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依法治校將出標準:違反師德“一票否決”

師德考核結果與教師資格、職務(職稱)評審、崗位聘用、教師獎懲制度掛鉤;嚴重違反師德行為表現作為教師評聘的“一票否決”性指標;學生在校期間,對校園實行封閉化管理……目前,北京市中小學依法治校工作基本準則徵求意見啟動,從4方面為依法治校定規矩。

值得一提的是,依法治校還將與學生們的成績“掛鉤”。比如,要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將法治意識、法律素養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體現;初中綜合實踐活動也應包含法治教育實踐的內容。而今年,初中綜合實踐分首次納入中考校額到校招生的錄取成績。

學生應參與學校民主管理

《北京市中小學依法治校工作基本標準(徵求意見稿)》中提到,學校每年至少對照現行法律法規、學校章程和上級文件,對校內規章制度進行一次梳理,不一致的能及時修訂或廢止,清理結果能通過學校網站、公示欄等有效方式及時公佈。同時,要建立有學校領導、普通教師(學生)、家長代表、社區工作人員、法律顧問等人員參加的校務議事會及對學校涉學生權益變化討論建議的議事制度,每半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有會議紀要或記錄,相關建議能被學校尊重。

徵求意見中,學生一詞的出現率較高。比如要建立有學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渠道,建立有激發和保護學生愛校建校積極性的舉措。中等學校有組織健全、活動經常、制度完善的學生組織,定期召開學生代表大會;學校處理涉及學生利益問題時,學生能夠參與管理,發表意見。

學生欺凌防治專題教育定期舉行

徵求意見中提到,對違反師德的行為與表現能夠依法處理,對教師利用自身職權謀取不當利益、實施非法侵害的行為能夠堅決懲處。學校要有明確的師德考核辦法和師德監督體系,師德考核結果與教師資格、職務(職稱)評審、崗位聘用、教師獎懲制度掛鉤;將嚴重違反師德行為表現作為教師評聘的“一票否決”性指標。另外,學校要建立有教師學術研究及保護、監督相關機制,且能認真實施、嚴格遵循。

教育教學、考試評價依據課程標準進行,不超標搶跑教學;無任何對學生進行分類和實施區別對待的制度管理措施和手段,杜絕體罰、人格侮辱等侵害學生基本權利的教育方式;建立有欺凌事件防範及應急處置體制機制,能夠定期進行學生欺凌防治專題教育,建立併發揮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作用……一系列校園熱點話題均被寫入徵求意見稿,其中還明確“堅持管理為教育服務,給予學生懲戒不單純以懲罰為目的,不把學校自身的管理問題轉化為加強對學生的懲處,無有辱學生人格和剝奪學生人身自由等基本權利的管理方式,無開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行為”。

除了與家委會定期溝通,學校還應與社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藉助社會資源和力量,改善學校周邊環境。

每所學校至少配1名專職安保

徵求意見中提到,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將法治意識、法律素養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體現;初中綜合實踐活動包含法治教育實踐的內容。同時,針對重要和新出臺的教育法律法規能夠實現教師全員培訓;《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均參加過專門的法治培訓,至少有1名教師接受了100學時以上的系統法律知識培訓,能夠承擔法治教育教學任務,協助解決學校相關法律問題。

學生在校期間,對校園實行封閉化管理,並根據條件在校門口設置硬質防衝撞設施,阻止人員、車輛等非法進入校園。徵求意見中明確,除學生人數較少的學校外,每所學校應當至少有1名專職安全保衛人員或者受過專門培訓的安全管理人員。僱用的安保人員,至少有1名參加過應急防護及應急救援培訓,並取得資格證書。

校園主要區域要安裝視頻圖像採集裝置且維護保養完好,有條件的安裝周界報警裝置和一鍵報警系統,做到公共區域無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