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在鋁業價值鏈上“再造一個新魏橋” 打造世界高端鋁業基地

滨州:在铝业价值链上“再造一个新魏桥” 打造世界高端铝业基地

“世界高端鋁業峰會·2019”高端媒體濱州座談會現場

大眾網濱州·海報新聞4月19日訊(記者 王亞明 吳雪頌 韓金枝 李露 牛一鳴)4月18日,“世界高端鋁業峰會·2019”高端媒體濱州座談會召開,會上濱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李一濤, 濱州市工信局黨委委員、市民營經濟服務中心主任厲明, 山東省鋁業協會秘書長趙前方分別就濱州鋁業發展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創新能力提升及工作突破點等方面回答記者提問。濱州將推動鋁產業由原鋁向新材料提升,產品由粗建工向精加工、輕量化製造發力,在鋁業價值鏈上“再造一個新魏橋”,努力打造世界高端鋁業基地,推動鋁業高質量發展。

專門出臺引進人才激勵辦法,吸引更多人才集聚濱州創新創業

記者:科技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源泉。請問在培養和引進人才、技術方面做了哪方面工作?

答:近年來,濱州市一直非常重視科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等工作。在人才引進方面,市裡專門出臺了引進人才的激勵辦法,吸引更多人才集聚濱州創新創業。2018年,專門成立了濱州市高端鋁產業集群專家委員會,首批吸引25名業內專家參與,定期到濱州涉鋁企業進行“把脈問診”,開出轉型良方;舉辦了鋁產業新舊動能轉換交流研討,集聚產業前沿智慧,加強技術交流合作;結合“渤海英才博士故鄉行”活動,專門組織了高端鋁產業人才項目對接會,著力解決業內難題,攻克技術難關。

在人才培養方面,每年要聯合組織部門分期分批組織涉鋁企業董事長或總經理到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高等院校進行培訓學習,去年有30多位涉鋁企業主要負責人接受了培訓,同時組織少數重點企業董事長到國外深造,進一步解放思想,開闊眼界,提升管理決策能力。支持濱州市內各高校開設涉鋁專業,既培養高技能職業學生,又委託學校對現有職工進行“二次教育”,不斷提升企業工人整體素質。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有1000餘人次受到多種形式培訓。

在技術創新方面,濱州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實施產業集群科技創新工程的意見》(濱政字[2016]124號)等文件,明確提出對高端鋁產業集群科技創新、品牌建設、質量提升等予以鼓勵支持,加強產學研聯合,每年組織實施一批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申報一批省、國家重點創新項目和創新研發平臺,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目前規上涉鋁企業均與有關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關係,集群內擁有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3個、省級15個;全國質量獎企業1家、省長質量獎企業1家;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山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3項,擁有專利500餘項,其中發明專利179項目。比如魏橋集團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全系列600千安電解槽的電解鋁生產線和最低排放的生產工藝;盟威戴卡每千名員工擁有機器人數量125臺,遠超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山東裕航與山東大學聯合研製的高端航空鋁合金板材,出口美國波音公司等等。

圍繞加大創新力度,加快技術改造、產品研發創新、品牌打造

記者:創新能力不足是最新的矛盾點之一,面對這樣的問題以後的計劃怎樣?

答:圍繞加大創新力度,濱州市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技術改造。認真落實省、市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鼓勵和幫助企業用先進實用技術改造提升涉鋁產業,尤其加快工業互聯網+智能化改造步伐,持續創新研發,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始終走在生產技術的最前方。

二是加快產品研發創新。深化“產學研用”合作,瞄準鋁鋰合金、石墨烯、鋁基符合材料等高端產品,加強與大學、科研院所聯合研發,促進新科研成果的轉化,不斷更新和提升產品。重點支持魏橋鋁電與蘇州大學、渤海汽車與山東大學等的合作,加快魏橋集團、南山集團等聯合建設山東省製造業創新中心。

三是加快品牌打造。堅持走品牌發展之路,提升品牌層次,增大品牌總量,培植一批全國乃至世界行業產品品牌、企業品牌,提升濱州在全國、全球鋁行業的話語權。

四是強化人才支撐。發揮好高端鋁產業集群專家委員會作用,幫助企業做好產品研發、工藝創新、人才引進培養等方面工作。瞄準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泰山學者等高層次人才,採取股權合作、週末服務等方式,為濱州鋁產業技術創新提供智力支持。支持濱州學院等本地學校開設鋁材加工等專業,大力培養高級技術人才。加大企業家培訓力度,進一步拓寬視野、提升境界,提升企業家綜合管理水平。

在鋁業價值鏈上“再造一個新魏橋” 打造世界高端鋁業基地

記者:要打造世界高端鋁業集群,接下來要做的突破是什麼?

答:濱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鋁業發展,特別市委書記佘春明同志到任後提出“六問八策、富強濱州”方略,強調抓落實的“開頭炮”就是組織世界高端鋁業發展峰會,集聚全球產業同仁,融聚社會、企業、金融資本,匯聚若干政策措施,推動鋁產業由原鋁向新材料提升,產品由粗建工向精加工、輕量化製造發力,在鋁業價值鏈上“再造一個新魏橋”,努力打造世界高端鋁業基地,推動鋁業高質量發展。下一步,濱州市重點在以下五個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一是強化項目引領,加快延伸產業鏈條。進一步優化佈局結構,完善園區服務配套能力,著力在延伸、補齊、做強產業鏈上下功夫,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重點抓好魏橋鋁精深加工產業園建設、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特色鋁產業發展等,努力實現產品終端化、產業高端化、領域規模化。引導和幫助企業瞄準投資方向,加大投資力度,優先投向技改項目、創新項目、循環發展項目,加快推動企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不斷優化存量、做大做強。圍繞產業鏈增粗拉長,加快推進一批重點項目,以項目建設促轉型提質效。加大“雙招雙引”力度,招商選資、招才選智,加快引進一批高端上下游企業,加強與國外先進企業合作,不求為我所有,但求為我所用,實現借力借智發展。

二是強化開放發展,不斷拓寬市場空間。引導企業搶抓“一帶一路”戰略機遇,不斷開拓新興市場,搶佔國際市場份額。積極開展跨國經營,設立生產基地,加強原料合作開發,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引導企業加強與央企、軍工、民營企業合作,強化企業之間資金、技術、土地等方面融合,實現優勢互補、強強聯合、互利共贏。力爭2-3年引進重大鋁深加工項目20個以上。同時,積極探索建立鋁產業聯盟,保持長期戰略合作,打造命運共同體。

三是強化節能減排,加快綠色發展步伐。加大環保投入,抓好危廢處理,降低環保成本,補上環保短板,在全市規劃建設鋁固體廢棄物、赤泥等處理中心,引導企業提高綜合利用率,實現循環發展。加快推進煤炭壓減替代,為鋁產業發展留出更大的空間。加快“兩化融合”,切實通過智能化與鋁行業的深度融合,推動濱州鋁產業價值鏈邁向中高端。加快推動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藉助大數據服務中心,加快信息資源整合,實現部門之間、企業之間信息互聯互通、共建共享。

四是強化平臺搭建,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是進一步履職盡責,轉變職能,切實做好引領、服務、監管的工作。深入研究上級政策措施,注重土地節能挖潛,幫助企業破解瓶頸制約,深化“一次辦好”改革,提高行政審批效率,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快建立政府產業引導基金,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鋁產業集群建設。引導金融機構積極推廣無還本續貸、隨借隨還循環類貸款業務,鼓勵縣區設立企業專項續貸過橋資金池,大力發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努力破解融資難、融資貴、渠道窄等問題。完善公共服務平臺功能,由政府引導、龍頭企業牽頭、其他企業參與,打造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為行業內企業提供政策信息、人才培訓、檢驗檢測、質量認證等共性需求服務,重點抓好濱州工業大數據中心、鄒平“鋁谷”等服務平臺建設。發揮濱州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聯盟作用,分期分批組織互聯網服務商深入縣區、企業開展對接交流,實行點對點服務,提供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推動生產方式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精細化轉型邁進。加大對鋁行業協會支持力度,讓行業內企業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加強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