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嗎?

魚之樂之漁


首先沒有任何的史料能夠直接證明劉伯溫是朱元璋害死的。現在大多數人認為劉伯溫是朱元璋殺的,很多時候是受到了現如今有關於朱元璋的影視劇的影響。但是實際上在現今可考的史料中沒有任何一條關於劉伯溫的死是跟朱元璋有關的記載。



就連熱衷於明裡暗裡抹黑明朝的清朝,他們所編修的《明史》也從未說過劉伯溫是朱元璋殺的,它只是寫到“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其後中丞塗節首惟庸逆謀,並謂其毒基致死雲。”。 此段記載大概得意思就是說劉伯溫據現有的記載是自然死亡的,但是民間有傳是被胡惟庸下毒害死的之類的說法。



從以上記載可以說跟朱元璋毫無關係,即使劉伯溫是被下毒而死的,那也是胡惟庸所為,乃是政治迫害罷了。當然這不排除是清朝的高級黑,畢竟一般情況下修史的人都是極其嚴格的 很少會在史書中記載不可考的民間傳說。



但是《明史》卻這樣做了,它對劉伯溫的記載採取了一些模稜兩可的說法,先是說他“居一月而卒”,而後卻又畫蛇添足的寫上“並謂其毒基致死雲”這樣讓人遐想連篇的話。而這就讓人有一種胡惟庸之所以會下毒害劉伯溫是因為朱元璋的授意。



畢竟在當時胡惟庸是朱元璋的宰相,很難不讓人懷疑不是朱元璋下令胡惟庸去毒死劉伯溫的。 可是既然如此,為什麼《明史》不直接寫到是朱元璋殺死劉伯溫的呢?要知道對於熱衷抹黑明朝的清朝來說,既然有這樣能證明朱元璋殺害劉伯溫這麼一位功臣的證據,我想他們肯定很樂意對其大書特書。



而且眾所周知朱元璋誅殺的開國勳爵們可不算少,就連藍玉這樣的即是開國功臣,又是朱標的舅父這樣的人物朱元璋都殺了,那麼如此朱元璋要殺劉伯溫也就不意外。那麼為什麼朱元璋殺劉伯溫這樣看似很合理的做法,明史卻沒有直截了當的說明呢?反而是藉助胡惟庸來意有所指的指向劉伯溫的死是跟朱元璋有關呢?



這唯一的解釋我想就只有一個,那就是連清朝修史的那些人都不相信劉伯溫是被朱元璋用下三濫的做法給殺害的,他們也找不到任何的證據可以證明這點。但是在修史的時候,又不能將朱元璋寫的太好,總得給朱元璋找點汙點吧!也就是如此最終才出現了《明史》中“其後中丞塗節首惟庸逆謀,並謂其毒基致死雲。”這樣含糊其辭的記載。 而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即不會讓後人覺得是在胡編亂造,又能讓一些人想到劉伯溫的死可能跟朱元璋有關。



實際上個人也不認為朱元璋是一個會使用下毒這樣下三濫的做法來毒害功臣的主。其實熟悉朱元璋的人肯定知道,朱元璋在位期間雖然有些“嗜殺成性”,而且對功臣們也多有大肆屠戮的事情出現。但不管如何朱元璋在殺人的時候也算是“光明磊落”,想殺你直接殺你就是,不會拐彎抹角,直接下旨就你造反就可以了,又哪裡需要使出下毒這樣下三濫的做法。



可以說歷來在戰爭中成長起來的開國君主,他們的性格都是向來比較直的,做事雖然很暴,但也很直接,要殺你定個罪名就是了,從不偷偷摸摸的。況且對於朱元璋這樣的雄主,他也沒必要偷偷摸摸的,他又不是禪讓亦或篡位的皇帝,也不是靠祖上積累下的實力在奪得帝位色。整個天下可以說是他一步一步拼回來的,所以他想殺誰,又何必用下毒呢?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其他都是虛的,直接上就行了。



況且以後來朱元璋對待劉伯溫兒子的態度,他也不像是會對劉伯溫下手的主。據《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列傳第十六》記載“太祖念基,每歲召璟同章溢子允載、葉琛子永道、胡深子伯機,入見便殿,燕語如家人。”,想想看如果朱元璋真的想對付劉伯溫,他會在劉伯溫死後如此的厚待劉伯溫的兒子呢?甚至還當他是家人呢?



可以說從種種跡象表面,劉伯溫還真不是被朱元璋害死的,朱元璋與劉伯溫的死毫無關係。當然至於劉伯溫到底是自然病死的,還是被下毒而死的,這就不得而知了。


澳古說歷史


按照正史來說:明洪武八年,既1375年的一天,劉伯溫感冒了,病了。朱元璋知道後,命左丞相胡惟庸帶宮中太醫來給劉伯溫診治。但是劉伯溫吃了這個太醫開的藥之後,病情不見好轉,反而更重了。劉伯溫抱病覲見朱元璋,婉轉的向他稟告胡惟庸帶著御醫來探病,以及服食御醫所開的藥之後更加不適的情形。朱元璋聽了之後,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一些要他寬心養病的安慰話,這使得劉基覺得自己這輩子為朱元璋鞍前馬後太不值得了,相當的心寒!在隨後的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謀反案爆發,在蒐集胡惟庸的罪行時,御史塗節揭發五年前就是胡惟庸指使太醫在劉伯溫的藥方上做了手腳,最後毒害了劉伯溫。問題就出在這兒!胡惟庸是誰?投朱元璋於和州,歷任元帥府奏差、寧國主簿、知縣、吉安通判、湖廣僉事、太常少卿、太常卿等職。後來當年朱元璋想罷免李善長的丞相職位就問劉伯溫誰可以代之時,就列出楊憲、汪廣洋、胡惟庸三人可是一一都被劉伯溫否定了,楊憲有做宰相的才能,卻沒有做宰相的器,而汪廣洋還不如楊憲。而胡惟庸呢?如果以駕車為例,他們會毀了您的車的。朱元璋這下全明白了,搞了半天只有你劉伯溫能做大明的丞相嘍!當然隔牆有耳消息還是被胡惟庸知道了,這也是禍根之一。還有就是朝廷有兩個系派--浙江派和淮西派。代表人物劉伯溫和李善長!楊憲是劉伯溫的弟子胡是李善長的弟子。自從楊憲被誅後,憑李善長推薦,任丞相,位居百官之首(淮西)又或是想獲得更多寵信,你說他要不要做點事情?不管是為了自己當年被劉基否定還是為保住自己在淮西子弟中位置他都會試一試。對於朱元璋來說,劉伯溫活著還是有點怕怕的,畢竟這傢伙能掐會算還足智多謀會不會威脅大明的江山也是個問題,既然有人願意背鍋去做何樂而不為呢?


君莫笑醉臥


你好,劉伯溫我的觀點是他是被朱元璋害死的。明史記載是胡惟庸毒害劉伯溫的,我覺得有很大的疑點,疑點有兩個。

第一點,地位不同。胡惟庸是丞相,一品大員。劉伯溫是封了伯的,在一品之上,他的地位是比胡惟庸要高的,兩者相比胡惟庸屬於下級。在古代下級殺害上級是跟大逆不道的道理一樣,是要犯法的,同樣被查出也是要殺頭的。胡惟庸不可能這麼傻,他也不敢做。這就有意思了,尤其是下毒這種手段人死會有很明顯的中毒死亡的特徵的。那他為什麼敢冒生命危險去毒害劉伯溫呢?這一定是背後有人指使,誰有權利去指使他敢毒害具有伯爵封號的人呢?當然除了皇帝朱元璋還能有誰啊!



第二點:朱元璋自己的行為暴露了。1373年劉伯溫被害而死,也就是胡惟庸被殺的那一年。到了1389年朱元璋接見劉伯溫的兒子們時強調劉伯溫是因為看不上胡惟庸而被胡惟庸毒害而死。都過去十幾年了你還過分的強調劉伯溫的死,不強調還好,一強調就表明你朱元璋借刀殺人就做實了,這就是心虛的表現。這麼大的功臣,沒有封公就算了,侯也沒有,最後給了一個第三封的伯的地位,最後還被害了,這就是想推脫責任。其實就是朱元璋所害,一箭雙鵰,這樣胡惟庸也被除掉了,實在是高,這皇帝沒白當,權術玩兒的賊溜。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以史說史


是的,歷史記載劉伯溫有病後,朱元璋讓胡惟庸帶御醫去看病,結果吃藥後病情不但沒有好轉且更加難受,劉伯溫向朱元璋反應此時,朱元璋卻淡然處之,劉伯溫知道命不久矣就再也沒吃藥,只是堅持正常飲食。劉伯溫死後朱元璋假惺惺的說劉伯溫是被胡惟庸毒死的,這不過是欲蓋彌彰,只不過是借胡惟庸之手除去劉伯溫罷了,之後胡惟庸案發,劉伯溫之死也被朱元璋拿來當胡罪證之一,真是一石二鳥啊,自古以來皇帝是最冷酷無情的。


狼的味道你不懂


照正史來說:明洪武八年,既1375年的一天,劉伯溫感冒了,病了。朱元璋知道後,命左丞相胡惟庸帶宮中太醫來給劉伯溫診治。但是劉伯溫吃了這個太醫開的藥之後,病情不見好轉,反而更重了。劉伯溫抱病覲見朱元璋,婉轉的向他稟告胡惟庸帶著御醫來探病,以及服食御醫所開的藥之後更加不適的情形。朱元璋聽了之後,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一些要他寬心養病的安慰話,這使得劉基覺得自己這輩子為朱元璋鞍前馬後太不值得了,相當的心寒!在隨後的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謀反案爆發,在蒐集胡惟庸的罪行時,御史塗節揭發五年前就是胡惟庸指使太醫在劉伯溫的藥方上做了手腳,最後毒害了劉伯溫。

問題就出在這兒!胡惟庸是誰?投朱元璋於和州,歷任元帥府奏差、寧國主簿、知縣、吉安通判、湖廣僉事、太常少卿、太常卿等職。後來當年朱元璋想罷免李善長的丞相職位就問劉伯溫誰可以代之時,就列出楊憲、汪廣洋、胡惟庸三人可是一一都被劉伯溫否定了,楊憲有做宰相的才能,卻沒有做宰相的器,而汪廣洋還不如楊憲。而胡惟庸呢?如果以駕車為例,他們會毀了您的車的。朱元璋這下全明白了,搞了半天只有你劉伯溫能做大明的丞相嘍!當然隔牆有耳消息還是被胡惟庸知道了,這也是禍根之一。還有就是朝廷有兩個系派--浙江派和淮西派。代表人物劉伯溫和李善長!楊憲是劉伯溫的弟子胡是李善長的弟子。自從楊憲被誅後,憑李善長推薦,任丞相,位居百官之首(淮西)又或是想獲得更多寵信,你說他要不要做點事情?不管是為了自己當年被劉基否定還是為保住自己在淮西子弟中位置他都會試一試。對於朱元璋來說,劉伯溫活著還是有點怕怕的,畢竟這傢伙能掐會算還足智多謀會不會威脅大明的江山也是個問題,既然有人願意背鍋去做何樂而不為呢?


末日曙光233886772


是的,雖然沒有正史可以考證,史上說是被誣陷而死,但從朱元璋的個性和對功臣的處理方式來看,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完全能幹出這事


小黑蛋大夢想


是的,雖然沒有正史可以考證,史上說是被誣陷而死,但從朱元璋的個性和對功臣的處理方式來看,他完全可以幹出這樣的事,朱元璋才是幕後黑手。


提莫大魔王TM


歷史上的開國功臣,不都是差不多的被皇帝悄悄弄死,劉伯溫也不例外,能同患難卻不能同享福,這不是人的本性嗎?


皛牛嘟嘟故事會



丹鳳176671015


可能嗎?他能算天算地難道不能算自己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