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脱贫难度大 西平县焦庄乡技志双扶出新招

特困脱贫难度大 西平县焦庄乡技志双扶出新招

映象网驻马店讯(记者 杨晓 实习生 冯占华 通讯员 静会恒)每天,西平县焦庄乡焦庄村委大院中,杨桂枝(82岁)、 孙贺英(77岁)两位老人早上8点都会到村委会议室“签到”,随后又会有16名贫困户先后“签到”,并开始一天的工作。

在村委会议室内,没有工厂流水线的快速、繁忙,也没有街边墙头的那种闲散、慵懒,有的只是你干我帮、全力以赴的努力和较真。是什么让他们主动走出家门不再坐等帮扶脱贫?是什么让他们始终在脸上洋溢着劳动增收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因病、因残等特殊贫困群体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但面对无劳动力、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的贫困人口,部分还是行动不变或迟缓的老年人、残疾人,如何帮他们实现自我脱贫,成为摆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人员的一道难题。

特困脱贫难度大 西平县焦庄乡技志双扶出新招

西平县焦庄乡焦庄村是非贫困县中最普通的一个非贫困村,在没有专项扶贫项目资金支持和贫困村优惠政策的情况下,驻村第一书记高景华和村支部书记焦鹏不等不靠,在西平县扶贫办、焦庄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村超过80%的贫困人口都不是普通劳动力、老弱病残人口较多的情况下,二位书记多次到西平县产业集聚区服装和电子产品加工企业考察、沟通、协调,最终争取到某电子厂产品的组装加工。

为了确保加工质量,县扶贫办、焦庄乡积极协调,安排村劳保协管员贾连红进入该电子产品加工厂参加了为期10天的正式培训,之后在村委会议室对有部分劳动力、有意愿参加的贫困户进行手把手培训,同时由各组技术能手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

目前,焦庄村21户贫困户中有18名贫困人员参与了电子产品加工,根据他们各自的身体状况,分成了电池切割组、电池安装组和胶粘组三个小组,各组推荐一名技术能手任组长,每天可产小电子产品8000件,人均日收入可达到15元以上。

特困脱贫难度大 西平县焦庄乡技志双扶出新招

贫困户杨桂枝老人经常开心的说,“从开始干这个活,我一个80多岁的老太婆还能靠自己双手挣钱,现在再也不感觉自己是负担了。更重要的是,不管挣钱多少,我有事可做,有人作伴,这比啥都强,干好了乡里还奖钱,村里爱心超市还奖购物卡,买个东西省钱多了。”

贫困户刘志民听说村内建立了爱心超市,坐等村里给他送东西,但是左等右等却再没有人像原来那样定期给他送慰问来。当他得知爱心超市内的东西需要积分兑换,再看到村内贫困户都在积极打扫庭院,主动参与村内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一个个都得到了积分,换到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他再也坐不住了,主动把自己家中整理的干干净净,让驻村第一书记高景华来检查,后来又积极参加到了村内保洁队伍,得到保洁工资和积分的他,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与以前也大不一样了,他也开始在村内宣传脱贫攻坚等党的好政策。2018年底,村脱贫责任组考虑到他脱贫不稳定的情况,没有对他进行脱贫评议。但他却多次找到村脱贫责任组要求脱贫,经过驻村第一书记高景华的多次讲解、谈心,他不再坚持,他对高书记动情的说,我再也不要过原来那个穷日子了,2019年我得好好加把劲的干,坚决摘掉这个穷帽子。

特困脱贫难度大 西平县焦庄乡技志双扶出新招

杨桂枝老人和孙贺英说的奖励和购物卡,是县扶贫办和焦庄乡党委政府为了提高贫困户参与的积极性,也为了鼓励贫困户自我脱贫,出台了外出务工奖励、建立了爱心超市,对务工收入按照20%的比例进行奖补,焦庄乡已在王老庄村推广了焦庄村的电子加工项目,为参与到其中的3名贫困人员发放务工奖补资金;对积极参与村容户貌整治、自我发展生产奖励积分,积分可用来置换购物卡,在村内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是党中央的庄严承诺。西平县焦庄乡焦庄村没有对特殊贫困群体发展的困难退缩,也没有被资金、项目不足面临的困难吓跑,他们积极探索、敢于担当,联系当地特色与优势,带领贫困户发展小电子加工,走出了一条扶贫与扶技、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的贫困户自主脱贫新路子。

(驻马店新闻热线:0396—35 99908,传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