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恆山”概況

五嶽中的北嶽就是恆山,古時候就被公認為'塞北第一山',相傳舜帝出巡時,見其山勢雄偉挺拔,因此封它為'北嶽'。位於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北部交界處,從東北向西南綿延五百里,山巒起伏重疊,昔人以'恆山如行'來概括它的氣勢。恆山東部連接太行山地,成為三晉大地天然的屏障,內長城在山上蜿蜒伸展,依次排列著寧武門、雁門關、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等古代著名的軍事要塞。北宋楊家將曾經在這裡鎮守三關,於恆山修築堡壘,至今遺蹟尚存。

中國“恆山”概況

素有“寨北第一名山”美稱的恆山位於山西省渾源縣城南五千米處,亦名太恆山,又名元嶽,常山,相傳四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見其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嶽。恆山,人稱北嶽,亦名“太恆山”,又名“元嶽、紫嶽、大茂山”,海拔2017米,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揚名國內外。

1982年,恆山以山西恆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曾名常山、恆宗、元嶽、紫嶽。位於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距大同市62公里。其中,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衝,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主峰天峰嶺在渾源縣城南,海拔2016.8米,被稱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恆山風景以地險,山雄、寺奇、泉絕稱著。天峰、翠屏兩山怪石爭奇,古樹參天,蒼松翠柏間散佈著樓臺殿宇。古有恆山十八勝景,今尚存朝殿,會仙府,九天宮,懸空寺等十多處,另有琴棋臺,出雲洞,紫芝峪等自然景區。在懸崖峭壁上面,還留有很多名人題詠,嶽頂松濤,夕陽返照,金雞報曉,玉羊遊雲等景觀更令人神往。

北嶽廟,建於明代弘治年間(公元1501~1502年),是恆山廟中最為宏偉的一座。它位於恆山主峰大峰嶺南面的石壁之下,門前有103級石階通往前下方到達山門、北嶽廟門有“貞元之殿”四個大字。門側有長聯,上聯為:“恆嶽萬古障中原惟我聖朝歸馬牧羊教化己隆三百載”;下聯是“文昌六星聯北斗是真人才雕龍繡虎光芒雄射九重天”。北嶽廟內,有北嶽大帝塑像。北嶽廟前廊下,有清代御祭恆山文碑20餘通,這些碑文,作為歷史佐證,是研究恆山的寶貴資料。

北嶽恆山風景區內的另一處重要景觀是懸空寺。

懸空寺位於北嶽恆山腳下、渾源縣城南5公里處的金龍峽內西巖峭壁上。寺創建於北魏後期(約為公元471~523年),現存建築分明清兩代修建後的遺物。懸空寺靠西面東,儼若精巧、別緻、玲瓏剔透的玉雕懸於一幅巨大的屏風上。寺內共有殿宇樓閣40間。南北,有三簷歇山頂危樓聳起,對峙而立,由低向高三層疊起,離地百餘尺,附於絕壁上,三面環廊國抱、六座殿閣,相互交叉,飛架棧道相連,高低錯落,木製樓梯溝通,遷回曲折,構思佈局妙不可言、整個寺面似虛而實,似危而安,實中生巧,危裡見俏,一種在國內其它寺廟中體會不到的奇險感緊緊地抓住遊人的好奇心理。懸空寺內塑像頗多,有銅鑄、鐵鑄、泥塑、石雕像共78尊。三聖殿內的泥塑,具有唐、明兩代風韻,釋迎、韋馱、天女、阿難形體豐滿,神彩動人,仙女婀娜、韋馱英武、阿難虔誠,各具風彩。三教殿內,釋迦牟尼、老子、孔子三教臺流,共居一室,耐人尋味、始祖同堂,堪稱中國宗教史上的一段佳話。懸空寺內,有朝殿、會仙府、碧霞宮、純陽宮、樓臺亭、寢宮、梳妝樓、御碑亭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