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演員都希望能做導演呢?導演比演員好在哪裡?

信與林夕


俗話說演而優則導,這是在娛樂圈兒裡比較流行的一句話。

這是一種本質上的飛躍。但是並不是所有演員都能夠踏入導演行列的。只有演員中的佼佼者才可以。這需要對錶演藝術有深刻的理解,並且不僅僅侷限於自身的表演功底,需要大量涉獵有關電影藝術的領域,並且有獨特的人生閱歷和理解,才有可能踏入導演行列。

導演作為一部影視作品的掌舵人,擁有很大的權利。

演員會得導演都必須會,演員的疏忽和不符合劇情的表演,導演必須糾正。包括攝影、美術、道具等等導演最起碼需要玩得很溜。每一個劇組的各部門總監美術總監,攝影總監,特效總監。藝術指導都是在本行業的佼佼者,導演如果沒有點真本事,怎麼可能領導他們拍攝一部好作品。

好的導演簡直就是一塊金字招牌,都需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拍攝經驗。好的導演需要走在觀眾和演員的前途。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開放性的大格局,大心胸。熟悉當今的影視市場和資本市場。更不可多得的是,大部分導演都需要和資本方打交道,沒有一定的手腕兒和交際能力。是不可能玩的轉的。

國內確實有很多演員走上了演而優則導的道路。無一例外都是非常優秀的演員。

老一輩的有周星馳和姜文等,新一代的力量有徐崢,吳京,黃渤等。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在銀幕上都是觀眾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面孔。這樣的演員變成導演就具有先天性的觀眾基礎和流量優勢。所以演員跨入導演的行列,要麼是不溫不火,把自己以前的口碑敗壞的一敗塗地,要麼就是脫胎換骨,踏入一個新的境界。

並不是每個演員都可以踏入導演行列的,有時貿然的闖入或者太自高自大會死的很慘的。王寶強當年的《大鬧天竺》不就如此嗎?王寶強是一個比較成功的演員,而且出身草根,一步一步走到一線演員的地位,是大眾典型的勵志代表。但是他偏偏對自身認識不足,硬打硬撞的導演《大鬧天竺》。電影拍的那叫一個碎啊,不僅敗壞了自己的定位,也讓口碑有所下降。


下飯娛樂醬


的確是有很多演員成為導演的,像周星馳,徐崢、吳京和黃渤等這些由演員身份成為著名的導演,所拍成的電影口碑都是極好的。

我認為演員喜歡成為導演的原因是有:

第一點:成為導演是能夠讓把握全局,也就是導演的權利大,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受人擺佈的事情要少。像:“在一些時候,如果演員拍戲出現了對劇情內容不滿時就容易和製片人、工作人員產生矛盾,或者可以說是出現了爭議,那麼這個時候演員都只能聽導演的安排,不然除非你不想演了”。

第二點:是為了自己更好的創造自己的作品,讓自己的靈感能夠融入自己的電影中去,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是很有成就感的。

第三點:就是導演影視界是很有地位的(當然我說的是有知名度和有影響力的導演)像:“在對電影獎項的安排上,裡面就是有一個叫做“最佳導演獎”,這是所有大獎中的第二大的獎項,排第一的是最佳影片獎。這是在國內獲得最佳影片獎時一般是導演上臺領獎,奧斯卡獎項是由製片人去領獎的,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美國電影金球獎都是導演領獎,這也能說明導演的地位!

由演員成為導演,也可以說是權利由小變大,影響力由小變大,知名度也大大增加了民眾對導演的認識等等








影漫帝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弄明白演員與導演的區別:導演就相當於戰場上的將軍,運籌帷幄,他要有大局觀,是劇本的解釋者,把自己的思相呈現給大家。而演員只是小兵,要聽從將軍的指揮,只能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進行發揮,儘量把這個角色塑造的鮮明而又生動。

俗話說的好,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好的演員也都是有自己思想的,不然也不會著塑造出好的人物,但他們只能侷限在自己這個角色裡,看到別人演的形象,也想說:這麼拍會更好,那樣拍顯的做作。說了可能會讓反感,怎麼辦呢,自己拍吧。這樣的例子有很多,經常有人說:某知名影星,在拍攝現場指手劃腳。

還有就是演員只能被動接戲,必須得有人找你出演,好的演員還可以挑一挑劇本,沒名氣的有的演就不錯了。而導演則不一樣,只要碰到好的劇本,可以自己演也可以找人演,可以完全發揮自己想法。

當然導演也要找投資等等的麻煩事。不過要是從一個知名演員轉變當導演的話,有大把人給你投資,甚至都排不上號。如果是無名小演員轉導演的話,會有非常多困難,還是老老實實做演員吧。

最後總結一下,好的演員不見得是好的導演,好的導演也不見得能成好演員,量力而行吧。


午夜v尋夢


為什麼現在好多演員都想當導演呢?因為導演比演員更專業,會表演不一定會導戲,導演就不同了,演員會的都要會,演員不會的導演也要會。所以導演的專業性更強,一般演員感覺表演已經沒有挑戰性的時候,都會嘗試更有專業性,挑戰性來做,導演也是最合適的選擇。像最近幾年演員自己導戲當導演的,也不在少數,而且做的還是比較成功。

比如,吳京自導自演的兩部《戰狼》可以說相當成功電影。徐崢可自己導了幾部戲,去年的《我不是藥神》成功之作。黃渤的《一出好戲》雖然這是黃渤導的第一部戲,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

列表了幾個演員還有好多而且都比較成功的。敢自己當導演,說明自己本身的專業性已經有很高的水準了。






七寶美食養生


電影製作過程中,導演是“指揮官”,而“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演員都想當導演。但是要說到那個好,我認為從本質上來說,演員和導演只是分工不同,擅長的方向不同而已。

李安、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賽爾喬·萊昂內、斯坦利·庫布里克等許多大師級導演都沒怎麼當過演員,最開始就是做導演,但是他的作品卻讓許多演員成名;

同樣的,許多優秀演員也沒做導演,但因為個人的精彩演出,成就了很多作品出彩,這點可參照張國榮、梁朝偉、劉青雲、張曼玉等演員。


作為導演,指導好演員拍出一部好電影,無論是聲譽還是收益都會非常大,票房高則受眾多,給自己未來的作品建立了市場(人氣換票房),拿了大獎在圈子裡便會受到注目,給未來作品的建立了個人創作空間(不受投資方裹挾);

對於演員,如果演出了一部好電影,甚至拿到了大獎,一方面片酬會提高,一方面出演機會增多,人氣也會隨著作品的質量和數量積累起來,對於自身的發展會有利。

因此,並非演員都希望做導演,而是很多演員都做不了導演,反之也成立。


上面說了,分工不同導致各自需要的能力就不一樣,演員面對的只是一個角色,導演面對的是一個故事。相對來說,做導演難度更大一些。

對於一部電影來說,除了將故事講好,還要懂得如何調動演員的表演潛力(優秀的演員會幫助導演),以及對電影的剪輯和配樂等具備把控的能力。簡單來說,導演通過電影把講明白,觀眾也看懂,並且兩者之間還要產生某種思想上、感情上的傳遞。

在國內,比較知名的,而且成功從演員轉行為導演的有張藝謀、成龍、姜文、徐崢,以及去年的黃渤,在做導演之前,他們無疑都擁有人氣作品或者拿獎作品。

以黃渤舉例,去年他的導演處女作《一出好戲》相比很多人都看了,通過電影我們能看到黃渤在影視作品方面的才能和野心,但是說到“講故事”就水平欠佳了。

因此從這個層面來說,(優秀的)演員希望做導演,是因為一方面他覺得個人的發展空間受限(野心大),一方面在資金、人脈、電影掌控方面都有了一定積累,所以他會去做導演。

總而言之,導演和演員兩個身份只是電影製作過程中的不同分工,一部電影的成功真正需要的是——二者相互“成全”!


爾東飛影評


演員和導演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演員是幕前的藝術家,演技高超的表演者能用恰到好處的肢體語言、面部表情和語言能力詮釋電影角色,將劇本上的內容以形象的方式精彩呈現。導演則在幕後掌控局面,要照顧和指導現場的一切工作。這兩者是兩個專業,各有各的專業功夫在。大家之所以總在潛意識裡有這樣的想法,覺得導演比演員厲害,大概就是覺得演員要聽從導演的指導。先不提和“表演”是演員的工作一樣,“指導也”是導演的本職工作,是義務、責任和權利,而不是權力。僅從專業上說,導演的指導只能是一定限度上的,並且有一定程度的留白,該怎麼在符合指導的情況下最好地發揮還是要靠演員的自我意識。反過來說,導演可以指導演員的表演,但這不代表他們自己就一定能勝任得了演員的工作。即使導演內心完全清楚該怎麼去表演,想要在面對鏡頭的情況下,解放天性調動全身的力量遵循內心的意願,也絕不是一件想當然的容易事。表演專業和上文提到的歌唱專業一樣需要功底和天賦,多數時候還真不是你心裡知道該怎麼演,就能真的演好這麼簡單。更何況要貼合電影角色,還有外形上的考量。從本質上說,導演和演員這兩個專業都是影視藝術不可或缺的參與者,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表裡,少了誰都不行。

不論是從演員到導演,還是從導演到演員,都是跨專業。影視行業不乏跨業者,也不乏優秀的跨業者。有很多演員去當導演,因為他們在現有專業已經取得事業巔峰或是小有成就的基礎上,對另一個專業頗有興趣,並且認為自己有能力做好另一個專業的事,這和一部分歌唱家開始自己譜曲是一樣的。為什麼有很多演員想當導演?因為他們對導演這個更具創造性的專業有涉獵的興趣。但如果說所有演員都希望當導演,似乎還是過於絕對。很多朋友說“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但我個人認為,演員和導演的關係並不和士兵與將軍之間的完全一樣。演員和導演的關係不是一種絕對的從屬關係、權力的上下級關係,而是專業不同的人士之間的相互合作關係。


爸哥哥


不是每一個演員都想做導演,而是一些對電影電視劇有著自己獨特感覺和理解的演員才會想到自己做導演。而導演在拍戲過程中會根據自己對劇本和人物的理解來指揮演員演戲,所以按照目前的情況看,雖然中國是製片人制,但是導演還是在戲裡起著決定性作用。而演員在一部戲中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導演的意思來演繹劇中的人物。可以說演員是導演的工具,導演總攬全局,導演看的是整個戲的佈局,而演員只是在演好自己在戲中扮演的角色。熟能生巧,長時間的在各個劇組裡拍戲,演員也總結出了一套拍戲的方法和理論。有些演員就開始找劇本自己導戲了,比如姜文,徐崢,黃渤,文章,趙薇都導過戲。演員導戲感覺更有優勢,因為演員有實際的表演經驗,更知道演員在戲裡如何處理角色的表演,所以演員做導演有一定的優勢。這也是我所親身感受過的事情。


安心南粟


我個人認為導演和演員的區別在於,眼界和看問題高度不一樣。

其實很多演員在完成作品後,甚至還不知道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因為拍戲不是一個時間線順序下來的事,分為多個片場,劇情也是打亂的,今天拍結局明天拍開頭,演員要做的是每一場戲都去理解好臺詞和人物,表演出來。

正因為對大框架的不瞭解,所以需要導演講戲,即便是熟讀劇本大部分只瞭解自己那部分。

而導演就像是遊戲的締造者,他從一個更高的高度去統籌整部作品,從資金到最後每個人怎麼用,後期製作到上映,全部參與。

就像企業裡,單個崗位員工和高層管理者,站的位置不一樣,很多導演本身演技也很好,但演的好的演員未必可以拍出一部好作品。


圈外娛人吃瓜


演而優則導,目前來看,成為導演是一個演員,實現價值最大化的目標之一。

現在的電影市場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的,演員對一部電影的票房效用是呈不斷遞減狀態。很多流量明星,雖然有很強的粉絲號召力,但具體到電影方面,可能反而會影響口碑。所以當一位演員有了一定的市場認可度後,會傾向於將自己的影響力最大化,那麼成為一部影片的導演就是必經之路。

此外,有很多演員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的。比如姜文,做演員時雖然既能演秦始皇,也能演李蓮英,但是語言動作眼神,都有很明顯的姜文的特色,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應。於是初執導筒便奉上了《陽光燦爛的日子》這樣的佳作。又如周星馳,做演員的時候便已深度參與了很多影片的創作,其周氏風格的光芒已經蓋過了影片真正的導演,自然就直接做導演吧。還有一些演員有好的想法,也有人願意投資,做導演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當然,導演一部影片還是需要很專業的知識的,多數演員轉行做導演,其實也會經歷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是最終樹立自己的品牌,還是淪為笑柄,還是要看自己的努力程度和天賦。


娛樂自定義


導演和演員的概念還是不一樣的。

首先作為演員,考驗的是演技,演技好才能得到觀眾的認可!

在演技得到很大認可以後,都希望有更大的提升。人往高處走嘛,作為導演的話,要求肯定就更高了,要對演員,演技,製作,創造力,藝術性等等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把控的是整部影片的全局!

再一點,演一部高票房電影和導一部高票房電影的利潤肯定是大相徑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