,村里计划以目前的红茶种植基地为示范,引领其他村民组一同发展,力争打造3000亩茶叶基地,从而带动全村38户贫困户稳步脱贫。”木杨村党总支书记廖正元说。

近年来,汇川区团泽镇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借助海拔高、纬度低、日照时间长等地理环境优势,采取“大户示范带动”与“股份合作抱团发展”模式,利用坡耕地、荒山等种植黄金茶、红茶,让荒山变“金山”,茶叶成为了助农增收致富的“金叶子”,走出了一条“以茶促增收、以茶助脱贫、以茶保生态”的发展新路子。

目前,团泽镇种植茶树总面积达5000亩,覆盖农民1050户4160人,今年预计实现总产值1000 万元,将带动12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遵义团泽“黄金芽”覆满山头,绿了荒坡,富了农家!

“我镇会继续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借助生态环境优势,重点发展经济效益高的规模茶产业,明年力争种植茶面积到1万亩,覆盖全镇1200余户贫困户,助力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汇川区团泽镇副镇长何光伟说。


来源:聚焦汇川、特约记者:兰永明、记者:熊思豪 周旭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