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光学2018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凤凰光学(600071)2018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因手机、汽车行业市场下滑,安防行业增速放缓,公司营收和利润未达年初经营目标。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8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亏损746.88万元,经常性利润同比减亏70%,经营质量持续改善。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1、主营产业稳健经营 公司推动主营业务向光学镜头转型,主要以安防监控镜头、车载镜头为主,镜头业务稳步发展,收入持续增长,研发能力和研发效率明显提升,光学加工业务实现扭亏为盈。锂电芯加工业务受到手机市场下滑、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坏账增加等影响导致亏损。 2、推进重点项目的实施 上半年,公司围绕监控镜头、车载镜头领域进行投资,完成对全资子公司凤凰科技、参股公司苏州协益的增资,效益将在未来逐步释放,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下半年,公司积极推进再融资工作。公司于2018年12月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文件,并于2019年4月取得中国证监会核准批文。本次非公开发行拟向中电海康和中电科投资公司发行不超过4749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4亿元,用于车用高端光学镜片智能制造项目和高端光学镜头智能制造项目,本次非公开发行将进一步增强公司资本实力,优化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为实现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打下良好基础。 3、坚持技术创新与引进人才 在安防监控向超高清技术发展的背景下,高端光学镜头技术升级更新快速,对企业研发投入、开发周期、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公司对技术与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报告期内,公司努力构建符合研发需要和市场趋势的组织架构及管理机制,继续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力度,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在杭州设立以市场和研发为中心的分公司。 4、企业管理全面优化 公司目前处于业务转型调整期,对公司的管理提出了挑战。为此,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整合资源,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采用与多个供应商合作的方式,分散供应链过于集中带来的风险;通过强化节能降耗和物流管理,提高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水平,随时对物料需求进行监管和预警;通过全面从严安全管理、全面升级财务管理、全面优化薪酬体系,增强管理实效,提升了运转效率、防范了经营风险,为公司发展筑牢根基。

三、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光学加工行业 作为光学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形成从各种镜片、结构件的零部件,到镜头组件的设计、加工能力,着力开发高解像力、大光圈、大靶面各型多用途镜头系列。 目前,公司光学镜片加工水平位居国内市场第一方阵,成为跨国公司稳定的供应商,通过承接索尼、富士等国际一流客户的订单,不断进行技术工艺改进,继续保持行业竞争优势;镜头业务方面,公司将监控镜头、车载镜头作为主攻方向,加强自主研发能力;金属元件和显微镜业务方面,公司已发展成华东地区重要的精密制造基地,积极拓展新市场。 车载摄像头朝高像素、多片数趋势看齐,多以大光圈、远距离、景深及图像大广角为主;安防监控领域,中长焦高清镜头的需求增加。 2018年1月,发改委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大力开展复杂环境感知、人机交互及人机共驾等关键核心技术,重点突破新型电子电器信息架构、多类别传感器融合感知等共性交叉技术。2018年1月,工信部发布《中国光电子器件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2018-2022年)》,提出要以无人驾驶应用需求为指引,开展多传感器图像融合技术的研究。 近年来,光学镜头市场规模逐年增加。根据TSR数据,2017年全球监控镜头市场销售额为6.53亿美元,出货量为1.86亿件;预计到2021年销售额将达到9.82亿美元,出货量将达到2.46亿件。根据TSR数据,2017年全球车载镜头市场规模为8亿美元,同比增长102.53%;预计到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59亿美元。手机、视频监控、汽车是光学镜头三个最大的应用领域,机器视觉应用增长迅速,主要用于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检测等。 2、锂电芯行业 全球消费电子类锂电池行业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我国消费电子类锂电池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生产和出口大国。 公司于2014年新增锂电芯生产销售,公司锂电池业务主要是以国内客户为主,具有客户数量多、信用控制困难的特点,易形成高应收、高库存的风险;并且锂电池行业的中低端产品竞争激烈,利润率较低,而中高端产品研发投入大,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公司一方面降存货降应收,严格控制风险;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有望逐步过渡到直接面对品牌手机终端客户。 (二)公司发展战略 凤凰光学凭借在相机领域多年累积下来的光学加工制造优势,正积极整合资源,拓宽光学产品应用领域。公司以自主研发产品为基础,以OEM为补充,构建支撑凤凰光学未来发展的四个事业支柱:光学镜头、影像模组、电子组件、机芯引擎,实现光电产品在数码相机、摄像机、智能监控、汽车车载、智能穿戴和智能制造等多行业的应用。 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总体目标是将凤凰光学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以光电技术为核心,以安全、智慧为主线,提供相关产品配套与解决方案的国际化公司。 (三)经营计划 公司提出2019销售收入10亿元、实现扭亏为盈的经营目标。为此,公司将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聚焦业务发展。在强化公司风险防范与化解的同时,将注意力聚焦业务的发展。公司将集中优势资源,继续扩大安防产品镜头和车载镜头的业务规模,保持积极稳健增长,培育公司利润增长点。 2、强化核心能力。持续提升模具技术中心和薄膜技术中心至国内领先程度;筹建自动化技术中心,推进公司的智能制造;在产品技术方面,坚定安防镜头研发向中高端发展, 3、提升组织效率。调整组织结构,在整体管理上设立战略管理中心、财务管理中心和市场管理中心,不断优化管控模式,对整体管理基础进行调整和优化,明确责任义务,促进公司健康成长。 4、防范企业风险。为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进一步强化企业风险的防范工作,在安全生产、呆滞库存、逾期应收款等方面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竞争加剧 近年来,因传统单反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下游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回落,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国内不少光学企业的部分镜头厂商纷纷开始谋求转向安防、车载等细分应用领域布局,或通过到中国内陆合资建厂、采用低价策略等方式积极开拓中国国内市场,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对此,公司加快在光学镜头新技术领域的布局。积极整合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强化成本核算,理顺管理环节,提高运营效率。 2、市场风险 公司在光学生产工艺和技术能力是业内标杆,但正式转型光学镜头业务时间尚短,产品需要适应市场开拓的速度。公司光学镜头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安防视频监控领域,客户相对集中,一旦视频监控大客户需求减缓,将受到比较显著的影响。 对此,公司积极开拓视频监控、智能驾驶、机器视觉市场,高度重视与安防监控领军企业的市场化合作,不断发展安防监控等领域新客户和新产品,以服务客户为抓手,不断完善市场功能、研发流程和技术品质体系。目前,公司产品遍及中国、韩国、中东、美国、俄罗斯等全球各地。 公司也对智能家居等其他光学镜头应用领域进行尝试,以降低销售集中度。 3、人才短缺 光学镜头行业兼具知识技术和劳动力密集的特征,对光学设计、精密制造等核心技术以及相关专业人才有较大依赖性。满足光学镜头行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设计和生产操作人才明显短缺。 对此,公司坚持社会引进与自行培养两手抓的人力资源保障策略,一方面通过面向社会招募人才不断充实公司经营、管理和技术团队,另一方面加大校招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力度,并通过加强招聘、培训、人才管理和员工奖惩管理机制等措施,组建适应公司未来发展的人才队伍。 4、成本上升 我国劳动力成本已经步入上升通道,行业上游原材料以及能源、环境成本也在提高,对利润空间造成一定挤压。 对此,公司积极推行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定采购成本下降、库存改善、回转周期下降,抓好毛利率和成本分析工作,有效控制经营成本。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凤凰光学是国内光学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品牌优势 "凤凰"商标在行业市场上有较强的影响力,积累了良好的客户群体和口碑,品牌优势是公司顺利承接国际国内市场订单的重要保证。 2、垂直一体化整合优势 公司具有光学、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专业综合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能力,在光学冷加工、金属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注塑、压铸和精密模具制造等加工工艺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业垂直一体化整合能力强。同时,公司拥有规模化的光学镜片与镜头的生产体系,并积累了50年的光学冷加工工艺技术和一定的客户与协作资源,形成了相互支撑发展的产业板块,如光学零部件产业板块,产品涵盖光学镜片、数码镜头、安防镜头等多个品种;精密制造产业板块,擅长各类轴类、筒类零件的金属加工等。 3、技术优势 公司拥有先进的光学镜头精密检测仪器和高精度的生产设备,具备球面镜片的制造能力;公司逐步加强光学镜头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具备各类镜头、影像模组的设计与制造能力。公司正努力构架六大核心技术能力(模具自制、镀膜技术、光学检测、自动化技术、镜头研发设计、模组研发设计),构筑完整产业链,展现一体化生产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