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發明了‘砒霜’治療白血病的方法,最有希望成為下一個諾獎得主

白血病又稱為血癌,由於骨髓造血幹細胞癌變,未發育成熟並大量繁殖,進入血液。由於極大的擠佔了其他血細胞生長空間,造成體內正常血細胞極大減少而癌變的造血幹細胞大量存在,對血液分析結果為無血紅蛋白的細胞含量高,所以又被稱為白血病。從人們意識到這個病症以來,就在不遺餘力地研究治療這種病症的方法。像之前因電影而火起來的藥品——格列衛(甲磺酸伊馬替尼),其可以有效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而在哈爾濱醫科大學,就有一位科學家在40多年前對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M3白血病)展開深入研究並取得了一些成果,他就是張亭棟教授。

他發明了‘砒霜’治療白血病的方法,最有希望成為下一個諾獎得主

張亭棟教授

張教授早年曾參加黑龍江中醫學院“西學中班”系統學習中醫藥學,並獲衛生部頒發的第一名獎狀。此後,他與同事們堅持運用中西醫結合的科研方法,對民間中醫驗方,進行發掘、整理和研究,大膽選中了國內外都認為有“劇毒”的“砒霜”治療白血病,尤其是治療當代難治性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他發明了‘砒霜’治療白血病的方法,最有希望成為下一個諾獎得主

當時,黑龍江省林甸縣民主公社有一位鄉村老中醫,將其配製“藥捻”,治療“鼠瘡”(淋巴腺結核),或配製成水劑,外用治療皮膚癌等。此方後被哈醫大一院藥劑師韓太雲發現,並將該驗方製成肌肉注射液。這種注射液對一些癌症有效,但由於毒性太大而被叫停。後來,張亭棟教授對這個秘方展開了研究,發現這個注射液中,只有砒霜這個成分對癌症有效果,其他成分則只有毒副作用。於是張教授將砒霜保留下來,經過無數次實驗來把握合適的劑量,配合微量輕粉製成了癌靈一號注射劑,並開展了臨床試驗。

他發明了‘砒霜’治療白血病的方法,最有希望成為下一個諾獎得主

他將這種注射液用於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M3白血病)的治療種,發現部分患者在接受了這種製劑治療後都有了明顯好轉,甚至是完全緩解。但是其中好多患者在幾個月或兩年內都出現了復發。他們都有一個共性,就是達到完全緩解後沒有繼續進行鞏固治療,最終導致復發而離世。而進行鞏固治療的患者則在完全緩解後很少出現復發。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未發現藥品的毒副作用,足以見得該項研究取得的成績。

他發明了‘砒霜’治療白血病的方法,最有希望成為下一個諾獎得主

當然,這是40多年前的研究成果了,現在對M3白血病的治療方案有很多,其中也包括白血病的通用療法——骨髓移植。但在那個年代,不要說手術治療所需要的放化療和配型及在那種條件下的手術難度,單單是治療成本就讓很多患者望塵莫及。主要成分為砒霜和輕粉的癌靈一號成本較低,它的出現為當時很多患者帶來福音,也拯救了許多人,為他們帶去了生的希望。後來張教授因為在中西醫結合研究方面的突出貢獻,與屠呦呦一起獲得了葛蘭素史克研發中心頒發的“生命科學傑出成就獎”。他也一度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大陸學者之一。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張教授會獲得屬於他自己的那份殊榮。也希望人類不久就可以擺脫癌症的束縛,它將不再是不治之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