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的形象在综艺中只能被丑化和夸张吗?

富人的形象在综艺中只能被丑化和夸张吗?

在综艺嘉宾方面的选择上,中日韩和欧美向来有着极其不同的考量标准。中日韩综艺更倾向于与艺人合作,如果运气好,艺人本身的热度和综艺节目的热度能达到1+1>2的效果,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加持。而欧美综艺则更倾向于选择素人,一来素人比较好控制,二来素人做嘉宾的话节目主题会有无限的可能性。

但什么样的素人能够真正吸引观众的关注度呢?冷眼君认为主要有三种:有趣、富有、特别。《粉熊救兵》就是一档十分成功的素人节目,五位同性恋对直男进行全面大改造,特别的同性恋身份再加上五个人都十分有趣,节目十分成功,目前《粉熊救兵》已经做到第三季,口碑仍然不错。

富人的形象在综艺中只能被丑化和夸张吗?

但不管有趣独特的人有多强的吸引力,可能富人仍然是广大观众最好奇的群体。基于这种好奇,许许多多的有关富人的节目应运而生。前几年一档《公主我最大》让大家认识了几位居住在加拿大的华裔富二代女孩。但这档节目中的女生们似乎只是占尽了财富资源,没有任何正面形象可言。

富人的形象在综艺中只能被丑化和夸张吗?

一部分以富翁为纪录主体的节目利用了多数观众对富人生活的猎奇,将抓马的部分最大化,弱化富人的努力和挣扎,虽然关注度十分可观,但这种对于富人形象的矮化确实也不太公平。

富人的形象在综艺中只能被丑化和夸张吗?

只看重富人的金钱和抓马,是对拍摄嘉宾的不尊重

一档真人秀是否能够获得好的口碑,与其对待嘉宾的态度是息息相关的。作为节目主体,如果嘉宾获得了礼貌真诚的对待,那么嘉宾也会回馈给节目好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向往的生活》、《极限挑战》、《明星大侦探》等节目能够持续性的人气居高不下,甚至极限男人帮会主动讨论如何让节目更有看点,这本不是嘉宾必须要做的工作。

富人的形象在综艺中只能被丑化和夸张吗?

《吐槽大会》虽然以吐槽嘉宾为主,但在与嘉宾之间的良好协商下,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位被吐槽嘉宾对这档节目有任何不满。

富人的形象在综艺中只能被丑化和夸张吗?

而张绍刚在《吐槽大会》之前备受争议,也大部分是因为《非你莫属》中对待选手有失礼貌,带着“傲慢与偏见”与选手交流,确实有失公正。

富人的形象在综艺中只能被丑化和夸张吗?

一档节目是否尊重自己的嘉宾,是可以从各种各样的细节中展现出来的,而这些以富人为主体的节目确实在这一方面努力实在不够。

澳洲综艺《Yummy Mummies》是一档记录富豪准妈妈的生活的综艺,来自墨尔本的几位十分富有的准妈妈从怀孕到孩子出生的一系列都将被记录。可惜的是,这档节目无限放大了这些准妈妈的富有,而忽略掉了富有这项特质以外的全部。

在《Yummy Mummies》中我们可以看到疯狂买名牌的准妈妈,

富人的形象在综艺中只能被丑化和夸张吗?

以及选保姆像选佣人一样居高临下的准妈妈,

富人的形象在综艺中只能被丑化和夸张吗?

整档节目中准妈妈们的购物时间和下午茶时间占到了节目的一大半,这并不有趣,更何况聊天过程中这些准妈妈还会互相言语攻击。

富人的形象在综艺中只能被丑化和夸张吗?

富有这个标签加在这些准妈妈的身上,更像是人设的框架,准妈妈在节目中的活动区域只有购物中心、医院、下午茶,她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完全没有出现,这使她们成了十分扁平化的形象。

富人的形象在综艺中只能被丑化和夸张吗?

刚才提到的《公主我最大》也有一样的问题,富有的女孩们聚在一起攀比,争吵,甚至还有女孩儿假冒富二代身份参加这档节目。整档节目毫无营养可言,拥有无限顶级资源的女孩们在这档节目里成了勾心斗角、刻薄的一群人。她们展现出来的“有钱人的形象”未必真实,也绝非普遍,但却通过这档节目的传播成了普通对有钱人的刻板印象。

富人的形象在综艺中只能被丑化和夸张吗?

即使这档节目几乎没能为这些富家女营造任何正面形象,但这档节目仍然做到了第三季,豆瓣评分始终徘徊在5分边缘实在算不上好。

富人的形象在综艺中只能被丑化和夸张吗?

观众对富豪的猎奇点是“怎么富”,而不是“有多富”

相比《Yummy Mummies》和《公主我最大》两档将刻板印象进行到底的节目,《比佛利富二代》要稍微好一些。这档节目既不像《Yummy Mummies》只关注富有女孩怀孕生产这一阶段的生活,也不像《公主我最大》简单粗暴的把有钱女孩凑在一起,强行制造矛盾。《比佛利富二代》是更真实一些的富二代纪录片。

在《比佛利富二代》里也有大量炫富的场景,与此同时富二代们的真实生活状态以及真实的社交关系全部会出现在节目中。所以即使《比佛利富二代》中展现出来的仍然是相对来说游手好闲的生活,但至少是真实的富豪生活状态。

富人的形象在综艺中只能被丑化和夸张吗?

《亿万富翁们的饕餮盛宴》也是品相很好的富人纪录片,这档纪录片仅关注亿万富翁们对于食物和餐厅的高要求,但这档节目试图用富翁们对食物品质的追求来探寻富人阶级的思想。

富人的形象在综艺中只能被丑化和夸张吗?

同时也展现了富人阶级身居这样一个圈层,购买稀有食材等行为背后的挣扎。

富人的形象在综艺中只能被丑化和夸张吗?

《Tamara’s World》也展现了相对较立体的富人形象,Tamara Ecclestone作为英国名媛一家三口的生活十分奢华,有相当壮观的衣帽间,吃穿用度也十分昂贵。

富人的形象在综艺中只能被丑化和夸张吗?

但Tamara在整部纪录片中很少提到钱,生活虽然奢华但是很温馨,女管家也表示Tamara更在乎生活中的小确幸,这让Tamara是有钱人之外更是一个性格突出,形象立体的人。

这几档综艺虽然仍然利用了观众对富豪生活的猎奇心理,但十分完整的展现了富人的真实形象,这些节目中的富人的“富”不再是单一行为,有了前因后果,这使得钱不再是一个数量单位,而是帮助观众理解这些富人的符号。

现如今的美国总统川普在04年曾经参与过一档综艺《学徒》,也是冷眼君认为为数不多相对比较有意义的富人节目。当年的川普是知名地产商,拥有无限的财富,《学徒》没有直接像大家展示川普的财力,而是以商业运作技巧作为竞赛主题,川普设计一系列的活动,测试所有参赛者的销售能力和运作水平。

富人的形象在综艺中只能被丑化和夸张吗?

这档节目让川普不仅仅是一位地产大亨,而是让观众真正走到距离他更近的位置,了解财富如何通过他的智慧进行累积。

作为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小部分人,富人的形象在大部分人心中都是神秘的,于是这一群人不仅成为综艺的宠儿,电影电视剧中也经常有编剧意淫出的富豪形象出现。但如何客观的展现富人的形象?又如何让这种展现不是单纯的炫富,而成为窥探富豪生活的窗口?这两个问题想明白了,节目也就做成了。

很久之前NHK在中国拍过一部展现中国贫富差距的纪录片《富人与农民工》则更有社会价值,纪录片中出现的富人李晓华的生活也十分奢华,车展上随便看中的车哪怕几千万也毫不犹豫地买下。

富人的形象在综艺中只能被丑化和夸张吗?

但与其奢华生活相对比的是无数脏水洗脸,食不果腹的农民工。

富人的形象在综艺中只能被丑化和夸张吗?

这大概是冷眼君能想象的奢侈生活出现在纪录片、综艺中的最震撼的方式,承载了社会议题的思考,也成了一个时代的映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