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職場實戰:一個很實用,管理者必須掌握的團隊管理方法

2019年職場實戰:一個很實用,管理者必須掌握的團隊管理方法

一 PDCA的由來

PDCA循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採納、宣傳,獲得普及,所以又稱戴明環。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基礎和方法依據就是PDCA循環。

PDCA循環的含義是將質量管理分為四個階段:

1、P (Plan) 計劃,包括方針和目標的確定,以及活動規劃的制定。

2、D (Do) 執行,根據已知的信息,設計具體的方法、方案和計劃佈局;再根據設計和佈局,進行具體運作,實現計劃中的內容。

3、C (Check) 檢查,總結執行計劃的結果,分清哪些對了,哪些錯了,明確效果,找出問題。

4、A (Action) 改進,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對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並予以標準化;

對於失敗的教訓也要總結,引起重視。對於沒有解決的問題,應提交給下一個PDCA循環中去解決。

以上四個過程不是運行一次就結束,而是週而復始的進行,一個循環完了,解決一些問題,未解決的問題進入下一個循環,這樣階梯式上升的。

PDCA循環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就是質量計劃的制訂和組織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按照PDCA循環,不停頓地週而復始地運轉的。

這一工作方法是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業管理各項工作的一般規律。

2019年職場實戰:一個很實用,管理者必須掌握的團隊管理方法

二 PDCA的執行步驟

PDCA循環四個階段根據需要可分為8個步驟,分別是:

1 分析現狀、發現問題

在做計劃之前,需要分析一下現狀是什麼樣子的?問題在哪裡?第一步找到問題,就像醫生看病一樣。

2 分析影響因素

第一步是把脈,第二步根據把脈情況分析各種問題中的影響因素,這個時候就可以用很多方法了,比方說魚骨圖、5W2H等等,用這些方法來分析,到底有哪些因素?

3 分析主要因素

把所有的分析因素分析完了以後,再來分析主要因素是什麼。每一個問題的產生,都有少數主要的因素,比方說影響這個問題的產生有十個因素,按照二八原則,大概有兩個到三個是主要因素,找到主要因素才能夠徹底解決問題,如果找不到主要因素,那問題是沒辦法解決的。

4 制定措施

分析到主要原因以後,針對主要原因採取措施。在採取措施的時候,要考慮下面的這幾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制定這個措施?要達到什麼目標?在什麼地方去做?由誰來做?什麼時候做?怎樣做?這就是5W1H:

第一個W是Why,為什麼要做這個事情,這是最重要的,為什麼要制定這個措施?

第二個W是What,我們要做什麼?我們要執行什麼目標?

第三個W是Where,在哪個地方做?

第四個W是Who,誰來負責完成?

第五個W是When,什麼時間完成?

最後一個H是How,怎麼做?

這些5W1H,都要在我們的計劃裡面出現,要考慮這六個問題。

5 執行計劃

就是按照措施計劃的要求去做,開始執行。

6 檢查評估

把執行結果與要求達到的目標進行對比。

當然,我們定計劃的時候要分階段目標,如果沒有階段目標怎麼檢查?這個事情一個月完成,那一定要說第一週到哪裡,第二週到哪裡,第三週到哪裡,如果沒有這個,就沒辦法做檢查,所以,定計劃一定要分段來定,甚至每天、每個小時,都要有它的目標,這個時候才能檢查,如果沒有這個目標,是沒辦法檢查的。檢查完了以後進行對比。

對比後要總結好的和不好的兩個方面,經驗和教訓都要提煉出來。

7 改進措施

把成功的經驗總結出來,制定相應的標準,方便以後的推廣運用。

將失敗的教訓也總結出來,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確保不斷優化。

8 下一循環

將優秀的經驗標準化,把導致失敗的改進措施或新出現的問題轉入下一個PDCA循環中去解決 。

每個問題不一定靠一個PDCA循環,就能夠解決掉的,有時候一次解決掉,有時候可能要轉幾次。

2019年職場實戰:一個很實用,管理者必須掌握的團隊管理方法

三 PDCA在時間管理中的運用

PDCA工具同樣適用於時間管理之中,按照PDCA工作循環可以使時間管理系統化和整體化,是進行自我管理與約束的有效工具。

1 P(目標計劃)

a 明確目標

有了目標,才能知道自己奮鬥的方向,才會做出圍繞目標的可執行計劃。時間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目標的制定,可以根據價值觀和SMART法則制定一個切實的符合自己心願的目標。

b 制定計劃

目標是方向,是藍圖,目標的實現首先需要通過具體的計劃分解出來:大的有年度計劃、季度計劃、月度計劃,小的有周計劃和日計劃。在制定計劃過程中,可以根據四象限法則或二八法則根據輕重緩急區分優先次序,做到要事第一,同時兼顧次要方面事項,做到生活工作的平衡發展。

2 D(執行計劃)

a 事件管理

先嚴格按照計劃根據輕重緩急的順序安排執行各類事務,在實際運用中,也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做出調整,保持一定的彈性。

b 時間統計

如何高效的利用時間,在執行的環節我個人覺得時間統計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每天的時間統計和總結能更明確的瞭解自己處理某些事件所花費的時間,從而能更合理的調整自己的日執行計劃。

3 C (檢查總結)

a 總結經驗

對照自己的目標計劃和具體實施的兩個環節,我們可以總結一切成功的經驗:哪些地方做得好,好在哪裡,以後可以作為一個標準化的動作不斷重複,並要成習慣。

b 吸取教訓

當然肯定也會有計劃不周和實施不力的情況,如許多計劃根本不合理,做不到;或者計劃了,自己因為種種原因沒做好,甚至沒有做。要分析出根本原因,找出改進的辦法。

4 A (實施改進)

a 鞏固標準

針對第三步的檢查總結,對於好的東西要形成標準化操作,在這個階段不斷重複和鞏固,形成良好習慣。

b 改進不足

而針對不足之處總結出的改進措施,就要落實改進辦法,在以後的實踐中不斷的修正和調整,直至問題解決為止。

PDCA流程最好每日完成一個循環,如果時間不允許,至少也要每週完成一個循環,這樣對於時間管理最有利。當我們真正能夠做到在工作中“凡事有計劃、凡事有執行、凡事有檢查、凡事有改進”的時候,我們就進入了一個持續不斷地真正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的良性循環。​​​

歡迎您關注與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