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明英宗為什麼要殺死於謙?

老冒574


明英宗朱祁鎮殺死救時名臣于謙,原因其實就一個字:蠢。

↑明英宗朱祁鎮是個很蠢的皇帝↑<strong>


當年明月在寫《明朝那些事兒》的時候,曾經用了很重的筆墨篇幅寫了朱祁鎮,尤其是誇讚朱祁鎮有一種獨特的個人魅力,能夠讓周圍人為之傾倒,佩服。

很多讀者聽完朱祁鎮的故事之後,都覺得此人真是一個好人,只不過很倒黴罷了。然而,縱觀整個明朝歷史,明英宗可完全談不上“英”這個詞,他不配。

就看誅殺于謙這件事吧。當時于謙的個人威望是沒得說的,北京保衛戰一戰成名,挽救大明江山於水火,可於謙這人,非常廉潔,性格清高,絕不願意與官場同流合汙,他不貪財,不圖利,也不求虛名,就是想給國家和老百姓乾點事實。

↑于謙完全可以躋身中華文明歷史上最頂尖最優秀的人物行列↑

也正因此,在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大明王朝沒人掌舵的危難之際,于謙果斷支持並且說服郕王朱祁鈺登基,安定天下之心。同時,于謙朝堂上強烈主戰,聲稱:“主張南遷的人,應該斬首!京師乃天下之根本,一旦遷都,就會變成第二個南宋了”

他義正言辭,說服了當時監國的郕王朱祁鈺,但也因此得罪了一大批投降派官僚。

比如著名的投降派徐有貞,在朝堂上聲稱夜觀星象,天命已去,只有南遷才能避禍,弄得群臣人心惶惶,于謙上面那句話,直接打臉徐有貞,從此徐有貞成為被大家嘲笑的對象,是膽小鬼,是投降派的代表。

尤其是北京保衛戰成功之後,徐有貞更是斷了前途。

↑徐有貞是害死於謙的直接兇手↑

但小人的最大特點就是能折騰,臉皮厚,徐有貞通過討好大學士陳循(此人也是主戰派,但明顯不是于謙那種清廉之人),得以升遷。徐有貞還特意拉攏于謙門人,于謙不知內情,但他還是替徐有貞說話了,奏請景帝朱祁鈺讓徐有貞擔任國子監祭酒。

于謙之所以這麼做,絕不是因為他接受了徐有貞的賄賂,而是他打心眼裡就不認為徐有貞有多壞,儘管徐有貞提議遷都逃命,但當時情況危急,有這種想法也是人之常情。

可朱祁鈺不幹了,他對徐有貞印象深刻,反問于謙:“這傢伙就是提議南遷的那個徐有貞吧,不是什麼好人!” 朱祁鈺的判斷是對的,徐有貞真的不是什麼好人。

↑朱祁鈺一直信任於謙,和于謙的君臣關係相處融洽↑
<strong>

景泰八年,景帝朱祁鈺病重,當時太子已死,而朱祁鈺無後,身後事成為最敏感的話題,徐有貞和石亨等人搞了一次政治投機,策劃了奪門之變。

那麼,于謙呢?奪門之變這一晚,于謙在幹什麼? 實際上,于謙幾乎是第一批得知此事的大臣,當時于謙的兒子于冕跑來告訴于謙明英宗復辟時,于冕嚇得語無倫次,于謙並沒有做出任何實際行動,而是嚴厲警告兒子:“小子何知國家大事?自有天命,汝第去!”

明英宗朱祁鎮不知道的是,于謙在朱祁鈺病重期間,不斷遊說讓朱祁鈺復立沂王朱見深,也就是朱祁鎮的兒子,曾經的太子。

毫無疑問,于謙絕不是什麼景帝死黨,他心裡裝的只有國家社稷,只有蒼生禍福。 所以奪門之變後,于謙就當什麼事沒發生,他其實已經預料到,因為他當初在支持朱祁鈺稱帝時出了大力,如果朱祁鎮心眼小,怪罪於他,他遲早會獲罪甚至死亡。


↑明英宗朱祁鎮比較重感情,但絕不是好皇帝↑

果然,就在第五天,明英宗朱祁鎮就要殺了于謙。然而明英宗朱祁鎮對於謙印象並不差,大明江山畢竟是于謙保下來的啊,可徐有貞卻一定要于謙死,於是在朱祁鎮猶豫表示:“于謙畢竟對國家有功啊”,可徐有貞回覆了一句:“不殺于謙,此舉無名”。

徐有貞的邏輯陷阱是:于謙意欲謀反,謀誰的反呢?當然是阻止朱祁鎮繼位,謀朱祁鎮的反。可是這個邏輯的致命點在於,于謙謀反是為誰呢?為他自己嗎?當然不是!因為當時朱祁鈺還活著而且寵信于謙,那麼于謙想在朱祁鈺死後自立為帝?這在明朝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實,徐有貞通過這個邏輯陷阱是想暗示:朱祁鈺繼位不合法統,而明英宗朱祁鎮奪門有理。 朱祁鎮奪門有理,徐有貞們當然就有天大的擁立之功了。 如此矛盾漏洞百出的邏輯,竟然把明英宗朱祁鎮繞暈了,直到很久以後,李賢找機會向朱祁鎮指出:“您被徐有貞騙了!”

↑明英宗發現自己成為徐有貞們眼裡的傻子後,再也不提奪門之事了↑

明英宗還聽不明白。 李賢不得不把話說得更清楚些;“景帝朱祁鈺病重不治,又沒有兒子,帝位空懸,那麼唯一具備太子資格的,當然就是太上皇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朱見深當時才十歲,他如果繼位,不就相當於讓朱祁鎮繼位嗎?何況還有孫太后可以主持大局啊!!皇位還能旁落嗎?”

李賢繼續打臉明英宗朱祁鎮:“相反,奪門之變不但不必要,反而是最具風險的路,那晚要是出任何意外,太上皇您輕則被廢黜皇室身份,重則當場暴斃,還會連累子孫!”

李賢沒有進一步說出的是,當時于謙掌管兵部,兼總督軍務,牢牢控制京城兵權,于冕跑來告訴于謙奪門之變的時候,以于謙的能力和權力,完全能夠撲滅叛亂,還能把朱祁鎮徐有貞等人肉體消滅,因為朱祁鈺當時可是活著的,是正宗的事實上的皇帝,朱祁鎮憑什麼去反?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這樣的人實在太少了,卻是民族脊樑↑


可是于謙什麼都沒做,當做沒事似的,顯示出高超的政治智慧,以及不顧個人安危的高尚品格。于謙默認了既定事實,因為他扶立朱見深的目的就是讓朱祁鎮復位啊,他不是為了朱祁鎮,不是為了朱祁鈺,他更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天下蒼生!為了國家社稷。

可惜,明英宗朱祁鎮太蠢,真的太蠢,被徐有貞忽悠的很慘,最終害死了一代名臣良相於謙。

徐有貞壞,朱祁鎮蠢,最終公正不阿,清廉克己的于謙卻被殘酷殺害,但歷史最終是公正的,于謙永垂青史!杏卷不朽!


我見青史多嫵媚


于謙於國有不可磨滅的功績,然而於明英宗個人的“家”卻是大大不利,這就是他被殺的主要原因。

國家國家,在統治者眼中,統治者的家就是國,或者說是放在國之前的。

明英宗在土木堡之變中被蒙古人俘虜,蒙古大軍直逼大明首都,在大明面臨亡國之危的險峻情況下,于謙力主英宗之弟繼位,使國家有主心骨,然後主持北京保衛戰取得了勝利。

于謙此舉可謂力挽狂瀾,拯救國家及民族與危亡之中,相當於再造大明。

然而對於明英宗來說,他的國保住了,但是他的皇位丟了。

人都是有私慾的,對於皇帝來說,他的私慾往往就當成國家利益來考慮。

當明英宗通過奪門之變再次登上帝位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于謙的下場。

于謙之死,是明英宗和一些大臣聯手製造的,明英宗假大臣之手處死於謙,大臣們察言觀色利用明英宗的心思殺死於謙。

簡單說,是皇帝和大臣相互利用,處死於謙。

明英宗復辟當日,于謙即被逮捕下獄,誣陷於謙等製造不軌言論,又陰謀迎立襄王。石亨,徐有貞等人就利用這個罪名,以謀反罪判處於謙死刑。

石亨,徐有貞等人要殺于謙,很大程度上是對於謙不滿,要借英宗復辟殺死於謙。這裡面帶著私怨。比如徐有貞,在土木堡之變後曾建議南遷,遭到朝野內外的一致譴責,更被于謙斥責為“罪當斬首”,以至於終景泰帝一朝徐有貞都不受重用,仕途受阻。其中也曾通過於謙的門生求于謙向景泰帝舉薦,于謙也確實舉薦了,但景泰帝對他的印象很不好,一聽其名想到這不是那個主張遷都的小人嗎?沒有采納于謙的建議,但是徐有貞認為是于謙作梗對於謙懷恨在心。

徐有貞是帶著私人恩怨的。當明英宗看到對於謙的定罪,還假惺惺說“謙實有功”,有所猶豫,徐有貞勸說“不殺于謙,復辟之事師出無名”,打消了明英宗的猶豫。

這裡有一點是需要指出的,明英宗也是想殺于謙的,只是不好直接明言,最終以徐有貞這一句為藉口,順勢殺死於謙,徐有貞也有點背鍋的意思。

于謙“憂國忘家,志存宗社”,他在土木堡之後“重社稷,輕君王”,造成了他日後的悲劇。其實他本可以不死,一在他可以在景泰帝病危之際帶頭迎立英宗,但是他重名節,輕名利;二在於明英宗可以寬恕他,然而明英宗並非明君,心胸並不寬闊。

明英宗對待弟弟景泰帝的八年統治也是否定的,景泰帝死後,英宗廢其帝號,賜諡號為“戾”,稱“郕戾王”,連廟號也沒有,更沒有將他葬在皇家陵園,根本就是不承認他的合法性。

對延續了大明江山的弟弟都是如此,更不用說于謙了。


微史春秋



明英宗朱祁鎮是個好人,但不是個好皇帝,這好像是歷史公認的一個評價。明英宗對自己身邊的人很好,廢除了殉葬制度,對弟弟朱祁鈺也只是廢除帝號,恢復其郕王身份,並能照顧朱祁鈺的女兒。

明英宗這樣的好人,為什麼要殺于謙?肯定是有深層次原因的。

按照明史記載,明英宗一開始並沒有想要殺于謙,是大臣徐有貞說,不殺于謙,奪門之變沒有理由啊。於是明英宗同意處死於謙。

明史的記載是乾巴巴的,而實際情況是極其複雜的。我們承認,于謙在土木堡之變後,為挽救明朝做了很大貢獻。但是,于謙也有很多問題,加之封建社會一朝天子一朝臣,明英宗殺于謙絕不是出於一是的憤怒,而是有深刻的原因的:



于謙


第一個原因:于謙的功勞沒有後世傳說的那樣大

1449年八月,土木堡之變發生時,明朝建國才81年,距離明成祖朱棣最後一次北征才25年,明朝國力雄厚,這個是歷史事實。明英宗出發時,給北京留了10萬部隊守城,以備不測,這也是歷史事實,也符合常理,總不可能將首都作為空城。而此時擊敗明英宗部隊的也先大軍,只是分裂後的蒙古的一個部落,總共只有五、六萬騎兵,打野戰,實力還可以,要想攻下北京,幾乎不可能。



第二個原因:向孫太后要求立朱祁鈺為皇帝

本來孫太后對土木堡之變後的危機已經做了應對,一是由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監國,立明英宗2歲的長子朱祁鎮為太子。這樣的應變措施,在當時的情況下已經比較穩妥。但是,朱祁鈺想當皇帝,暗示于謙等人向孫太后要求擁立朱祁鈺為皇帝,在當時情況下,孫太后只得同意。這樣明英宗就失去了皇位,這一點讓明英宗比較生氣,但不是于謙的死因。



第三個原因:沒有阻止朱祁鈺廢太子

當上皇帝后的朱祁鈺並不滿足於當個打工皇帝,當上皇帝的第四年,他廢除了明英宗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位,立自己的唯一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當時有些大臣有出面阻止,但于謙沒有阻止。這下,明英宗不但自己失去了皇位,連兒子的皇位也失去了,這個讓明英宗非常非常生氣。一年後,朱祁鈺的太子朱見濟夭折,朱祁鈺再也沒有兒子,大臣們紛紛上疏要求復立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為此還有人被朱祁鈺打死,最著名的的就是御史鍾同,而於謙始終沒有參與要求復立的太子的事情,這事讓明英宗太寒心了。



于謙的第一個行為對國家安全有功勞,但是不可誇大其詞,明英宗並非笨蛋,也會分析形勢,沒有于謙,大明朝完不了。

于謙的第二個行為破壞了祖制,明英宗有兒子,不要求立明英宗的兒子,而要求立明英宗的弟弟為新皇帝。這種行為,有違祖制。

于謙的第三個行為表明了自己是朱祁鈺的忠臣,于謙自始至終站在朱祁鈺一邊,完全沒有考慮明英宗的利益和感受,于謙是朱祁鈺的忠臣,不是明英宗的忠臣。至少,明英宗完全可以這樣想,明英宗這樣想完全有道理。當年朱棣靖難成功,看看朱棣對建文帝的舊臣是什麼態度,此事換做朱棣,于謙也難以活命,換做誰都難以嚥下這口氣,不知道明孝宗朱祐樘有沒有這個氣量忍得了這口氣?


坐看東南了


任何一個權臣到了頂峰都會是最高統治者的眼中釘,于謙雖然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良臣,但依然逃脫不了封建帝王固有的權位思想。于謙的死是必然的。

明英宗殺于謙其實是一種必然,甚至說就算明英宗不殺于謙,景泰帝不死,也是有可能殺了于謙的。因為此時的于謙權力太大,名頭太盛了。

于謙的功績離不來明朝中期非常著名的兩件大事——土木堡之變和南宮復辟

土木堡之變讓于謙非常偶然的登上了歷史舞臺,並且在那個時期權掌大明中樞,也正是于謙的浩然正氣和力王狂瀾,讓當時搖搖欲墜的大明得以轉危為安,而此時的于謙行了“立皇帝”的事情,立皇帝在古來也不少見,如霍光、楊廷和等等,那些權臣都立過皇帝,但別忘了,他們立的皇帝都是在前皇帝死了之後立的,只有于謙立的景泰帝是明英宗還在蒙古瓦剌部

“北巡狩獵”呢。

雖然于謙立新皇帝是與太后商議定奪的,而且此時的局勢必須是另立新君才能穩住局面,但是如果明英宗一旦還朝清算,于謙肯定是首當其衝的。明英宗不可能去清算自己的媽。

明英宗好不容易從蒙古回來了,此時的政治格局已經完全改變,景泰帝已經穩坐皇帝位,而且明英宗朱祁鎮和景泰帝朱祁鈺哥倆已經從感情上完全切割了,弟弟把哥哥軟禁在了南宮,哥哥雖然有怨氣,但也毫無辦法。


機會終於來了,景泰帝病重,要駕崩了,可是他沒有兒子可以繼承皇位了,此時的朝廷存在著巨大的危機,因為不知道誰當皇帝的時候,所有人都必須要進行站隊的,只有你的站隊才能決定你未來的生死。

于謙也要站隊,而且是必須站隊,誰讓他那是如日中天呢,于謙的意見具有決定性的,此時的他又與孫太后進行了商議,提議就藩長沙的襄王接皇帝位,繼承明宣宗朱瞻基的法統。對於謙和大明來說,這樣的處理是相當正確和完美的,此時雖然明英宗回來了,但他恥辱的被俘經歷已經不再適合作大明的皇帝了。


而被景泰帝廢的前太子朱見深也不適合,畢竟自己的親老子明英宗還在,如果讓朱見深繼位,明英宗又如何安排,襄王雖然是朱祁鎮和朱祁鈺的叔叔,但為人成熟賢良,繼位皇帝能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

于謙和孫太后這麼考慮肯定是出於對整個大明王朝的命運考慮,但是有些大臣就不這麼想了,他們更多的是想進行政治投機,在新君登基前撈足政治本錢。徐有貞、石亨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發動了南宮政變,幫助明英宗朱祁鎮復辟了。


朱祁鎮復辟登基的時候,景泰帝朱祁鈺都還沒死呢,他有一句話就決定了于謙在他心裡的位置,他聽聞新君登基上朝的鼓聲,問:于謙耶?是于謙嗎?

這說明在景泰帝的心裡還是相當的防範于謙的,此時的局面他認為整個朝廷只有于謙有那個能力進行左右,也只有他能夠另立新君,所以從某種意義來說,于謙的權力之盛,已經讓景泰帝很忌憚了,他要是不死,繼續當政,也是要處理于謙的。


明英宗朱祁鎮登基復辟後,第一件事情不是廢了景泰帝(景泰帝的稱號直到明英宗復辟了一個多月後才被廢),而是逮捕了于謙。明英宗上位後就立刻處理于謙,不是出於私情,而是政治需要,因為此時的于謙還是有那個權勢和可能翻明英宗的盤的,明英宗以及徐有貞等人控制于謙主要是要保證朱祁鎮復辟後鞏固朝政。

明英宗在穩坐皇帝位後,此時已經不害怕于謙了,他就沒有動殺于謙的心思,只是由於當時的復辟紅人徐有貞與于謙有私人過節,上奏明英宗以不殺于謙,南宮復辟師出無名的藉口,明英宗才最終殺了忠臣于謙。

于謙之死的根源其實是他太過於公心了,一切以國家為重,無論是國家危難之際力排眾議立朱祁鈺為帝,還是在國家關鍵的轉折點時期打算擁襄王繼位,這都不是為他個人打算,而就是因為這樣的一心為公,傷害了當權者的個人利益,一旦當權者有能力的時候,就一定會殺他的。

<strong>


沉墨I方之城


如果單說明英宗為何要殺死於謙?那原因很簡單,僅僅是這句“ 社稷為重君為輕”的絕情話,就足矣。如分量還不夠,再加上那長達八年的物質匱乏、精神孤寂的南宮生涯,就足以令明英宗咬牙切齒、恨之入骨的殺掉于謙。

那麼于謙為何會死?這原因就稍微要多一些,于謙是死於大明的皇權之爭、死於自身清高的忠君愛國情懷、死於石亨等人的精心陷害、死於皇帝的昏庸柔弱等等原因。如果於謙不死,那中國歷史上會多一位“仁君”朱祁鎮。

于謙,公元1398年生,浙江錢塘人,永樂十九年進士。他從入仕為官至奪門之變之後被殺,共經歷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五朝。公元1457年,于謙含冤遇害。現代學者大多稱其為抗敵保國的民族英雄。 于謙有高潔的人格與遠大的抱負,他對大明王朝有再造社稷的蓋世功勳,詮釋了他的“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人生目標。

于謙之死分析如下

如果孤立地看于謙之死,乃是由於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等小人的報復與陷害。但如果我們更深入一點,其原因是非常複雜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土木堡之變後的京城保衛戰,這無疑成就了于謙的蓋世英名,顯示了他的耿耿忠心與臨危不驚的氣度與才能,但同時也埋下了他被殺的種子。因為他再一次陷入了在大明王朝最為敏感也最為危險的皇權之爭中,這是主因。于謙令人悲憤的是,他深知陷入這個旋渦的尷尬與兇險,但卻又義無反顧地加入進去。

當瓦剌首領也先帶著朱祁鎮要挾明朝廷時,以于謙為核心的大明政府採取措施,立朱祁鎮之子朱見深為皇太子,以郕王朱祁鈺為輔代總國政,決不接受也先以朱祁鎮為要挾的議和條件。于謙表明了“社稷為重君為輕”的決絕態度。隨後決定以郕王朱祁鈺即皇帝位,改元景泰,尊朱祁鎮為太上皇,徹底斷絕也先的念頭。

當也先欲將朱祁鎮送歸大明時,代宗朱祁鈺害怕英宗迴歸後自己失去帝位而一再拒絕,此刻又是于謙從容地說:“大位已定,孰敢他議!”于謙完美的解決了英宗迴歸難題。于謙可以說對大明王朝,對英宗、代宗均無不利,尤其是對英宗的迴歸來說更有促成的作用。但可惜的是英宗不僅不會領情,反而種下了誅殺于謙的種子。

據《明史郭登傳》記載,當時也先帶著英宗到大同城下索要財物,謊稱得財物便可送回英宗,守城都督郭登斷然拒絕。 英宗遣人謂登曰:“朕與登有姻,何拒朕若是?”登奏曰:“臣奉命守城,不知其他。”英宗銜之。那麼對於主戰而不議和,且聲稱“社稷為重君為輕”的于謙,英宗能不“銜之”?

于謙主動選擇了拯救大明危局而置自我性命於不顧,這是他的可貴之處。正如他事後感慨萬分地說:“此一腔血竟灑何地!”于謙所面對的是兩位皇帝:一位是無權的昔日舊帝,一位是在位的現任新帝,他的選擇異常艱難。在大明生死存亡的關頭,他可以毫不猶豫地作出抉擇。但是在危機過後二帝並存時,他卻表現得那麼猶豫不決。立太子一事則更能說明於謙的猶豫不決。

于謙之死的一些感觸

直到代宗病危之際,于謙才不得不與朝臣上疏復立朱見深為太子。但是為時已晚,還沒議出結果時,石亨等人已擁立英宗復辟,等待于謙的也只有是死。于謙並非不知道自己處境的危險,而是無可奈何,但他似乎早已為那不幸結局做好了一切準備。看一下於謙臨終遺言便可知:“文憤怒,目如炬,辯不已。 謙顧笑曰:辯生耶?無庸,彼不論事有無,直死我耳!”他面對死亡如此平靜,他是對一切的絕望。

于謙的悲壯殉國,代宗已無法看到。儘管代宗也做過利國利民的實事,但其人格中充滿了自私和狹隘,千方百計地阻止身陷敵國的英宗歸朝,殘酷無情地囚困英宗於南宮,不擇手段地更易太子,心狠手辣地摧殘持異議的大臣。在這場皇權之爭中,沒有正義,沒有是非,只有政治權力的爭奪與個人私利的算計。于謙是這場鬧劇的犧牲品。于謙死前的笑是絕望的笑,是他對朝廷失望的笑。他的死與其說是石亨等人的陷害,倒不如說是代宗的性格狹隘和英宗的悲憤釋放所導致。


野史也是史


明英宗殺于謙,是明知殺錯了,卻不得不殺——瞧瞧,有時候事情就是這麼棘手。

為什麼說殺錯了呢?

因為于謙是一個對大明江山社稷立下過巨大功勞的人。力挽狂瀾於既倒,可謂大明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于謙立下了什麼功勞呢?這要從大明正統十四年開始說起。

其時,明英宗朱祁鎮在位。從年號可以看出,他已經在位十四年。但由於繼位年齡較小(9歲),所以此時的朱祁鎮只有20多歲,算是個毛頭小夥兒。

這一年,大明北部的瓦剌部落突然發難,向大明邊疆發起了攻擊。這其實是常態,瓦剌是遊牧民族,並沒有地盤要求,無非是搶點東西。按照常態的處理,派一員得力干將領兵教訓一下就是了。

可明英宗朱祁鎮是毛頭小夥兒啊,毛頭小夥兒最容易衝動。衝動的結果就是御駕親征。大家都知道衝動是魔鬼啊,於是,御駕親征的結果就是,朱祁鎮在土木堡被瓦剌俘虜了。史稱“土木堡之變”。

抓獲了大明皇帝,瓦剌很興奮,乘勝兵臨北京城下。

這時候,于謙出場了。當時,于謙的官其實並不大,只是個兵部侍郎。但緊急時刻靠的是本事,與官大官小的關係不是很大。

明英宗被俘後,大明朝廷亂作一團,主流的觀點是,北京城難保了,立即遷都南京。

但于謙說,不必遷。我能守住北京城。可是國不可一日無君,當務之急,先要立一個新皇帝。

太后一聽,靠譜。便把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立為皇帝——史稱明代宗,把明英宗朱祁鎮尊為太上皇。把于謙升為兵部尚書,全權負責保護北京城。

于謙確實有才能。一戰成名,打跑了瓦剌,保住了北京城。

瓦剌敗退後,明英宗朱祁鎮成了他們手裡的燙手山芋。本來打算挾天子以令大明,討點便宜,可人家大明立了新皇帝,朱祁鎮的話根本沒人聽。

殺了呢?瓦剌又不敢。因為大明的整體實力遠遠勝過瓦剌。真要殺了大明天子,大明怒了,也夠瓦剌喝一壺兒的。

思量再三,瓦剌做了一個英明決定:把明英宗朱祁鎮放回去吧。

朱祁鎮回到北京後,地位十分尷尬。因為他的弟弟朱祁鈺做皇帝上癮了,根本不願意歸還帝位。而且朱祁鈺已經控制了大明朝廷,沒人替朱祁鎮說話。於是,朱祁鎮就被朱祁鈺軟禁了起來。

注意,此時,于謙也沒有替朱祁鎮說話。畢竟,作為迎立新君的功臣,于謙沒必要給自己找麻煩。再說得露骨一點,于謙是朱祁鈺的人,而不是朱祁鎮的人。

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何況,朱祁鎮還沒死。畢竟當了那麼多年皇帝,也還是留下了一些心腹的。更何況,迎立新君這種天大之功,對於野心勃勃的人來說,誘惑力是相當大的。

於是乎,在失去皇位足足八年後,大臣石亨等人趁著朱祁鈺病重,突然發難,救出了被囚禁的朱祁鎮,重新把他推上了皇位。

石亨告訴朱祁鎮:皇位要想坐穩,必須清算朱祁鈺的勢力,首當其衝,就是于謙。

就這樣,朱祁鎮下令殺了于謙。同時被殺的,還有曾經效忠於明代宗朱祁鈺的諸多大臣。


趣談秘史


看到下面答的那麼長,我就說的簡單點了。

奪門之變是為什麼?明代宗重病,而且沒有兒子,皇位肯定要傳給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深。實際上還是要把皇位還給明英宗這一支。

但是,有三個政治投機分子編造了一個謊言,這三個人是徐有貞,石亨,曹吉祥,人送外號奪門三傑。編造了一個什麼樣的謊言呢?大意就是說要大臣于謙另外尋找藩王,繼承明代宗的位置。所以就奪門之變事後的合法性就來源於此。但是,事實上並沒有這回事。因為找藩王入京是要詔書的。但是奪門之變成功後也沒有找到這個所謂的詔書。

英宗當時是很猶豫的,到底該不該殺于謙。因為于謙的功勞太大,風評太好。但是我們的徐有貞同志就比較有本事了,說了一句話,直接讓英宗下定決心處死於謙。這句話是什麼呢:不殺于謙,奪門無名。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不殺于謙,這件事情是沒有名分的。畢竟奪門之變編造的謊言裡,起因就是于謙。

後來李賢揭破了這個謊言,英宗後悔萬分。從此不準再提”奪門“二字。所以于謙的死,基本可以看做是奪門三傑直接造成的。

喜歡就關注唄:砍歷史。我是馬砍,每天講點不同的故事。


侃砍歷史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奪門之變”爆發,石亨、曹吉祥、徐有貞密謀迎太上皇朱祁鎮復位,事情進展的十分順利,半夜謀事,天亮英宗就坐上龍椅接受百官朝拜,而當天晚上,兵部尚書于謙、吏部尚書王文就被抓捕並判處死刑。

奏摺上去,英宗尚猶豫,他說道:"于謙實有功。"政變策劃者徐有貞說道:"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

這一番對答,決定了一代名臣于謙的命運,八年前他臨危不懼,擁護代宗登上大位,死守北京,維繫了明室江山,僅僅八年,就淪為階下囚,最終連性命也丟了,實在是冤屈。

但在當時,他的確是非死不可,即便不死,下場也好不到哪裡去。

英宗之所以急吼吼的被推上位,是因為代宗皇帝身體不好,且沒有子嗣(太子朱見濟夭折),京城中流傳吏部尚書王文打算推舉襄王的兒子繼承大統。先不說這事是真是假,於情於理都是不被大臣接受的。在眾人心目中,代宗不過是皇位上的臨時工,英宗皇帝才是正統,既然英宗已經回來了,你就應該主動讓位,但代宗皇帝不但不讓位,還打算把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立為繼承人,明顯不符合皇位繼承規則,而朱見濟夭折後,又想著請藩王的兒子做繼承人,要知道此時英宗才三十多歲,英宗的兒子憲宗朱見深也活的好好的,怎麼也輪不到藩王的兒子來插一槓子。

這種情形下,作為當朝最有權勢的大臣,于謙不僅不阻止,竟然還是傳言中的謀劃者,自然為大家所不能接受。按照這個邏輯推算,無論是誰上位,于謙必然是託孤大臣,權傾天下。對於剛剛從王振專權中逃脫出來的群臣來說,不願意看到這種場景,而於謙為官清廉、鐵面無情的行事風格也為群臣所不喜。官場講究規矩,于謙破壞了這種規矩,這就把私人的感情上升到了制度和文化層面,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英宗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復辟,而於謙被賜死也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彈,因為大家都明白,殺了于謙的確冤枉,不殺于謙問題更多。

從歷史記載來看,英宗不能算是昏君,人品上更是非常不錯,不然也不會在殺伐決斷的關頭說出"于謙實有功"這種話語,但即便如此,他也對於謙有所不滿。當年英宗被俘以後被當做人質來攻打北京城,于謙說出個“社稷為重,君為輕”,告訴守城的將領只管守城,不要顧忌英宗死活,這話放在當時的環境沒有問題,但對英宗個人來說心裡總是個疙瘩。而英宗回到北京後被軟禁多年,作為權臣于謙毫無表示。代宗廢掉太子朱見深,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于謙也沒有說話,諸多事情累計,在英宗那裡,于謙好與不好都與自己無關,于謙越好,對自己越不利,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不是自己的東西好與不好有什麼意義?

而與于謙有私人恩怨的徐有貞十分明白這個道理,他也說的很有分寸:殺于謙,此舉為無名。名就是復辟的藉口,復辟是不合常理的權力交接,既然不合常理,就必須有不合常理的理由和不合常理的責任人,這個責任人只能是于謙。

許多人把于謙的死歸結為石亨、曹吉祥、徐有貞三人的誣陷,這明顯是低估了當時的環境,作為手握重兵的兵部侍郎,于謙可以輕鬆調兵平息這場半吊子復辟,但他沒有做,因為他知道復辟看似不合理,其實是一種不合理的糾錯,於理不合,於情有利。他的自尊和信仰不允許他這樣做,但他卻不阻止別人做。這正是他名節高貴的地方,而那些參與“奪門之變”的大臣們,也不能都歸結為自私自利,如藩王之子繼位這種謠言能夠快速發酵,必然有特定的土壤,那些年老成精的官場老油條,哪能看不透這背後的玄機,但他們聽之任之,卻也是各人打各人的主意,任由石亨、曹吉祥、徐有貞擺佈不過是順水推舟。

比如和徐有貞一起參與政變的楊善和王驥,一個早年毀家紓難,變賣家產頂住聖旨帶回英宗皇帝,一個七十多歲帶著兒孫一起參與“奪門之變”,他們年事已高,功勳卓著,看中的不是英宗復辟後的功名利祿,而是他們所忠於的信仰,那就是皇位繼承權的合法性,而作為這種制度的破壞者,于謙縱然有功,也必須受到懲罰。

如此這般,于謙就非死不可了,與其說他是死於陰謀,不如說是一場陽謀,這場陽謀的始作俑者就是專制社會的低下的政治倫理,勝者王侯敗者寇,輸了就的死。

至於後來憲宗皇帝為于謙平反,更像是另外一種糾錯,那就是于謙所為於皇帝不利,於社稷有利,既然先帝已經不在了,自然當以社稷為重。從這個角度來說,于謙的死是為朱家宮鬥背了黑鍋。



日慕鄉關


于謙這個人,真正做到了忠於國家社稷,而不是忠於某個人。


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剌部落所擒,瓦剌攜明英宗進逼北京城,大明王朝危在旦夕,不少人主張南遷避難。這個人時候,于謙站了出來,力排眾議,堅決保衛北京城,與瓦剌決一死戰。國不可一日無君,為了穩定人心,于謙擁立朱祁鈺為君,這個做法和春秋時期宋國公子目夷對抗楚國的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宋襄公不自量力,在沒有強大軍事力量的支持下,妄圖以仁義和周禮籠絡人心,當上霸主,反而弄巧成拙,被楚成王俘虜,目夷眼見營救襄公無望,逃回宋國都城。楚人兵臨睢陽城下,以襄公性命威脅宋人開城投降,宋人說宋國已另立新君,

楚人要殺襄公便殺,並拼死抵禦楚人攻勢。可以說,這兩個人真正做到了為國盡忠,而不是狹義的效忠於某個君王,某個人。


于謙為的是大明社稷,絕沒有私心,打退瓦剌之後也是兢兢業業,恪守臣子本分,為大明盡忠。可英宗為什麼要殺這樣一個社稷之臣?


一·英宗雖然復辟,代宗此時仍在,代宗雖然是在危難之時登位,但畢竟是正統皇帝,自己搶奪帝位,難免代宗朱祁鈺他日復辟,于謙足智多謀,而且在朝中很有威望,眾多大臣都支持他,不殺他,自己如坐針氈。


二·朱祁鈺登位時,答應離英宗之子為太子,後來英宗之子被廢,英宗一脈與皇權徹底斷絕,英宗自然懷恨在心。


三·小人陷害和權力的誘惑。徐有貞在土木堡之變之後曾主張南遷,被于謙怒斥,徐有貞也並非一無是處,于謙還曾向代宗舉薦過他,但是代宗因為徐有貞主張南遷一事,對徐有貞向來鄙夷,沒有升遷徐有貞,徐有貞認為是于謙從中作梗,從此懷恨在心。復辟之後,大權在握,一山不容二虎,所以徐有貞更要藉此機會除掉于謙。英宗也猶豫過,說“謙實有功”,徐有貞說“不殺于謙,此舉無名”,意思就是說,不殺掉于謙,我們名不正言不順,反而可能被人斥為亂臣賊子。英宗知道于謙有經天緯地之才,能匡扶社稷,但是于謙不死,自己師出無名,就算做了皇位,朝中難免有大臣不服,皇位無法穩固,于謙和皇位,自然是皇位更重要。


于謙一生忠於國家,他的死實在是令人扼腕嘆息,他是明代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嵩山派左盟主


賴有於嶽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這句詩的意思很淺白,也很真實。西湖因為有了岳飛和于謙,世間才覺得西湖的美麗。而於謙的遭遇告訴我們,在封建社會,當官有沒有功不重要,有沒有能力不重要,屁股坐在哪裡比什麼都重要 ,比什麼都重要!從這件事裡也看的出來,當年趙構的作法是多麼的正確。站在皇帝的角度去考量這個問題。于謙是必殺無疑的。

于謙讓大明續命二百年,卻在天下人都知道他冤枉的情況下被殺。就在1457年明英宗復位以後立即把于謙入獄。正月二十三日,于謙被押往崇文門外,就在這座他曾拼死保衛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後的結局——斬決。史載:天下冤之!遂溪的教諭吾豫(最混蛋的就是這樣的小人)說于謙的罪應該滅族,于謙所推薦的各文武大臣都應該處死。刑部堅持原判這才停止了。如果說”徐有貞執意要殺于謙是洩私憤的話,明英宗這個扣門天子要殺于謙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合法。換言之,只要明英宗登基。于謙的結果就只有死,有沒有徐有貞,他都得死,因為他威脅到了皇帝的地位,這就是中國的傳統封建政治的必然結果。 于謙缺乏政治頭腦。最大的錯就是不應該接回混蛋的扣門天子明英宗朱祁鎮回朝。明英宗混蛋,那麼景帝呢?一丘之貉罷了,就憑那句”景帝聞鐘鼓聲,大驚,問左右曰:「于謙耶?」既知為上皇,連聲曰:「好,好。」”可以說,假以時日,于謙早晚也得死在皇帝手裡。大明王朝皇帝殺功臣從朱元璋就是根。對於徐有貞,石亨等人來說,他們和于謙有著“深仇大恨”他們是絕對不會允許朱見深繼位的,雖然這樣明英宗朱祁鎮個人的政治環境徹底轉變,但他們將永遠成為罪人,成為歷史的惡人,必須也只有讓<strong>明英宗朱祁鎮復位,他們才能制於謙於死地,而這一點和明英宗的個人目的完全契合,只有自己復位才有可能洗刷自己被俘7年。扣門天子的醜惡行徑。朱祁鎮是中國作為歷史上第一個親自做漢奸的皇帝。他也許不懈知道,如果沒有于謙,說不定大明立朝81年便成南明瞭。


任何一個時代,都不乏像遂溪的教諭吾豫這樣的小人,這樣的人就是典型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這樣的人遠遠比徐有貞,石亨更可惡。天下既然覺得有冤、必然也就有恨,恨誰,恨的就是徐有貞,石亨這些亂臣賊子。而朱祁鎮一個皇帝親自喊話讓自己的臣子賣國,實在也是一代奇君!對比一下朱由檢自殺殉國,實在是太同情他了。扣門天子實在是對他最好的“讚賞”!朱祁鎮復辟之後給太師也先在京城修廟祈福,屠戮大明子民無數的瓦剌太師也先,居然能在京師立廟,也是千古奇觀了。(斯德哥爾摩綜合徵???)還給太監王振祀之智華寺,賜祠曰精忠。天下最滑稽的也莫過於此了。而於謙這樣的人,忠於的絕對不是大明天子,而是家國天下,社稷為重君為輕。是于謙這樣的人準則。這樣的人才是我們華夏的脊樑。永遠值得我們銘記。

朱祁鎮殺于謙的原因就是他關心的只是他的那條命。他的皇帝之位,他的身後之名。朱祁鎮是十分標準的昏君,但只要當皇帝,昏不昏的沒有關係,我俘虜都當7年了,誰當皇帝還能昏過我,現在已經無所謂了。“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和朱祁鎮無關。後主劉禪雖然“樂不思蜀”,但也沒有扣門招降。就這樣一個混蛋皇帝,居然也能夠善終。真是老天無眼啊。一個經歷坎坷的皇帝,他的智商和能力都應該有所提高。可偏偏這位朱祁鎮是一位“只磨練不成長”混蛋、。用最簡單的話話說。于謙是封建體制下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最後再溫故一下於大人的石灰吟吧:

石灰吟 于謙(明)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是于謙大人一生的真實寫照。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