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168《中國道教》第四卷 泰山 衡山 華山 嵩山 恆山

泰山

-------

168《中國道教》第四卷 泰山 衡山 華山 嵩山 恆山

-------------------------------------------------------------------------

泰山古稱岱山,亦稱岱宗。為中國五嶽之東嶽。地處山東中部,津浦鐵路東側,綿

亙於濟南市與泰安、歷城、長清三縣之間。總面積四百二十餘平方公里。主峰在泰安縣

城北,海拔一千五百三十多米。高度次於華山和恆山,居五嶽第三位。古人以東方為萬

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認為它在五嶽中地位特別重要,推尊為“五嶽之長”。《風俗

通義》曰:“東方泰山。《詩》雲:‘泰山岩巖,魯邦所瞻。’尊曰岱宗。岱者長也,

萬物之始,陰陽交代,……故為五嶽之長。”①明成化兗州《重修東嶽廟記》曰:“五

嶽眾山之宗,泰山又諸嶽之宗也。”②故古代帝王多在即位之初,或太平之歲,去泰山

舉行封禪大典,祭告天地,以祈福祥。

道教視泰山為神仙所居之洞府和道士理想的修行地,稱其為三十六洞天之第二洞天。

六朝所出之《茅君傳》稱:“仙家凡三十六洞天,泰山週迴三十餘里,名三官空洞之天。”

③唐司馬承禎《天地宮府圖·三十六小洞天》曰:“第二東嶽太山洞,週迴一千里,名

曰蓬玄洞天。在兗州乾封縣屬,山圖公子治之。”④因此泰山成為道教名山,由來已久。

但道教何時進入泰山,已難確考。明查志隆《岱史》卷八《遺蹟紀·列仙遺蹟》所列西

漢及其前之仙人,如泰山老父、稷丘君、安期生、崔文子等,雖見之於神仙傳記,但因

所記“事蹟”,皆在道教產生之前,姑且不論。其中所記晉道士張忠事,則見於史傳。

《晉書》卷九十四《隱逸傳》稱:“張忠,字巨和,中山人也。永嘉(307~312)之亂,

隱於泰山。恬靜寡慾,清虛服氣,餐芝餌石,修導引之法。……不修經典,勸教但以至

道虛無為宗。其居依崇巖幽谷,鑿地為窟室。弟子亦以窟居,去忠六十餘步,五日一朝。……

立道壇於窟上,每旦朝拜之。”⑤後苻堅遣使徵至長安,欲留為官,辭還歸山,行至華

山而逝,諡“安道先生”。這是目前所知居泰山最早的道士。

泰山何時始建宮觀,也難稽考。據現有資料,泰山廟宇以岱嶽廟肇建最早。《重修

東嶽廟記》曰:“古之祠祭嶽神,設以壇土遺,自魏始立以廟。”⑥此“魏”蓋指北魏。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有該廟的早期情況,其卷二十四引《從徵記》雲:

“泰山有下、中、上三廟,牆闕嚴整,廟中柏樹夾兩階,大二十餘圍,蓋漢武所植

也。……門閣三重,樓榭四所,三層壇一所,高丈餘,廣八尺。樹前有大井,極香冷,

異於凡水,不知何代所掘。……中廟去下廟五里,屋宇又嘗麗於下廟。廟東西夾澗。上

廟在山頂,即封禪處也。”⑦當時住廟者是否為道士,此處沒有記載。《重修東嶽廟記》

雲:唐因魏之歸,“各立一廟於其嶽之麓”。⑧此即泰安城北之下廟和泰山東南麓之中

廟。中廟後稱老君堂,成為唐代皇帝醮祀泰山神之處所。該處現存唐碑二塊(合束為一,

稱鴛鴦碑),記載其事。清顧炎武《金石文字記》卷三《岱嶽觀造像記》雲:“泰山之

東南麓王母池有唐岱嶽觀,今存小殿三楹,土人稱為老君堂。其前有碑二,高八尺許,

上施石蓋,合而束之。其字每面作四五層,每層文一首或二首,皆唐時建醮造像之記。”

⑨所記唐代六帝一後派遣道士建醮造像事十七則,最早一則為唐高宗顯慶六年(661)所

記,文曰:“顯慶六年二月二十二日,敕使東嶽先生郭行真弟子陳蘭茂、杜知古、馬知

止,奉為皇帝皇后七日行道,並造素像一軀,二真人夾侍。”王昶《金石萃編》卷五

十三收載此文,按曰:“郭行真稱東嶽先生者,道士而主東嶽也,未有賜號,但謂之先

生。”即是說,郭行真是唐顯慶(656~660)年間主持東嶽觀的道士,且有弟子多人,

證明至遲在唐高宗時,東嶽觀(岱嶽廟)已成為道教宮觀。

168《中國道教》第四卷 泰山 衡山 華山 嵩山 恆山

除東嶽觀外,泰山還有很多道教宮觀。明查志隆《岱史》卷九《靈宇記》、清聶欽

《泰山道里記》等,曾臚列泰山宮觀二十餘所,清乾隆《泰安縣誌》卷三,又對它們的

位置作了簡要記述:“泰山在府城北五里,亦曰岱宗,一曰東嶽。

……其前一坊曰岱宗,凡登岱者自此始。坊之東為酆都廟,西為升元觀,又西為青

帝觀。坊之北為三皇廟,其北為玉皇閣,又北為金龍四大王廟。廟之東為后土殿,又東

為老君堂,又東為瑤池,其旁有古洞,又東為眼光殿。廟之北為關帝廟。……

澗北為三陽庵。紅門北為萬仙樓,其北一山曰龍泉,旁有鬥母觀。……迤東為鳳凰

山,其陽有白雲洞,洞之北為今上駐蹕行宮。又迤東為碧霞元君廟。其旁有玉女池,一

名聖水池。

又迤東折而上為東嶽廟。……”正如《岱史》所謂:“佛老之宮,群靈之府,倚

巖緣谷,比比而是。”以上宮觀,除東嶽廟建造最早外,大都建於唐宋,少數建於元

明。據《岱史》《泰山小史》等載,建於唐宋者,有:

青帝觀、王母池(古稱群玉庵)、升元觀、天書觀(即乾元觀)、鬥母宮(古稱龍

泉觀)、碧霞元君祠、玉帝觀、會真宮等,建於元明者,有:長春觀、三陽觀、酆都廟、

萬仙樓、靈應宮等。

歷代住山道士缺少記載,唯元代之全真道士訾守慎、張志純略有記述。女道士訾守

慎,李志源(馬鈺之徒)之弟子。

癸未(1223)秋,聞邱處機西覲回,迎而師禮之,遂置觀住於燕。丙申(1236)受

命去泰山,與趙守淵等營建長春觀,歷二十餘年,至丁巳(1257)落成。“張志純,號

天倪子,泰安埠上保人。六歲能誦五經,十二歲入玄門,居會真宮數載,道行起群輩。

初名志偉,元主改今名,賜號崇真保德大師,授紫服。重建岱嶽、升玄二觀及上岳廟。”

徐世隆《岳陽重修乾元觀記》載其重修升玄觀事,該碑立石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

(1285),重建時間當在此年前。AG張志純又曾重修嵩裡山神祠,亦有徐世隆所作《重

修東嶽嵩裡山神祠記》載其事,該碑立石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重修年亦在

至元間。

至明清,除東嶽廟、碧霞元君祠屢經修葺外,其餘宮觀多年失修,漸次廢圮。明萬

歷間成書的《岱史》卷九《靈宇記》敘曰:泰山宮觀“大都肇構於隋唐宋元間,今其存

者不及十半,然亦傾頹甚矣。唯嶽巔諸宮觀,當世嚴奉不廢。乃絕無翼室以居黃冠,黃

冠固甚貧,率散處麓下覓食。則神明香火之謂何,即居守安所借也。”AH今僅存東嶽廟、

紅門宮、萬仙樓、鬥母宮、碧霞元君祠、玉皇殿等處。

注:

①⑦⑧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2冊409頁,第573冊380頁,第683冊748頁,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②⑥⑧ 《道家金石略》1262頁,126頁,126頁,56頁,58頁,536頁,文物

出版社,1988年

③④《道藏》第35冊682頁,第22冊199頁,第35冊724頁,723頁,724頁,

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⑤ 《晉書》第8冊2451~2452頁,中華書局,1974年

清乾隆《泰安縣誌》卷三

------------------

衡山

--------------------------------------------------------------------------------

衡山在湖南中部衡山縣。為中國五嶽之南嶽。南宋陳田夫《南嶽總勝集》捲上引

《湘中記》雲:“衡山,朱陵之靈臺,太虛之寶洞,上承軫宿,銓德鈞物,應度璣衡,

故名衡山。下踞離宮,攝位火鄉,赤帝館其嶺,祝融宅其陽,故曰南嶽。”

又引《述異記》雲:“南嶽者盤古之左臂,至漢武南巡,以南嶽遼遠,乃徙其祭於

廬江。”①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五十六雲:“漢武以潛之天柱山為南嶽,北周

以慈利之天門山為南嶽,至唐貞觀中,始定祀衡山于衡州。”②衡山山勢雄偉,盤紆數

百里,有大小山峰七十二座,以祝融、天柱、芙蓉、紫蓋、石廩五峰最高。祝融峰海拔

1290米,為諸峰之冠。

168《中國道教》第四卷 泰山 衡山 華山 嵩山 恆山

168《中國道教》第四卷 泰山 衡山 華山 嵩山 恆山

道教以衡山為神仙洞府所在地,是道士修行理想之地。稱其為三十六洞天之第三洞

天。唐司馬承禎《天地宮府圖·三十六小洞天》雲:“第三南嶽衡山洞,週迴七百里,

名曰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縣,仙人石長生治之。”③道教從西晉起,即進入衡山,在

兩晉南北朝時已有相當的發展。唐末李衝昭《南嶽小錄》所記“前代九真人”,即此時

期在南嶽修道的九位著名道士。其文曰:“陳真人興明,居元陽宮,晉武帝太(泰)始

元年(265)三月一日上升。胡浮先生姓施名存,居洞門觀,西峰構虛閣,晉惠帝永康九

年(永康僅一年,似為元康九年之誤——引者注)四月上升。尹真人道全,居嶽觀溪,

晉懷帝元嘉(懷帝無元嘉,當為永嘉——引者注)元年(307)正月九日上升。徐真人靈

期,居上清宮,宋元徽二年(474)九月九日上升。陳真人惠度,居古玉清宮,齊武帝永

明二年(484)五月十三日上升。張真人曇要,居招仙觀,齊延興元年(494)七月三日

上升。張真人始軫,居九仙宮,梁天監三年(504)七月十三日上升。王真人靈輿,居中

宮,梁天監十一年(512)七月十三日上升。鄧真人鬱之,字玄寂,居洞門觀,梁天監十

年(511)十二月三十日上升。”④後世道教稱以上九道士為“南嶽九真人”,北宋廖亻

先為作《南嶽九真人傳》,現存《道藏》第六冊。除以上九人外,此期居南嶽之著名道

士尚多。南朝宋初道士劉凝之,字志安,南郡枝江人。“居衡山之陽,採藥服食,受天

師化民之道。”⑤褚伯玉,字元璩,吳郡錢塘人也。隱南嶽瀑布山,……

齊高祖詔吳會二郡以禮資迎,又辭以疾。俄而高逝。高祖追悼,乃詔於瀑布山下立

太平館。初,伯玉好讀《太平經》,兼修其道,故為館名也。”⑥“北齊由吾道榮,幼

而少語,不通文,常愛獨處,因遊南嶽,遇赤君授符水禁咒緯候之數,無不畢備。”⑦

“鄧欲之,字彥達,隱於南嶽洞臺,夜誦大洞經,上感魏夫人降告之曰:君有仙分,特

來相訪。”⑧清乾隆《南嶽志》卷四稱其為鄧鬱之(南嶽九真之一)之子,“與徐靈期

為友,周遊靈山,以天監十一年(512)升舉。”⑨兩晉南北朝時,衡山已建起一批宮觀:

衡嶽觀,徐靈期、鄧鬱之於晉武帝太康八年(287)建,梁天監二年(503)擴建。招仙

觀,或雲晉咸亨間徐真人建,或雲“肇基劉宋,分宇蕭齊”,即宋齊間建。九真觀,

鄧鬱之於晉太康(280~289)中建徐真人祠,唐開元(713~741)始改建觀宇。西靈

(或作靈西)觀,梁天監五年(506)建置,本女真住持。中宮,梁天監(502~519)中

建,原為王靈輿修行處。北帝院,梁天監末女冠徐鍊師修行處,貞觀(627~649)末張

惠明再修。九仙宮,梁天監中建。普賢院,齊永明(483~493)中,道士許嗣先、張志

曇開山,至梁,周靜真住持。玉清觀,齊永興(疑當作永明——引者注)初建,陳惠度

居此修道,永明三年(485)卒。太平觀,在瀑布山下,齊福伯玉(當作褚伯玉——引者

注)於此誦《太平經》兼行太平之道,奉敕建太平觀。西臺觀,相傳周穆王建,陳改太

初觀。至隋唐,衡山道教十分興盛。有一大批知名道士居此山修道。“雙襲祖,字仲

遠,居南嶽,潛心學道,……作黃庭觀,以貞觀元年(627)四月升舉。”張惠明,趙

郡人,結廬於中條山,受法於元真觀,後往長安,遇混元子受高奔之道。唐太宗曾詔之

內殿,後乞歸山林,敕住南嶽,封妙濟大師。據說,一夕遇南嶽右英夫人傳以道要。行

之一紀復詔之西嶽,後尸解云云。蕭靈護,字天佑,廬陵人。壯遇至人傳金液胎息。

後遊南嶽,夜遇真人傳火鼎之術,居招仙觀,煉化黃白,鬻之以修觀宇,侯王禮敬,

請為法主。貞觀五年(631)創尋真閣。後煉神丹于山北,經三壇,方始煉就,服之,於

高宗弘道二年(弘道僅一年,當為元年——引者注)卒。廖衝,字清虛,梁武帝大通三

年(529)居連山郡,以才德見稱,為本郡主簿。後辭其印綬,遊探道要,居嵩高山久之。

後至南嶽,於祝融峰遇太平真君傳道要,據說年一百餘歲,卒於唐先天元年(712)。司馬承禎,字子微,開元(713~741)初,自海上乘桴煉真南嶽,結茅九真觀北,名白

雲庵。後返天台,再去王屋,開元二十三年(735)卒。薛季昌,漢州綿竹人(或雲河

東人——引者注),世皆宦族,幼不好榮,不茹葷。一日遊青城,父母謂不遠而從之,

遂南遊桃源,後遇正一先生(司馬承禎——引者注)於南嶽,受三洞秘籙。明皇召問,

談辯通博,喜之。久乞還山,居九真降聖觀,復華蓋舊隱修煉。

嘗撰《道德玄樞》。一日,外出不回。田虛應,字良逸,齊國人。開皇(581~600)

時,侍親於攸縣,以喧冗,遷於南嶽,躬耕於紫蓋峰下,凡五十餘年。母去世,乃放志

自適。龍朔(661~663)中,州牧田侯于衡嶽觀建降真堂以居之。後從薛季昌受上清大

洞法籙。既承道要,涉歷雲水。元和(806~820)中,東入天台不復出,憲宗時召不起。

入室弟子馮惟良,字雲翼,湘人,修道於南嶽中宮,與徐靈府、陳寡言為煙霞之友。久

之,就降真堂師田虛應受三洞秘籙。於元和中,侍師入天台山而得道。李思慕,成紀人,

周遊三湘名山,後居南嶽。玄宗召問稱旨,及歸,厚賜餞行。注《清靜經》行於世,卒

於紫蓋峰。AG汪子華,蔡州汝陽人,七八歲通經義,十三歲知天文地理之學,開元中,

屢舉進士不第,棄去,與顏真卿同學長生術。安祿山之亂時,舉家南遊,愛南嶽之勝,

結庵祝融峰下,修道九年不出,世傳仙去。AH薛幽棲,蒲州寶鼎人,開元間及進士第,

年始弱冠,調官陵郡尉。秩未滿,有林泉之興,乃去服冠褐,出入青城峨眉間。久之,

遊鶴鳴山,修行僅一紀,而道氣愈充。天寶(742~755)初,復遊南嶽,卜棲真之地,

乃晦其名氏,於五老峰之下,遊心於自得之場。

於三洞真誥,靡不該覽。進《玄微論》三卷,玄宗稱其達悟。

未幾,尸解於墨山,嘗注《靈寶度人經》,見行於世。AI張太空,隱衡嶽上清宮修

行得道,大曆七年(772),為唐相李泌之師,後隱元陽宮,於貞元四年(788)尸解於

靈隱峰,贈玄和先生。劉元靖,武昌人。師王道宗授正一籙,師逝,泛洞庭,遊武陵、

復入南嶽,師田良逸,於魏夫人壇上六十五里築閣以居,名曰會仙閣。敬宗寶曆(825~

826)初,詔入思政殿問長生事。會昌(841~846)中,復詔入禁中,賜銀青光祿大夫、

崇玄館大學士,號廣成先生,別築崇玄館以居之。乞還山,詔許,大中五年(851)卒。

此外,俞靈王貴、軒轅彌明、聶師道等亦居南嶽、享譽於當時。

唐代除對衡山原有宮觀如衡嶽觀等進行修葺外,又新建有一批宮觀:黃庭觀,唐初

道士雙襲祖建。LB真君觀,本注生真君廟,開元中改建為觀。聖壽觀,唐鹹通(860~8

73)中建。田真院,唐寶曆(825~826)時建。凌虛宮,唐天寶初建。降聖觀,舊號白

雲庵,司馬承禎修行處,承禎卒,其弟子王仙嶠請改庵為觀,玄宗親篆額。紫虛閣、唐

天寶間建。另有上清宮、元陽宮、洞靈宮、尋真觀、洞陽宮、洞門觀、紫蓋院、石室隱

真巖,不明始建年,蓋皆隋唐時所建。入宋,衡山道教漸呈衰降趨勢。知名道士甚少。

率子廉,本南嶽之耕民,開寶(968~975)中,投衡嶽觀李尊師出家,未幾,披戴為道

士,後眾舉為紫虛閣住持。蘇軾作《率子廉傳》記其事。蘭方,字元道,接物以和,人

稱笑先生。好施藥,救人疾苦。仁宗召見,館於芳林園,告去,賜號南嶽養素先生,住

南嶽招仙觀。LD陳崇政,修道於辰谿大酉觀,據稱有奇術,能致雨,辟穀不食者三十年,

唯飲清泉瓜果。年八十,行走如飛。政和(1111~1117)中,往遊南嶽,委蛻於祝融峰。

宋代衡山許多宮觀,因年久失修,已漸廢圮,《南嶽總勝集》著明廢圮者,即有:中

宮、洞真宮、紫蓋院、石室隱真巖、北帝院、安寶觀、太平觀、西臺觀等。曆元至明

清,衡山道教更加衰落。清乾隆重修《南嶽志》卷四載明道士二人:許演空,號洪陽,

沛人,遊南嶽,訪九仙觀古蹟,結茅以居。李常庚,號皓白,青州人。明天啟(1624)

出遊,遇異人,潛心老氏學。先入武當,後卜居衡麓之朱陵洞口九仙台,建飛椽數間,

買山田若干畝以居之。明清時,衡山原有宮觀,僅南嶽廟、黃庭觀、九仙觀數處得到

修葺,至今尚存,其餘皆廢圮。

注:

① 影印宋刊《南嶽總勝集》捲上,卷下,卷下,卷中,卷下,卷中,

清光緒三十二年葉氏校刊本

② 《道家金石略》122頁,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③④⑤⑥⑦⑧ 《道藏》第22冊199頁,第6冊865頁,第25冊296頁,第24

冊878頁,第5冊290頁,289頁,第6冊862~864頁,第冊324頁,292頁,328~329頁,文

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⑨ 皆見清乾隆重修《南嶽志》卷四

《南嶽小錄》和《南嶽總勝集》皆雲晉咸亨間建,但晉無咸亨,有咸寧、咸和、

鹹康,不知為何年之誤。

《湖南通志》第10冊5025頁,臺北華文書局,1967年

華山

---------

168《中國道教》第四卷 泰山 衡山 華山 嵩山 恆山

-----------------------------------------------------------------------

華山在陝西華陰縣城南。為中國五嶽之西嶽。漢班固《白虎通》雲:“西方為華山

者何?華之為言獲也,言萬物成熟可得獲也。”(《初學記》引此文,作:少陰用事,

萬物生華,故曰華山。”①以其西臨少華山,又稱太華。山高2200米。

有落雁(南峰)、朝陽(東峰)、蓮花(西峰)、玉女(中峰)、五雲、雲臺(北

峰)諸峰,前三者為其主峰。道教列為三十六洞天之第四洞天,名總仙洞天。

舊時華山有許多神話傳說。元《西嶽華山志》稱:老子見周之衰,西邁流沙,至函

谷關,為關令尹喜著書上下篇,後隱華山昭文館。有修羊公者,魏人,隱華山石室中修

道,後以道幹漢景帝。有壺公者,莫知其姓名,東漢費長房從之學,攜入嶽西孤峰石室,

設諸險以考驗之。又有東漢張楷,字公超,善作五里霧,所居之處後名張超谷。還有晉

清虛真人裴君,居西嶽石室,感西王母數降,授以道要。②明隆慶《華州志》卷二十四

《隱逸考》、清道光《華嶽志》卷二《仙真》條,所載古仙神蹟更多,不勝備舉。

道士之住華山者,較早的有北魏著名道士寇謙之。《魏書·釋老志》載,謙之少修

張魯之術,服食餌藥,歷年無效。後遇仙人成公興,隨之隱遁。先隨公興入華山,食公

興所採藥,不復飢。此後再去嵩山修道。③據該書所記,他居華山在北魏明元帝神瑞二

年(415)之前。北魏後期又有韋節居華山。

168《中國道教》第四卷 泰山 衡山 華山 嵩山 恆山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二十九載:韋節,字處元,京兆杜陵人。十四歲,北魏宣

武帝擢為東宮侍讀,孝明帝初,出守魯郡,莊帝立,復為陽夏守。既至,辭官入道。師

嵩山道士趙靜通,受三洞靈文神方秘訣。不久,趙靜通囑其去商洛,乃卜居華山之陽,

人因號華陽子。日餌黃精、白朮,行黃庭內景智慧消魔經法。曾撰《三洞儀序》,注

《妙真》《西升》等經,又作老子、周易《別論》八十餘卷,《續樓觀內傳》一卷,北

周武帝時卒。④北周武帝時,又有道士焦曠(又名道廣)居華山。《仙苑編珠》卷下引

《樓觀傳》曰:“茅山道士焦曠,字大度。周武欽仰,拜為帝師。於華陰造宮,巖間湧

土,用足乃盡。……每有外人來謁,嘗有青鳥二頭來報。”⑤元《西嶽華山志》雲:

“雲臺峰,嶽東北,……周武帝時,有道士焦道廣獨居此峰,闢粒餐霞,常有三青鳥報

未然之事。周武帝親詣山庭,臨軒問道,因而谷口置雲臺觀。”⑥其弟子王延亦曾居華

山。《雲笈七籤》卷八十五雲:“王延,字子玄,扶風始平人也。九歲從師,西魏大統

三年丁巳(537)入道,依貞懿先生陳君寶熾,時年十八,居於樓觀。……又師華山真人

焦曠,共止石室中,餐松飲泉,絕粒幽外。後周武帝欽其高道,遣使訪之,……延來至

都下,久之,請還西嶽,居雲臺觀。周武詔修所居觀宇。”後周武帝滅佛道時,“仰其

道德,又召至京,探其道要。乃詔雲臺觀精選道士八人,與延共弘玄旨。”⑦華山道觀

以西嶽廟為最古,據說建於漢武帝時。北周天和二年(567)重修,以後歷代均有修葺。

其後,北周武帝為焦曠建雲臺觀,亦為較古之著名道觀。此後幾經興廢,清初仍有修葺。

據元《西嶽華山志》載,與雲臺觀同時興建者,還有另外二觀,後稱三宮,即上方白雲

宮,中方太極宮,下方雲臺宮。“上方、中方、下方,此三宮皆因羽人焦道廣興建。

唐天寶(742~755)中,命右補闕集賢學士衛包撰《修三方記》。”⑧唐宋間,華

山道教開始興盛。清李榕《華嶽志》卷二載,杜懷慶,貞觀中道士,居雲臺峰之長春石

室,斷谷不食。姚得一、張公弼、韋集等,亦先後來居華山。又謂呂岩居華山文仙谷,

易姓名姬洞明,結庵四十年,人無識者。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秋,怡然臥化。⑨

此為呂岩諸傳說中之又一說。元《西嶽華山志》又記五代宋初有四高士先後居華山:鄭

遨,字雲叟,南燕人。至碧雲洞隱居。後唐天成(926~929)中,以拾遺詔不起,賜號

逍遙先生。羅隱之,原為玉笥山玉梁觀道士,來居華山。後晉天福(936~942)中,賜

號希夷先生。翟士端,字表正,齊人。博通九經,大中祥符(1008~1016)中,真宗詔

不起,無疾而逝。鄭隱,字明處,袞州奉符人。常居王刁三洞口,大中祥符中,真宗祀

后土還,駐蹕驛下,詔賜號貞晦先生。五代宋初居華山最著名的道士為陳摶。據《宋

史·隱逸傳》載,陳摶於後唐長興(930~933)中,舉進士不第,遂不求祿仕,以山水

為樂。先入武當山九室巖,“服氣辟穀歷二十餘年”。後“移居華山雲臺觀,又止少華

石室。每寢處,多百餘日不起。”從該傳所云後周世宗以“顯德三年(956)命華州送

至闕下”來看,至遲於此年已移居華山。而從該傳稱太平興國九年(984)復來朝,對宰

相宋琪等說“摶居華山已四十餘年”之語推斷,其移居華山,似在後晉開運元年(944)

之前。至端拱二年(989)逝世,居華山近五十年。陳摶弟子張無夢、劉海蟾也久居華山。

彭耜《道德真經集註雜說》捲上引《高道傳》稱,張無夢“好清虛,窮老、易。入華山

與劉海蟾、种放結方外交,事陳希夷先生。

無夢多得微旨。久之,入天台山。”《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四十九雲:劉操,

字昭遠,得道後,改名玄英,字宗成,號海蟾子。仕燕為相,遇鍾離權點化後,易服從

道,“陶真於泰華之前,遁跡於終南之下”。“一云為燕相,一旦遽悟,棄官學道,後

遇呂洞賓得金丹之秘旨,自此往來終南泰華間,復結張無夢、种放,訪陳希夷先生為方

外友。”《宋史·隱逸傳》又記道士丁少微,“亳州真源人。……嘗隱華山潼谷,密

邇陳摶所居,與陳摶齊名。”唐宋時期,華山增建了一批宮觀:王母觀,原在大羅峰

下,古有廟,唐貞觀(627~649)中修建於華山之下。素靈宮,不明始創年,貞觀中,

馬周曾為該宮仙官。仙宮觀,金仙公主飛昇後,奉敕建。太平興國觀,原在關谷內,北

宋紹興(1131~1162)中,道士焦虛請額,修建於華山之下。休糧院,不知始創何年,

太平興國(976~983)間,住此觀之休糧道者赴闕,帝賜經一藏。玉泉院,相傳宋皇祐

(1049~1053)中為陳摶建。西嶽真君廟,崇寧(1102~1106)間改為崇真萬壽觀,紹

興間改報恩廣孝觀。鹿圈觀,原在竹谷嶺西,大觀(1107~1110)中請額,建於華山下。

拱極觀,宣和(1119~1125)間建。紫微觀,有祥符碑。至金元,華山道教仍很興

盛。有大批全真道士來此修煉。

劉道寧,雲中白登人。初師渾源隱士劉柴頭,居華山上方白雲宮,後師邱處機,加

號真常。元太宗和乃馬真後朝,奉命主雲臺觀,並加修葺。毛養素,字壽之,號純素

子。金貞祐(1213~1216)初,師田無礙(馬鈺之徒),得丹書秘訣。清修二十年,與

門人常志久修葺洛陽朝元、棲霞二宮及華陰清華觀。元太宗十三年(1241),尹志平命

為棲霞提點兼領披雲都寶藏八卦局。海迷失後二年(1250)退居清華觀。未幾,復領朝

元、棲霞宮事,憲宗九年(1259)卒。賀志真,字元希,德順人。初師呂通明(邱處

機之徒),又復學於綦志遠。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6)來華山,於玉泉院西鑿巖以居,

號全真觀。再於太華之巔鑿朝元洞。既而還長安之棲真庵,大德三年(1299)卒。AK史

志經,字天緯,金興定五年(1221)禮恆嶽劉真常為師,元光二年(1223)與劉真常同

禮邱處機。元太宗八年(1236),尹志平遣門人葺雲臺觀,請其作住持,至十三年始就

任。在此期間,博採諸記,作《華山志》十四卷。LB褚志通,字伯達,早年受學於劉真

常,居無定所。後真常主華陰雲臺觀,始從之居。真常逝後,留弟子居雲臺,自徙上方

白雲宮。後得賜真人號。王處一(非七真中之王處一——

引者注),字子淵,號蓮峰逸士。隱於雲光洞。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據舊藏

《華山記》等編《華山志》一卷(即本文多次引用之《西嶽華山志》)。元仁宗詔赴闕,

奏對稱旨,不久,復返華山,延祐五年(1318)卒。金元時,除對已有道觀西嶽廟、

雲臺觀等進行修葺外,又新建有一批宮觀:希夷先生祠,金貞祐四年(1216)冬,北兵

至潼關,華山雲臺觀被毀,希夷先生(陳摶)像不存。正大三年(1226),道士某建此

祠以祀陳摶。清華觀,原為馬鈺弟子田無礙修行處,初名南庵,金季毀於兵。其弟子

毛養素經十二年重建,定名清華。真常觀,元中統(1260~1263)間建。全真觀,

即朝元洞,原為賀志真修行處,志真始建,其徒姚道常完成於皇慶元年(1312)。LH至

明清,仍有一批道士先後居此山修道。高蓬頭,山陰人。明萬曆諸生,棄而為道士,改

名演元,自號還虛子。先隱河南靈寶元真庵,後徙居華山谷中。蕭太后召入講秘義,並

得神宗優禮。留數年還山,太后賜道藏,敕於上方建樓貯之。

程化樂,富平人。久應童子試不售,棄而入華山,華渭人士奉之如陳摶,著作甚富。

據稱言未來事多奇驗。劉虛中,字長倩,號翠峰,麟遊人。喜讀老子書,棄家居華山王

刁洞。蒲州進士陳凝延講《道德經》於河海祠,為儒林所重。祝仙翁,失名,明宗室,

清太平天國革命後,來華山為道士,居二十餘年,八十餘歲卒。李仙翁,失名,榆林人。

止岳廟之東廡十餘年,康熙二年(1663)卒。馬真一,不明裡籍,居華山王刁洞。不

事齋醮,亦不煉丹,唯以清靜全真為教,答問吉凶。LJ範養民,號湖濱,襄陽人。明崇

禎朝太監,明亡,以黃冠居華山西峰蓮花坪,結茅峰頂,曰復庵,顧炎武為之記。後延

任全真觀主,有著作,多散佚不傳。明清時,華山宮觀大部年久失修,漸至廢圮。現

僅存數所:西嶽廟,經歷朝修葺,至今建築仍很宏偉。玉泉院,在華山北麓,傳為陳摶

所造,清乾隆時重修,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又數次整修。鎮嶽宮,即古上方白雲宮,

依峭壁構築而成,現存建築為清末民國初年重修者。東道院,原名九天宮。現存建築為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重修。華山由於奇峰峭壁,險徑危石,道觀依山而建,規模不

大,但獨具風彩。

近十年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貫徹落實。山下的西嶽廟、玉泉院、山上的東道

院、群仙觀、王母宮、鎮嶽宮、玉女祠、翠雲宮等均已修復,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

嶽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並有擴建,現由華山道教協會統一管理。

注:

① 《叢書集成初編》第238冊154頁,中華書局,1985年

②④⑤⑥⑦⑧ 《道藏》第5冊745~752頁,266~267頁,第11冊

39~40頁,第5冊749頁,第22冊602頁,第5冊751頁,750頁,第13冊255頁,第5冊382頁,

751~752頁,第19冊722~723頁,777~779頁,788~789頁,787~788頁,文物出版社、

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③ 《魏書》第8冊3049~3050頁,中華書局,1974年

⑨ 清李榕《華嶽志》卷二,卷一,卷二,卷一,卷二,卷二,清光緒

九年刻本

《宋史》第38冊13420頁,第39冊13512頁,中華書局,1977年

《道家金石略》第769~770頁,1072頁,687頁,769頁,文物出版社,

1988年

《長春道教源流》卷七,荔莊藏板刊本

恆山

-----------

168《中國道教》第四卷 泰山 衡山 華山 嵩山 恆山

---------------------------------------------------------------------

恆山,在今河北曲陽縣西北與山西接壤處。中國五嶽之北嶽。自漢至明,皆祀北嶽

於此。漢、宋時,因避文帝和真宗諱,曾改名常山。唐、宋又名大茂山,神尖山。明弘

治六年(1493),改以山西渾源縣之玄嶽(即渾源縣東南之玄武峰)為北嶽,但秩祀仍

在曲陽。至清順治十七年(1660),始改祀於渾源。①道教視恆山為神仙所居,是道士

修行的理想地區,稱其為三十六洞天之第五洞天,名總玄洞天。司馬承禎《天地宮府圖

·三十六小洞天》曰:“第五北嶽常山洞,週迴三千里,號曰總玄洞天。在恆州常山曲

陽縣,真人鄭子真治之。”②現存恆山道教資料很少,難以詳述。相傳茅山派祖師茅盈

“年十八,遂棄家委親入於恆山,讀老子《道德經》及《周易傳》,採取山術而餌服之。……

仰希標玄,與世永違”。③唐道士張果曾隱於恆山。《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一雲:“張

果者,不知何許人也。則天時,隱於中條山,往來汾、晉間。時人傳其有長年秘術,自

雲年數百歲矣。嘗著《陰符經玄解》,盡其玄理。則天遣使召之,果佯死不赴。後人復

見之,往來恆州山中。開元二十一年(733),恆州刺史韋濟以狀奏聞,又遣中書舍人徐

嶠齎璽書以邀迎之,果乃隨嶠至東都。……後懇辭歸山,……(賜)銀青光祿大夫,號

曰通玄先生。……

乃入恆山,不知所之。”④金元時,有更多道士住恆山。陳志益,號重顯子,單州

琴臺人。金大定(1161~1189)間,由馬鈺之徒靈真子李大乘引度為道士。後又師邱處

機。曾住持葛公山清虛宮,後來恆山,於大定九年(1169)建淵靜觀以居。大定十二年

卒,年八十一。⑤此外,見於金元碑刻者,又有任恆山各宮觀之提點道士多人,如杜志

寥在蒙古憲宗時任真君觀(廟)提點,於憲宗二年(1252)至世祖至元二年(1265)間

重建真君觀。⑥孫道微、趙道祥、彭正忠在元英宗(1321~1323)、泰定帝(1324~13

28)間任北嶽廟住持、提點,代皇帝建醮祭禱北嶽。⑦曲陽恆山舊時建有一批宮觀。最

早者為北嶽觀(或稱廟)。清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一雲:恆山“巔名天峰嶺,下建

北嶽觀”;“岳廟創自元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5),宣武帝景明元年(500)災,唐武

德(618~626)間復建,唐末圮,金復建,天會、大定(1123~1189)間重修,金末毀

於兵,元復建,元末毀,明洪武(1368~1398)中……復建,成(化)弘(治)(1465

~1505)間……重修,弘治十四年(1501)敕擴修。”⑧改祀北嶽於渾源後,此廟漸圯。

其次,又建有真君觀(廟),乃祀靈寶派祖師徐來勒者。據《北嶽真君敘聖兼再修廟記》,

最初“敕建於大茂之幽谷足下西北五十里,……至天寶十一載(752),復稟山綸旨,

遷此嘉禾山前,椒兆土選勝,造院四所。”至懿宗末加以重修,“(乾符)三年(876)

五月十八日,斤斧事畢。”⑨元姬志真《大朝曲陽縣重修真君觀碑》雲:“今嘉禾山之

陽,古立真君觀。漢唐以來,傳襲故跡,是名監嶽,以鎮北方。”憲宗時,“廊廡殿堂,

傾圮殆盡”,全真掌教李志常命杜志寥任提點主持重修,“太歲壬子(1252),方經始

之年,乙丑(1265)冬十月,其功告成。

殿而像之,齋堂廚庫,奐然惟新”。在金代,曲陽恆山又建有淵靜觀。高鳴《淵

靜觀記》雲:“大茂峰之絕頂……謂之神尖。

距神尖而東不兩舍,抵石門,有谷曰帶耳。……全真重顯子(陳志益)築觀於其中,

額曰淵靜。……歲己丑(1169),(張)瑋割世業膏腴田三十畝始基之,輸幣入粟者道

路不絕,乃庀工董役,火西流而載旬三浹而成。”AC山西渾源之恆山,古時亦有道觀。

清雍正《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九《渾源州》條載:“得一庵,在恆山虎風口上,陡崖

劖削,庵距其前。龍泉觀,有二,上觀在恆山上,山有二泉,唐開元二年(714)建,敕

賜額;下觀在東門外,明洪武(1368~1398)間置道正司,並上觀入焉。”今該山尚

存道教建築朝殿、會仙府、九天宮及佛教懸空寺等。

注:

①⑧《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42冊669~671頁,669~671頁,第548冊261頁,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②③⑤ 《道藏》第22冊199頁,707~708頁,第19冊807頁,807頁,文物出版社、

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④ 《舊唐書》第16冊5106~5107頁,中華書局,1975年

⑥⑦⑨《道家金石略》585~586頁,1156~1157頁,185~186頁,585~586頁,

文物出版社,1988年

嵩山

-------

168《中國道教》第四卷 泰山 衡山 華山 嵩山 恆山

-------------------------------------------------------------------------

嵩山古名外方出,又名嵩高山。為中國五嶽之中嶽。在河南登封縣西北。漢班固

《白虎通》卷三上曰:“中嶽為嵩高者何?嵩言其高大也。”(《初學記》引其文曰:

“中央之嶽獨加高字者何?中央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山。”)①由太室山(1440

米)和少室出(1405米)組成。戴延之《西征記》雲:“東謂太室,西謂少室,相去七

十里,嵩高總名也。”②嵩山屬夏禹建國之區,後世有禹妻生啟化為石的傳說,③故其

地有啟母石、啟母廟等遺蹟。它位居中原,是古帝王遊幸之地,據說漢武帝登太室山時,

從官聽到山呼“萬歲”之聲,故後世稱此峰為萬歲峰,又於其地建萬歲亭,萬歲觀。

道教視嵩山為神仙洞府所在地和道士修行佳處,稱其為三十六洞天之第六洞天。司

馬承禎《天地宮府圖·三十六小洞天》雲:“第六中嶽嵩山洞,週迴三千里,名曰司馬

洞天,在中都登封縣,仙人鄧雲山治之。”④杜光庭《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和佚名氏

《名山洞天福地記》則稱司真(或思真)洞天。

道教何時進入嵩山,已難確考。清景日畛《說嵩》卷二十稱漢之張陵,三國魏之左

慈、郗鑑住嵩山,似於史無徵。所云西晉鮑靚,或許為道士入嵩之較早者。《雲笈七籤》

卷四《三皇經說》雲:“晉武皇帝時,有晉陵鮑靚,官至南海太守,少好仙道,以晉元

康二年(292)二月二日登嵩高山,入石室清齋,忽見古三皇文皆刻石為字。爾時未有師,

靚乃依法以四百尺絹為信,自盟而受。後傳葛稚川,枝孕相傳,至於今日。”⑤同書卷

六《三洞並序》和《道教義樞》卷三《三洞義》作了類似敘述。這種記載雖具傳說色彩,

或許亦有所據。至北朝,先後有寇謙之、趙靜通、韋節、潘彌望等住嵩山修道。

《魏書·釋老志》載,寇謙之於北魏初,在成公興帶領下,先隱華山,後棲嵩山。

至北魏始光(424~427)初,始離開嵩山去平城、改革天師道。《歷世真仙體道通鑑》

卷二十九《韋節傳》載,韋節十四歲時,被北魏宣武帝擢為東宮侍書,至孝莊帝立(52

8),“復為陽夏守,以可近嵩山隱真道士趙靜通法師也。既至,遂還簪紱於朝,而謁法

師,受三洞靈文神方秘訣”。⑥此後去華山。北魏末,道士潘彌望亦住嵩山。《北史》

卷五載,當高歡擁立孝武帝元修,逼迫廢帝元朗遜位時,“諸王皆逃匿,帝在田舍。先

是,嵩山道士潘彌望見洛陽城西有天子氣,候之,乃帝也。於是造帝密言之”。⑦北魏

時,嵩山已建嵩岳廟。太安二年(456)所立之《中嶽嵩高靈廟之碑》即記嵩岳廟創建事。

《道家金石略》引《金石文字記》雲:“魏太武因道士寇謙之奏請,更造嵩嶽新廟,立

碑紀事。碑中直稱謙之為天師,為師君,以太武奉道,親受符籙,故云然。……嵩山碑

刻,自漢二石闕銘外,無古於此者。”⑧景日畛《說嵩》卷二十稱,嵩山南麓,漢時曾

建萬歲觀,唐代更名太乙觀,宋易名崇福宮。⑨如此說屬實,當是該山最早之廟宇。

隋唐是嵩山道教的興盛時期。有大批著名道士居此修道。

《資治通鑑》卷一百八十一載:“初,嵩山道士潘誕自言三百歲,為帝(煬帝——

引者注)合鍊金丹。帝為之作嵩陽觀,華屋數百間。……凡六年,丹不成,……斬之。”

《茅山志》卷十一載,潘師正,字子真,貝州宗城人,隋大業(605~617)中,禮王

遠知為師,從之入茅山。後遠知囑其去嵩山修道,乃入嵩山,與道士劉道合共居雙泉嶺

十許年,復深入逍遙谷,邈與世絕。唐上元三年(676),高宗幸東都,禮嵩嶽,請之作

符書,辭不解。調露元年(679),再禮嵩嶽,敕於逍遙谷建隆唐觀,別於嶺上起精思院

以處之。永淳元年(682)

卒。《唐嵩嶽太一觀蟬蛻劉真人傳》雲:劉道合,一名愛道,陳宛丘人。武德

(618~626)中,入嵩山與潘師正同居雙泉嶺,勤其師王遠知。高宗聞其名,降詔於所

隱立太一觀使居之。咸亨(670~673)中卒。AD《唐王屋山中巖臺正一先生廟碣》載,

司馬承禎年二十一歲時,入嵩山師潘師正,後離此去天台山。AE《舊唐書》卷一百九十

二載,吳筠舉進士不第,“乃入嵩山,依潘師正為道士,傳正一之法(實為上清經法—

引者注),……開元(713~741)中,南遊金陵,訪道茅山。

久之,東遊天台”。《玄品靈》卷四和《茅山志》卷十一載,李玄光曾“居嵩陽

二十餘年”,於開元十七年師從司馬承禎於王屋山。據陳國符考證,李含光居嵩山二十

餘年,大致在神龍(705~706)至開元十七年(729)之間。《神仙感遇傳》卷一載:

“李筌,號達觀子,屋少室山,好神仙之道。常歷名山,博採方術,至嵩山虎口巖,得

《黃帝陰符經》本。”《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三十九雲:譚峭,字景升,唐國子司

業洙之子,幼聰慧,父訓以進士業,不喜。後遍歷名山不復歸。

先“師於嵩山道士十餘年,得辟穀養氣之術,惟以酒為樂。……

後居南嶽,煉丹成,服之,入水不濡,入火不灼,亦能隱化。

復入青城山去。”此外,景日畛《說嵩》又載唐道士白道猷、薛玄同、焦道士、

馮鍊師、孫太沖,五代道士楊訥、李元光等居嵩嶽。

隋唐間,嵩山興建有一批道觀。據上述,隋煬帝為道士潘誕建嵩陽觀,時在大業八

年(612),唐因之。唐高宗為潘師正於逍遙谷建隆唐觀,時在調露元年(679),後避

玄宗諱,改名崇唐觀,宋時複名隆唐。大體同時,又為潘師正於嶺上建精思院,至宋猶

存。唐高宗時,據傳因道士劉道合祈禱有驗,又於其所居地建太一觀。據《說嵩》卷二

十,永淳元年(682),將封嵩嶽,復建奉天宮於嵩山之陽。唐又建天封觀,宋易名為宮。

至宋元,嵩山道教續有發展。住山道士之著者,有宋道士許昌齡、賀蘭棲真,元道士

喬志高等。《宋史》卷四百六十二稱,賀蘭棲真,不知何許人,“始居嵩山紫虛觀,後

徙濟源奉仙觀,張齊賢與之善”。景德二年(1005)召赴京,真宗賦詩二韻賜之。大中

祥符三年(1010)卒。喬志高,居嵩山崇福宮三十餘年,為該宮宗主,弟子甚眾,賜

棲雲虛靜真人號。

宋元間,嵩山又增建有一批宮觀。紫虛觀,在嵩山南紫谷中,賀蘭棲真曾居此,或

雲即唐奉天宮址。天封宮,即唐天封觀,宋易名為宮。崇福宮,即漢萬歲觀、唐太一觀,

五代間毀,宋復建,易名崇福宮。承天宮、金大定(1161~1189)間建,為唐隆唐觀故

址,金崇慶(1212)間再建。此外,宋代還建有頤真觀,元代又建有土德觀、長春庵等。

明清以後,嵩山道教漸趨式微。除中嶽廟屢經重修外,其他宮觀大都失修,連原來

“為屋二百三十間”之崇福宮,至清代也已頹廢。清潘耒《遊中嶽記》雲:“去(啟母)

石百武為崇福宮。嵩山昔多道觀,今自岳廟外,唯此宮尚存;然荒寂甚,黃冠無可與語

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崇福宮僅存房屋十數間。保存較完好的只有中嶽廟,

計存樓、閣、宮、殿、臺、廊、碑樓等建築四百餘間,是河南現存最大的道觀。

注:

① 《叢書集成初編》第238冊第154頁,中華書局,1985年

② 《藝文類聚》第1冊13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③ 清馬驌《繹史》卷十二引《隋巢子》曰:“禹娶塗山(氏),治鴻水,通轘轅

山,化為熊。塗山氏見之,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禹曰:‘歸我子!’石破北

方而生啟。”

④⑤⑥《道藏》第22冊199頁,21頁,第5冊266頁,601頁,第19冊706~

708頁,第10冊885頁,第5冊326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

1988年

⑦ 《北史》第1冊170頁,中華書局,1974年

⑧ 《道家金石略》11頁,717頁,1030頁,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⑨ 《說嵩》卷二十,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資治通鑑》第12冊第5658頁,中華書局,1956年

《舊唐書》第16冊第5129頁,中華書局,1975年

《道藏源流考》上冊60頁,中華書局,1963年

《宋史》第39冊,13515~13516頁,中華書局,1977年

《小方壺輿論叢鈔》第4帙第1冊,上海著易堂印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