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毫克致癌!比砒霜毒68倍!可怕的是它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當中

家住北京的王女士,2013年被檢測出患有癌症。更可怕的是,她的爸爸、哥哥等親屬都是癌症去世。

1毫克致癌!比砒霜毒68倍!可怕的是它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當中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一家人都逃脫不了癌症的陰影?醫生進行了大量的分析實驗,發現王女士家的致癌因素。

1毫克致癌!比砒霜毒68倍!可怕的是它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當中

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

黃麴黴毒素,曾造成數以十萬計的牲畜突然死亡,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黃麴黴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

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

1毫克致癌!比砒霜毒68倍!可怕的是它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當中

攝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攝入20毫克就能致命。

1毫克是多少呢?我們以前使用的材質為鋁合金的蘭花1角硬幣,重量1.15克。我們把它大約看做1克,也就是說,這1毫克就是一枚1角蘭花硬幣的一千分之一。

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劇毒致癌物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這些食物都藏有

久泡的木耳

木耳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纖維素,本身是沒有毒素的,久泡後,可能會變質產生類似的生物毒素,或者滋生細菌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

沒洗乾淨的筷子

筷子本身並不會長黃麴黴菌,但我們平時使用筷子來吃花生、玉米等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時,筷子縫裡最容易藏澱粉,一來二去黴變了,黃麴黴素就藏在裡面了。

發苦的堅果

如果吃到變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時吐掉並且漱口,因為瓜子等堅果的苦味正是來自黴變過程中產生的黃麴黴毒素,經常攝入會增加肝癌風險。

變質的米飯

別以為做熟了就能放鬆警惕,變質的米飯是最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的!

發黴的花生玉米

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裡,比如花生、玉米等。澱粉在高溫和潮溼的環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麴黴菌。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尤其是在高溫溼潤的環境下,一旦黴變也會陷入它的魔爪。

小作坊自炸油

一些油料作物如花生、玉米等在儲存過程中如果發黴,榨得的油中還可能帶入黃麴黴素。而一些小作坊壓榨機或家用榨油機工藝簡單,缺乏除去有害物質的工藝,不能對原材料進行精煉。

生活中如何殺死它?

高溫能殺死黃麴黴素嗎?

能,但黃麴黴素要280°的高溫才能殺死,水的沸點是100°,所以用水煮發黴的花生、玉米是很難殺死黃麴黴素的。連消毒碗櫃都不行,黃麴黴素對紫外線有抵抗力。

但是,這樣做可以遠離這個致命殺手!

油熱了先放鹽

在花生油等食用油倒入鍋里加熱後,放入少量食鹽,攪拌10~20秒,這樣基本上就能消除大部分的食用油裡的黃麴黴素。食鹽對黃麴黴素的中和和降解,大概能消除95%的黃麴黴素。

多吃蔬菜

多吃綠葉蔬菜可以讓我們平時不小心吃下去的黃麴黴素失效一部分,因為葉綠素能夠阻止黃麴黴素吸收,預防肝癌。

勤洗手

除了食物,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有可能汙染有黃麴黴毒素,勤洗手是遠離毒素最基本的做法。

丟掉髮黴的東西

發黴的不一定是黃麴黴,但很多黴菌都會對身體有害,所以堅決丟掉丟掉,不要用水洗掉或者把黴變部分去掉,這是不行的,因為黃麴黴中毒只需要一點點就會中毒,肉眼看不見的不一定就沒有毒素。

吃堅果儘量不要用嘴破殼

勤快一點,用手剝,壞的不要吃,儘量減少黃麴黴的汙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