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幾乎打下整個歐洲,為什麼不像秦始皇一樣統一整個歐洲成為一個國家?

法醫小白

這個問題要從兩千年前的羅馬帝國說起,這裡的“羅馬”,不是狹義的羅馬城,而是指從羅馬城發源、將地中海變為內海、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是現代歐洲的歷史源頭。

歷史課本告訴我們,公元前27年屋大維正獲“奧古斯都”稱謂開始,這個統治幾乎整個歐洲的國家成為了實際意義上的帝國,奧古斯都即是皇帝,此後400年,整個歐洲便是以羅馬帝國名義存續。


這期間發生了很多事,有一件事需要記住,基督教成為國教,教區主教獲得了名義上的神的權利,並在羅馬設置了大主教的角色,即後來的教皇。羅馬帝國的皇帝,即是上帝的指派,形式上即是由教皇來加冕。

中國有句古話叫“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放之歐洲也成立。


歷史課本是這麼告訴我們的:後來羅馬帝國分為東、西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又很快被北方蠻族入侵而覆滅,東羅馬帝國一直以在君士坦丁堡存續至十五世紀,直至伊斯蘭文化的奧斯曼帝國入侵,羅馬帝國徹底結束。



而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帝國被奧斯曼入侵後,奧斯曼蘇丹也以羅馬皇帝繼承者身份自居,不過由於宗教信仰並不相同,所以處於北方的強大起來的莫斯科大公國也跑來搶東羅馬衣缽,改國號為俄羅斯帝國,也就是我們說的“沙皇俄國”,這個“沙皇”就是羅馬帝國副皇帝“凱撒”的音譯,也就是皇帝的意思。


到這,該拿破崙出場了。拿破崙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十多年裡,帶領法軍橫掃歐洲,多次擊敗以普、奧為主的返法同盟,1804年,盛極一時的拿破崙同樣把教皇“請到”巴黎,為自己加冕,稱帝,隨後一年,拿破崙逼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退位,本來就鬆散的神聖羅馬帝國徹底解體,此時拿破崙的法蘭西帝國才更具法理上的意義,不過這還是侷限於“西羅馬”。

按照羅馬帝國以來的法理系統,要建立一個統一歐洲帝國,奧斯曼帝國是異族,暫放一邊可以不管,可是東邊的俄羅斯帝國就不能放任了,那邊的沙皇可是標榜著是羅馬正統後裔呢。


很多人詬病拿破崙不該去打俄羅斯,而應該治理西歐即可,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是拿破崙的野心極大,是要重新建立以法蘭西為核心的新“羅馬帝國”,所以必須把“東羅馬”給收回來,這是其一。


另外彼時崛起的俄羅斯帝國更是野心勃勃,自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以來,崛起的俄羅斯大帝國北上打敗瑞典後稱霸波羅的海,向遠東擴張的同時,對南部的西亞出海口也虎視眈眈,即便拿破崙不去進攻俄羅斯,俄國也隨時有可能西進。所以,是以法蘭西為主體統一歐洲,還是由斯拉夫人來統一歐洲?當然斯拉夫人血統不夠純正,拿破崙必須進攻俄羅斯。

不過歐洲自羅馬帝國分裂以來,就很難再以武力重新統一起來,主要原因恐怕還是各個獨立的王國對自身獨立主權的貪婪,當某一個勢力崛起時,總會被其他聯合起來剿滅,拿破崙被俄帝國,英、奧、普的聯合起來給打敗,強盛一時的法蘭西帝國衰敗。


後來俄羅斯帝國在克里米亞也遭到了法、英、奧斯曼聯合打擊,從此一蹶不振;再後來的德意志第二帝國以及第三帝國,也是同樣的命運。所以拿破崙不可能統一歐洲的主要原因,是獨立王權獨立性的需求。


盧曦採訪手記

歐洲沒能統一成一個國家,全都得益於英國bug般的存在,所以英國也有“歐洲攪屎棍”之說。只要有英國存在,歐洲大陸就永遠都是勢力均衡,也就是法國強大,英國就和德國、俄國結盟打法國,德國強大,英國就和法國、俄國結盟打德國,蘇聯強大,英國就和德法結盟對付蘇聯。反正,就是不允許歐洲大陸有老大。

拿破崙幾乎統一了歐洲大陸,但拿破崙對英國一點辦法也沒有。1804年,拿破崙加冕稱帝,而這個時候的英國是“日不落帝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佔有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緬甸等殖民地,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拿破崙打不到英國本土,可以英國軍隊卻不斷聯合歐洲大陸其它國家組成反法同盟攻打法國,也就是說,法國在英國面前很被動。

而秦始皇面對的國家,在已知的世界裡,也就那六國和南越地區,都被秦國打下來了。但拿破崙打不下英國,這是根本的區別,實力上的區別。


上丞工作室

在我看來:1,拿破崙不如秦始皇統一意識強,或者說拿破崙根本就沒有統一歐洲的計劃!2,拿破崙國家意識太強了,法蘭西就是法蘭西,整個歐洲不可能是法蘭西.而秦始皇有山東六國皆是我華夏民族,秦始皇更像是周的繼承者,統一分裂的周朝!3 ,拿破崙並沒有在所佔領的地區全部推行法國治,而秦始皇則一律實行秦律!4,或許拿破崙有打算統一歐洲的計劃,只不過他想完全征服英俄後,沒有外部的威脅情況下,慢慢整合所佔領的地區,使之成為一個國家!


男孩4083

土地和人口對歐洲國家的誘惑不強烈,從歐洲的地理位置,耕地上取得的財富和維持統治的支出剩餘無幾。誰去幹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現在歐洲想統一,但資本運轉出問題了,又阻礙了他們的聯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