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從小是個放牛娃,沒有上過學,為何能寫出那麼多的詩詞作品,誰教他的?

祥子談歷史


孩子,家貧如洗不是你吃喝等死的理由,這個世界有一種學習叫做:持續學習。小朱同志從小家貧如洗,父母早亡,兄弟姊妹中也有被餓死的,這樣的人就是塵埃一樣的存在,可不代表這孩子不會求教啊。

在做小和尚,四處化緣流浪的過程中,總得會幾句佛號、佛經吧,否則人家憑什麼給你飯食?就因為你是個禿子?朱同志不時地會碰到高人,比如私塾先生、不第舉子、評書藝人甚至是賬房先生、測字先生等等,這些都是天然的教師,只要你肯虛心求教、誠心求教。人都有好為人師的一面,遇到討人喜歡的小和尚,教他認幾個字,很有成就感哦!

在加入郭子興的義軍過程中,他更加好學,勇敢戰鬥,認真砍人,仗義疏財,從來不會因為自己的出身而煩惱,大家都是赤貧,沒什麼高低貴賤,後來娶了馬娘娘,這可是個自幼聰明,能詩會畫,尤善史書,性格也頗倔強的女中豪傑,晚上業餘教小朱同志識文斷字,難道是罪惡滔天、不合禮教的事情麼?

隨著事業的發展,更多有知識、有文化的高人加入了義軍,佩服朱元璋的人品,主動靠攏,朱同志更加勤勉學習了,他不似劉邦那樣子地鄙視儒生,而是禮敬有加,李善長、劉伯溫等等都是他的良師益友,有這樣的人做老師,自己又好學,能不進步麼?


真不知道題主抱定人家小朱沒上過學就鐵定沒有文化的思維,是突出自己出身高貴還是特有所指?諸葛小村姑曰:人出身貧寒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學習的願望和勇氣。



諸葛小村姑


朱元璋從小就是放牛玩,沒上過學,為什麼後期能夠寫那麼多詩詞,其實朱元璋雖然沒有條件上學,但是其一直未放棄學習。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未起義之前,朱元璋在地主家放牛的時候,和徐達是好朋友,徐達上私塾,朱元璋經常在私塾窗外偷聽偷學,而且還讓徐達給其講解,雖然學的不多,但是其畢竟有所收穫。



2. 在朱元璋四處流浪要飯再次回到皇覺寺這個期間,其從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後折向西進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陽,又往北走到汝州、陳州等地,東經鹿邑、亳州,看過了各地的風土人情,見了世面,開拓了視野。



3.在其參軍階段,其在郭子興手下,其是一個有心的人,知道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在郭子興帳下他是一個有心人,有目的的學習和識字,掌握了基本的文字。

朱元璋墨跡

4.建立政權之後,其已經是國家的一把手,如何能夠治理好一個國家,要求皇帝必須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這對於朱元璋是一個軟肋。朱元璋開始了他的重點求學之路,其安排專治大臣給他傳授知識,並專門組織進行學習討論。同時,朱元璋在處理公務之後,其將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學習,其“戴星而期,夜分方寢”,其為了讀書而日晏忘餐。其請的大臣都是最有才有德的,佔據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正是因為自己吃了沒有文化的虧,所以朱元璋特別注重教育,其將教育納入地方官的考核內容,而且是一票否決的。同時其對國子學的要求很高,這都說明其對文化教育的重視。



《先天聰明,後天勤奮》——人們習慣稱朱元璋這般奪取天下、改朝換代的第一代國君為開國帝王。自秦始皇至清未,中國的開國皇帝近六十位。歷史上的開國皇帝多具有雄才大略和過人膽識,他們有著併吞八荒的開闊胸襟、囊括宇宙的豪情壯志以及天下捨我其誰的雄心霸氣,這使其信筆塗鴉的詩文不似一般文人墨客的精雕細琢、哀婉纏綿,文中顯露的“王者之氣”也非一般守成繼業之君可比。

歷代開國帝王的文學作為與其出身關聯緊密,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出身於公侯將相之門,在未成帝業之前,或由於軍功顯赫而手握重權,或由於世襲爵位而榮耀在身,這些人大都從小受過詩書薰染,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如齊高帝蕭道成、隋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元世祖忽必烈等人。他們想援筆賦詩,殊非難事。這些貴族出身的開國帝王一旦為文,多是一流作家,如魏武帝曹操和梁武帝蕭衍,他們雅好詩文,文名遠播。

朱元璋《大軍帖》

另一類是出身下層平民,“崛起布衣”,如漢高祖劉邦、宋武帝劉裕、陳高祖陳霸先、明太祖朱元璋等人。這些人出身貧苦,幼年失教,不要說寫詩作文,就連讀書識字都很困難。然而迫於形勢需要,其中多數人經過不斷學習,提高了文化水平,不僅能夠吟詩作賦,而且鑑賞能力很高。 朱元璋有著從乞丐遊僧到開國帝王的傳奇經歷,其成功人生多受益於勤奮刻苦、博洽深思的自學能力,清人趙翼雲:“明祖以遊丐起事,目不知書,然其後文學明達,博通古今,……此固其聰明天稟,然亦勤於學問所致。”憑著勤學好問,少年時期目不識丁的朱元璋後來竟成為軍事、政治、儒學、文學等方面的專家。

朱元璋青少年時期忍飢挨餓、顛沛流離,中年馳騁沙場、出生入死,晚年勤政愛民、日理萬機。如履薄冰、殫精竭慮、銳意進取的人生經歷賦予他非凡的求真務實、拼搏進取精神,也孕育其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個性。朱元璋逆境成才、積極進取思想為他接受儒家思想打下了堅實基礎。朱元璋後來不斷與陶安、宋濂等儒生打交道,目讀孔孟之書,耳聞“內聖外王”之道,儒家思想逐漸主宰其人生觀、世界觀。

朱元璋稱帝后,更是大興儒學教育,規定天下儒生的首要職責是研讀《四書》、《五經》。還令儒臣將《尚書》之《洪範》篇和《無逸》篇刻寫在殿壁,供自己朝夕觀覽,並親為《洪範》作注。由於朱元璋行武出身,性格豪放,加之胸懷大志,激情滿懷,因此詩文難掩“王者之氣”,洋溢著爭奪天下的狂氣、一統天下的霸氣、感召天下的雅氣、心憂天下的怨氣,彰顯浩蕩激越的開國創業氣象,遠非一般守成繼業之君(如:乾隆)以及凡夫俗子的詩作可比。

朱元璋《詠菊花》:“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


朱元璋《不惹庵示僧》:“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山僧不識英雄漢,只管嘵嘵問姓名。”飽含傲視萬物、併吞天下、為我獨尊的狂氣。”

朱元璋《賜都督僉事楊文廣徵南》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懸秋水呂虔刀。雷鳴甲冑乾坤靜,風動旌旗日月高。世上麒麟真有種,穴中螻蟻竟何逃。大標銅柱歸來日,庭院春深聽伯勞。”

乾隆畫像

乾隆《虎神槍記》:“何物令朕心歡暢,第一要數大火槍;瞄準小鹿扣扳機,獵物倒地收穫忙。”


秋姨講歷史


凡是非凡的人物,除了從孃胎裡帶來的非同一般的天資外,還有後天很高於人的意志力。

朱元璋從小是很窮,但不能代表他就是個糊塗蟲。龍非池中物,終有沖天時。小朱投奔了郭子興之後,受到了郭的賞識,他聰敏的腦袋意識到自己將要從此改變命運,世界要重寫歷史了。於是很注意修身的事情,因為修身是齊家的基礎,齊家是治國的開端,治國才能有平天下的機會。他和郭子學認字學本領;後來,娶了郭子興的養女馬氏,成了家,又和馬大腳馬氏學習。聰明又有志向學,沒辦法,學而會,會而精。後來當了皇帝后自然會批閱奏摺了,萬幾在唸,百務盈心,左右逢源,如魚得水。

傳說,朱元璋舉行登基大典的那個早上,聽到了公雞打鳴,心裡很是感慨。他覺得自己半生辛酸與勞碌,終於有了回報,好像人生的黑夜終要過去,終於看見天亮了,這公雞是專門叫給自己的啊。於是,在大殿上,朱元璋,看著百官俯首,四海鹹服,一時興起,作了一首《公雞報曉》詩。他慢悠悠,有些結巴地吟道:“公雞一叫撅一撅,公雞兩叫撅兩撅”,兩句之後就停下了,好像沒詞了。底下的百官,聽了這兩句詩,心裡都泛了嘔水,這是什麼詩啊,詩可是雅言啊,什麼雞啊撅屁股的,太俗了。心裡為他捏把汗,別作詩了,太丟皇帝的臉了。可是朱元璋還要繼續作詩,他坐在寶座上,豬腰子臉下方一張闊嘴,乾淨利落毫不結巴地又作了兩句:“三聲喚醒扶桑日,掃遍北斗蓋曉月。”臺下空氣剎那凝固,三秒寂靜,旋即呼聲雷動:“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語文有道


老朱跟普京都是屬龍的,天秤座,a型血!兩個人性格才華能力心智都極其相似!你看普京就知道老朱是何等人物!老朱智商情商很高,心智高,悟性好!他雖然小時家貧沒條件上學,但是進入農民起義隊伍後,開始自學,又拜各位大儒為師,終於自學成才!老朱天性高瞻遠矚,思維縝密,思慮周全,預判力極強,不但識人用人能力、領導力,軍事才能極強,而且治國理政能力也極其厲害,是開國皇帝中唯一一個既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人!他書法大氣磅礴,詩詞文章格局恢宏霸氣,還懂天文易經軒轅之術,而且還有天文學著作!而且他還很有極強的策劃設計能力,他為大明設計了嚴密完備的各種法律條文,還親自設計了大明衣冠,比如皇家衣冠,文臣武將衣冠,平民百姓衣冠,他為後代設計的起名規律,都是參照易經風水相剋相生之理!可以說,老朱是一個千年難遇的天才,是上天欽定的真龍天子!


淡淡雨意


朱元璋做為一位布衣出身、三代赤貧,能夠在豪傑並起、英雄倍出的元末打下一片江山,並能讓子孫後代享國祚二百七十六年,確實很了不起。在民間,甚至被百姓們神化了,享有歷代帝王都沒有的至高榮譽。我想,一是因為百姓們對窮苦出身的他心存敬畏,二是他結束了中原地區自1125年宋室南渡至元末1368年前後二百餘年的異族統治。

如果朱元璋大字不識一個,能當上皇帝嗎?答案是否定的。

那麼,朱元璋從小連飯都吃不飽,兄弟姐妹餓死的餓死,送人的送人。他父母都是文盲,起名字不是按出生年月,什麼朱五四朱八八的,他的文化知識是怎麼學到的呢?

兩個途徑。一是進皇覺寺做沙彌時,方丈大師傳授給他一些常用的語言知識,使得他能夠識卷誦經

。傳說他雲遊化緣時曾作一詩,已見其不凡:

天做帷帳地做氈,

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間不敢長伸足,

惟恐踏破海底天!

第二種渠道是他的發小湯和帶他參加造反後,在義軍中學的。有的說是馬皇后教的,有人說是郭寧兒教的,也有人說是李善長等淮西同鄉教的,不一而足。反正義軍裡面識文斷字者大有人在。加上朱元璋悟性高,人緣好,到他登基時,儼然一副滿腹經綸的模樣了。登基前去應天府廟裡遊覽,臨走於寺院牆壁上留下聖墨:

殺盡江南百萬兵,

腰間寶劍血尚腥,

沙彌不知真面目,

只顧咻咻問姓名。






非空


生活閱歷是創作詩詞的根本,經歷的歲月是一本無盡詩書,人在苦難中成長,成為一代偉人帝王,如果沒有風雨嚴寒和有一顆上進的心是幹不出大事業,如果沒有敏銳的思維也成了不詩人寫不出好詩,就算沒上過學,也會空餘之時讀書,上學的人不一定能寫出好詩,但沒上學的人想寫詩一定是生活閱歷的再現……!


好運長留556


應該是在郭子興那裡馬皇后教他的吧!畢竟也沒記載!

最好笑的是這個

《詠雞鳴》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日,掃退殘星與曉月。

雞叫一聲屁股抬一下,叫兩聲抬兩下,叫三聲太陽就升起來了,星星和月亮就沒了!


在下諸葛未亮


明太祖是一代梟雄,出身貧寒卻能於紛繁複雜的亂局中得以生存並脫穎而出足以說明其眼光和能力,這樣的人絕對是屬於充滿智慧的那種類型,善於學習和觀察總結,凡是有這種特點的人學什麼都不會太差的


血之櫻花


我也只是初中畢業,卻可以寫出上千首詩詞,命運是在你不斷努力時改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