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歌愛樂堂】胡樂當路琴瑟絕音——箜篌與豎琴

歡迎你來到音樂的秘密小基地



【里歌爱乐堂】胡乐当路琴瑟绝音——箜篌与竖琴

2019年2月26日

【里歌爱乐堂】胡乐当路琴瑟绝音——箜篌与竖琴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李賀的《李憑箜篌引》留下的不僅是傳誦千古的詩句,也是箜篌這一來自波斯的樂器最動人的記錄。


【里歌爱乐堂】胡乐当路琴瑟绝音——箜篌与竖琴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李賀的《李憑箜篌引》留下的不僅是傳誦千古的詩句,也是箜篌這一來自波斯的樂器最動人的記錄。


【里歌爱乐堂】胡乐当路琴瑟绝音——箜篌与竖琴


  箜篌是中國古代十分流行的一種樂器,在古典詩歌中有大量反映。其中,人們張口能誦的莫過於漢樂府《孔雀東南飛》中的“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以及堪稱句句經典的唐李賀的《李憑箜篌引》。然而,兩詩中的“箜篌”,並非同一種樂器。前者為臥箜篌,是先秦時期就已有的傳統樂器,與琴瑟同類,作為華夏正聲的代表樂器被列入《清商樂》中。後者為豎箜篌,是從波斯傳入的胡樂器。


【里歌爱乐堂】胡乐当路琴瑟绝音——箜篌与竖琴


  豎箜篌是西亞地區古老的民族樂器,其源頭呈多髮狀。在公元前4000年的埃及壁畫、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烏爾地區約公元前3500年蘇美爾人的壁畫、伊朗西南部山區約公元前3000年埃蘭人的崖畫,以及克里特島上約公元前1400年的古希臘壁畫上,都發現有類似樂器。從現有圖像資料來看,古希臘流行的“里拉”(Lyre,或Lyra)琴與古埃及人、蘇美爾人的豎箜篌更形似,共鳴箱皆在下端,或似龜殼狀(古希臘),或呈方形(古埃及),或呈牛羊動物狀(蘇美爾)。“里拉”琴多為七絃,形制小巧,抱於懷中用撥子彈奏。後不斷髮展流變,近代以來,體型變得碩大,琴絃數量大大增加,置於地上用手彈奏,英文名為Harp,中文譯為豎琴。


【里歌爱乐堂】胡乐当路琴瑟绝音——箜篌与竖琴


  豎箜篌也是伊朗西南部土著居民埃蘭人的一種樂器,在雅利安人進入伊朗高原之前就已在該地區流行,被稱為最古老的伊朗民族樂器。伊朗豎箜篌呈三角形,弦的數量七至十根,以七絃為主,形制小巧,可抱於懷中,古波斯語名為Chank,新波斯語讀為Chang。伊朗豎箜篌與古埃及、蘇美爾、古希臘類似樂器的最大區別在於,其共鳴箱在三角形的上弦。


【里歌爱乐堂】胡乐当路琴瑟绝音——箜篌与竖琴


  公元前550年,雅利安族的波斯人興起於伊朗南部,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0-前330),是為古波斯帝國。波斯人似乎對土著埃蘭人的箜篌情有獨鍾,很快使箜篌從民間走向宮廷,成為帝國宮廷樂隊的主奏樂器。在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都城蘇薩,出土了一尊懷抱箜篌的半身陶像,被認定為公元前300年左右的作品。伊朗西南諸省曾一直是箜篌音樂文化的中心。同樣興起於伊朗南部的薩珊王朝(224-651)的國王們對箜篌也極為推崇。克爾曼沙附近“塔格·波士坦(Tāgh-e-Bostān)”的山壁上,有一組薩珊王朝時期的浮雕群,其中即有彈奏箜篌的女伎樂隊(6世紀作品)。霍斯陸·帕爾維茲統治時期(590-628)是薩珊波斯帝國最後的一抹輝煌,這位國王頗善棋琴書畫,組建了龐大的宮廷樂隊,其中內基薩(Nekisā)是最負盛名的箜篌大師。



【里歌爱乐堂】胡乐当路琴瑟绝音——箜篌与竖琴


  波斯伊斯蘭化之後,箜篌仍運用廣泛,在文學作品中有大量反映。其中,莫拉維(魯米,1207-1273)《瑪斯納維》第一卷中講述的箜篌高手的故事最為經典——樂師彈奏的箜篌旋律,能使夜鶯發呆,能讓大象長出翅膀,能給死人的身軀注入生命……其波斯文詩句堪與李賀的《李憑箜篌引》媲美,只是莫拉維欲講述的是蘇非神秘主義哲理:“我們如同箜篌,你用撥子彈;訴苦非由我們,是你在撥絃。”從此詩句可看出,波斯箜篌用撥子彈奏,而非直接用手撥絃。近代之後,波斯箜篌衰微,現今不論是在伊朗民族音樂中,還是在阿拉伯民族音樂中,都鮮見其身影。


【里歌爱乐堂】胡乐当路琴瑟绝音——箜篌与竖琴


  箜篌大約在古波斯帝國時期就已經傳入印度和中亞地區。傳入中亞的箜篌基本上保持了波斯原樣,只是三角形上弦共鳴箱由直線變為弓弧形。東漢末年,該樂器經西域傳入中原,被稱為“豎箜篌”或“胡箜篌”,彈奏方式演變為用雙手從兩側撥絃,因此俗稱為“擘箜篌”。傳入印度的箜篌,外形與波斯箜篌大致相似,但共鳴箱採用了蘇美爾人的方式,設於下端橫木,上弦木質弓弧則雕飾為雅利安神鳥形狀。該樂器在東晉初年從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原,中國人依其形狀,以中國神鳥稱之為“鳳首箜篌”。晉曹毗的《箜篌賦》對之有詳細描繪:“龍身鳳形,連翻窈窕,纓以金彩,絡以翠藻。”


【里歌爱乐堂】胡乐当路琴瑟绝音——箜篌与竖琴


  東漢末年,中原大亂,儒家禮樂崩壞,西北胡樂東來。繼之,魏晉南北朝成為中華民族的大融合時期:一方面,西北少數民族仰慕中原文化,學習其詩書禮儀,嚮往儒化;另一方面,中原民族卻喜好西北少數民族的舞樂服飾,渴望豪邁奔放,釋放儒家禮儀的束縛,崇尚胡化。《後漢書·五行志》曰:“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中唐杜佑《通典》卷142記載,自北魏宣武帝(500-516)開始,琵琶、箜篌等胡樂“鏗鏘鏜鎝……洪心駭耳”,成為宮廷音樂主流,“琵琶及當路,琴瑟殆絕音。”琴瑟古箏類的華夏絲樂,因其柔美,聽起來“歌響全似吟哭,聽之者無不悽愴”,風騷漸逝。也正是在這個時期,西域傳入的豎箜篌逐漸取代中原傳統樂器臥箜篌的地位。因此,“箜篌”一詞,若無專門分別,在魏晉之前的典籍中指華夏舊器;之後,一般指胡樂器。臥箜篌儘管在隋唐清商伎中仍佔有一席之地,但已風騷不再,宋時消亡。


【里歌爱乐堂】胡乐当路琴瑟绝音——箜篌与竖琴


  隋唐宮廷音樂多用胡樂器,從波斯、印度傳入的箜篌也在這時期達至輝煌的頂峰。豎箜篌用於西涼伎、高麗伎、龜茲伎、安國伎、疏勒伎、高昌伎六部樂;鳳首箜篌用於天竺伎和高麗伎兩部樂。從中可見,共鳴箱在下、印度式的鳳首箜篌不及共鳴箱在上、波斯式的豎箜篌運用廣泛(鳳首箜篌在明代消亡,現代重新仿製)。豎箜篌不僅用於宮廷樂隊,也時時現身於貴族官僚們出行儀仗樂隊中。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張議潮夫婦出行圖》,其禮儀樂隊中便有一樂伎在行進中演奏豎箜篌。


【里歌爱乐堂】胡乐当路琴瑟绝音——箜篌与竖琴


  唐之前,豎箜篌基本上保持了波斯舊制,體型小巧,一般為從髖部到頭頂,且多為七絃,也有十弦左右者。唐人崇尚奢華,箜篌在形制上日趨繁複,裝飾競相奢華,上弓弧共鳴箱增大增長,遠遠高出頭頂,弦數也由十數弦發展至二十二或二十三絃,《通典》卷144記載:“豎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二絃,豎抱於懷中,用兩手齊奏,俗謂之擘箜篌。”上述《張議潮夫婦出行圖》中的箜篌與北朝時期壁畫中的箜篌相比,明顯碩大了許多。隨著體型的不斷增大,箜篌由全懷抱發展為有落地柱支撐。可見,源自西亞地區的這一古老樂器,在東西方的不同流變中卻有著相似之處,即在西方發展為落地式豎琴,在中國則發展為落地式大型箜篌。


【里歌爱乐堂】胡乐当路琴瑟绝音——箜篌与竖琴


  但是,波斯舊制的小箜篌也並未消亡,因其體型小巧,便於攜帶彈奏,運用十分廣泛。《新唐書》卷21記載:“高宗即位……張文收採古誼為《景雲河清歌》,亦名燕樂,有玉磬、方響、掃箏、築、臥箜篌、大小箜篌……”小箜篌雖然不像大箜篌那樣煊赫奪目,但一直靜靜流傳,直到清代仍有典籍記載:“小箜篌,女子所彈,銅弦,縛其柄於腰間。隨彈隨行,首垂流蘇,狀甚美觀……絃樂器可行走彈奏者惟小箜篌一種而已。”


【里歌爱乐堂】胡乐当路琴瑟绝音——箜篌与竖琴


【里歌爱乐堂】胡乐当路琴瑟绝音——箜篌与竖琴

裡歌樂器

【里歌爱乐堂】胡乐当路琴瑟绝音——箜篌与竖琴

裡歌樂器

您身邊的樂器專家

裡歌中藝樂器音響(北京)有限公司


400-657-8826


北京市朝陽區定福家園南里1號院3號樓2層17/18號

北京市海淀區長智路5號財智會館大廈G層008室

北京市通州區宋莊小堡東區藝術中心(小堡工業區路與徐宋路交叉口東150米)裡歌藝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