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风采】“学榜样,践初心”系列——戚宝兴:“退而不休”的共产党员

【先进风采】“学榜样,践初心”系列——戚宝兴:“退而不休”的共产党员

今日榜样:戚宝兴

【先进风采】“学榜样,践初心”系列——戚宝兴:“退而不休”的共产党员

“党员先锋服务岗———戚宝兴公益服务站”,一块如旗帜般展开的鲜红牌子上,24小时服务电话13819190375充满底气地亮着相。这是以共产党员戚宝兴为队长的“戚宝兴公益服务站”向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推出的便民服务承诺。

戚宝兴退休前是在下城环卫所工作的,因为周边居民经常会有下水道堵塞的问题叫他去帮忙疏通,当时戚宝兴就在下城区城管局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一支“戚宝兴党员为民服务队”,还在武林广场边竖了一块公告牌,上面印了戚宝兴的电话号码,免费为下城区居民提供下水道疏通服务,这一干就是20多年,20多年的公益活动中为上万户居民家庭提供了方便。

1983年到环卫系统工作的他,二十多年来,干过垃圾收集工作,也当过大班长、管理员,不变的是始终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长期为民服务、排忧解难。“疏通管道的专家”,是大家对戚宝兴一致的评价。而这疏通的本领,是他从垃圾收集那会儿就逐步练就的。上个世纪80年代,居民的生活垃圾投放,还全靠垃圾通道。而戚宝兴当时所负责的垃圾收集区块———武林地区豆腐巷一带,新建住宅多、装潢垃圾也多,经常造成通道上下层之间的堵塞。戚宝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默默无闻地想方设法疏通垃圾通道。后来,他又尝试着疏通化粪池管道、污水管道。2003年发生非典疫情期间,有的清运公司拒绝清运非典隔离点垃圾,不少临时工也辞职,他临危请命,把危险和困难留给自己,一人承包了天水、武林地区共40多处非典留验点垃圾桶的设置、消毒工作,确保了隔离点垃圾日产日清,为控制疫情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成绩。

戚宝兴是个有心人,爱钻研、爱总结。日子久了,居然逐步形成了一套检测堵塞部位的办法,还制作了一批长长短短、粗细形状不一的疏通工具。别看一条长竹片、一个小铁钩,模样挺“土”的,可疏通管道时,它们就神了!戚宝兴的名声越来越响。在天水、武林地区,谁家管道遇到“疑难杂症”,第一个想到的人肯定是他。

【先进风采】“学榜样,践初心”系列——戚宝兴:“退而不休”的共产党员

戚宝兴和他带领的“为民服务队”,有几大承诺:坚持24小时上门服务——不管啥时候遇到问题,一个电话,准到;坚持优质服务低价收费—— 一个粪坑疏通,别人收50元,戚家军只收30元;坚持特殊人群免费——残疾人、孤寡老人、困难家庭,分文不收。他全年没有休息天。他的手机号成了服务队的热线电话,每月倒贴八九十元。他一件新衣穿不到几个小时就得脱下,接到电话,工作时间半小时到位,晚上2小时到位。

一次,地处天水桥的肯德基店来电反映下水道堵塞,急求帮助。戚宝兴当即前往。经排查,是异物堵塞窨井,必须抽水清挖才能解决问题。清挖的工作量很大,而此时又是营业高峰,为不影响店里正常营业,戚宝兴决定等到晚上打烊后再进行。当晚11点,戚宝兴带着两名助手用水泵抽干污水,再下到四米多深的窨井内,用铁锹把淤泥和油渣等杂物装进桶里往上吊。天气闷热,加上窨井内空气浑浊,只要十几分钟就能让人透不过气来。但为了不影响店里第二天的正常营业,戚宝兴硬是和两名助手坚持不停地在井下轮流清挖,7小时的奋战,一共吊了100余桶泥渣,总算是顺利完工。此时,大家都已经是累得连手臂都抬不起来。

两名助手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去休息了,戚宝兴也准备就近回所里休息一会。可刚合上眼,旁边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胭脂新村社区反映,小北门二幢一只化粪池满溢,影响居民行走。放下电话,拿上工具,骑上自行车,戚宝兴又赶到了小北门。他一个人连续清挖了12口窨井,挖出的垃圾、粪便等污物装了20只编织袋,一直干到中午12点才完工。这时,他感到疲劳、饥饿、眼前发黑,疲惫已到了极限。

在他的自行车上,挂着各式长短不一的工具,这都是他根据平时的工作经验亲手做的。戚宝兴经常笑着说:“每次用自己的土办法,帮老百姓成功疏通了管道,心里别提多高兴!因为肯钻研,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到他手里往往迎刃而解,来找他帮忙的居民络绎不绝。记得有一次,一家小餐饮店的老板向戚宝兴求助疏通下水道,因为“管道堵塞导致污水满到马路上、他找了好多疏通管道的师傅,都没能解决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就得关门。戚宝兴了解情况后、为了不影响他白天的正常营业,等到晚上才开始干活。当晚11点,戚宝兴带着两名助手用水泵抽干污水,再下到四米多深的窨井内,用铁锹把淤泥和油污装进桶里往上吊,窨井污浊的空气过半小时就得上来透下气,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戚宝兴连夜奋战了7个多小时,总共清理吊上来了100多桶油污后,才把问题成功解决,干完活老板一定要塞点钱给老戚,老戚知道那小店老板家里条件不好,一分钱没收,吃早饭的时候胳膊已酸痛得抬不起来。

因为常年弯腰通下水道,戚宝兴落下了腰间盘突出的毛病,2012年,他不得不去医院接受手术,医生还叮嘱道:“今后不能常弯腰干活了。”不能弯腰干活,就意味着不能再为老百姓服务了,那段日子,戚宝兴经常闷闷不乐,家人看在眼里,慢慢有了新的想法,戚宝兴的儿子戚越平说:“其实这么多年,我父亲“投身公益、服务社会”的精神一直深深的感染着我。我想该我来接班的时候了!”

【先进风采】“学榜样,践初心”系列——戚宝兴:“退而不休”的共产党员

就在那一年,从事环境工程事业的戚越平,联合父亲戚宝兴、妹夫,岳父,小舅子五个人成立了“戚宝兴便民服务站”。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有点艰难,因为都是义务劳动,但是设备什么的都需要投入资金,戚宝兴没有多想就掏出了自己的积蓄和退休工资,一共出资20余万元为便民服务站采购了高压清洗车等专业疏通设备。

从便民服务队成立的那一刻起,大家就规划着想要吸引更多人加入,形成一种社会公益的合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在街道和社区的帮助下,“戚宝兴公益服务站”正式注册为社会组织,走上了专业化的公益道路。短短五年间,“戚宝兴公益服务站”从最初的5个家人发展到现在有了20多人的大团队,让更多的百姓感受到了来自身边的温暖。仅2017年一年,公益服务站就免费为居民疏通管道716例,老戚自己每次都亲自到场。如今,戚宝兴更多扮演的是老师的角色,比如对服务站队员的培训教育,教他们一些工作当中的经验、使他们更加专业。戚宝兴立下了一条规矩:服务站永远为60岁以上居民、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以及学校、敬老院等提供免费管道疏通服务。如今,他的电话号码被四季青街道17个小区的居民抄在家里的墙上,哪家的下水道堵了,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他。一天少则六七个,多则二十多个电话,虽然公益服务站的地址在江干区,但下城区的老百姓遇到难题,还会给他打电话,戚宝兴接到电话拿上工具就出发了。

今年暑假,在老戚的带领下公益服务站为江干区15所小学,幼儿园清理疏通了化粪池、污水管道,也曾先后两次来到四季青中学,疏通了学校的下水道,清理了化粪池。

老戚的名声从下城、江干越传越远,大家给服务队封了个“环卫110”的雅号。眼见老爷子年纪越大越劳累,老伴和孩子都小心翼翼地劝他“学会拒绝”,老戚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教育家人:“下水道堵了,别人全家都睡不踏实。我就是举手之劳,你们觉悟还得提高!”这话,是一个老党员说的实诚话。

【先进风采】“学榜样,践初心”系列——戚宝兴:“退而不休”的共产党员

跟着老戚干的这群队员,基本来自贵州、江西等地。他们一边在家政公司工作,一边在服务队做公益跟老戚学手艺。老戚的无私精神激励着更多人身体力行。18岁的江西小伙柯京志是服务站里最年轻的队员,曾对公益一无所知的他,去年回江西老家过年时,第一次主动去敬老院慰问了老人。

戚宝兴在三十多年的工作和公益活动中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和领导的认可,个人也被授予了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他常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尽最大努力为百姓干点好事,那是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只要大家对我这个党员满意,我就知足了!”

向榜样学习

【先进风采】“学榜样,践初心”系列——戚宝兴:“退而不休”的共产党员

来源|四季青街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