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家新三板企业投奔科创板 “三类股东”不再成拦路虎

21家新三板企业投奔科创板 “三类股东”不再成拦路虎

新三板企业正在密集更换赛道。

一周内,共有凌志软件、西部超导、嘉元科技、金达莱、映翰通、久日新材、长阳科技7家新三板企业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被受理。

截至目前,科创板受理企业已达89家企业,其中21家来自新三板(含新三板摘牌企业),占比近23.60%。

对于这一现象,联讯证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师彭海认为,“这必然会引起新三板龙头企业登陆更高层次的科创板,从数量来说占新三板整体比例不高,对新三板整体影响较小,但由于优质企业的流失,会影响投资人对于新三板的投资信心,所以新三板也急需改革。”

平均每家拟募资7亿元

21家新三板企业中,久日新材、金达莱、嘉元科技等9家企业仍在新三板挂牌,而紫金存储、木瓜移动等12家企业已从新三板摘牌。

目前,21家企业中已有12家获上交所问询。

从募资额来看,21家新三板企业累计拟募资148.06亿元,平均每家拟募资超7亿元。

其中,上述企业中目前拟融资金额最高的为久日新材,拟募资13.95亿元;此外,紫晶存储、木瓜移动、苑东生物、金达莱和天准科技均拟募资超过10亿元。西部超导等6家企业拟募资额介于5亿元至10亿元之间,另有9家企业拟募资额低于5亿元。

21家企业除天准科技采用标准三(预计市值不低于2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且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1亿元)外,其余均采取标准一(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的条件申请。

21家新三板企业投奔科创板 “三类股东”不再成拦路虎

从注册地来看,上述21家原新三板企业地域较为集中,5家来自北京,5家来自江苏,5家来自广东,上海、江西、四川、陕西、天津、浙江各有1家。

业绩方面,金达莱以2.13亿元的净利润暂列21家企业首位,而木瓜移动2018年营收达43.28亿元,为营收王。

21家新三板企业投奔科创板 “三类股东”不再成拦路虎

上述21家企业,营业收入和扣非后净利润的平均值分别为8.01亿元和0.93亿元。

安信证券分析师诸海滨指出,和获受理的科创板企业整体相比,来自新三板的企业从市值水平、营收、利润体量方面都略逊于整体均值,但是和新三板企业相比,这部分公司属于三板市场中的头部企业,盈利能力、融资能力、研发水平均强于市场。

多家曾尝试过IPO

21家新三板企业,大部分有过向资本市场挺进的经历。

龙软科技和贝斯达均曾闯关A股IPO,但最终未通过审核。而南京微创、联瑞新材、凌志软件和杰普特等均在IPO排队过一段时间而后终止审查。

南京微创成立于2000年,主营业务原本是内镜诊疗器械及耗材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后又通过并购增加了肿瘤消融设备及耗材产品线。

南京微创曾于2017年6月申请在主板上市,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后由于发行人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且销售费用过高曾引发市场热议。2018年3月底,南京微创IPO终止审查。

而杰普特曾于2016年12月正式挂牌新三板,随后便立即公告已经接受了IPO辅导,2017年1月19日便宣布拟终止挂牌。

同年6月,杰普特报送IPO申报稿,拟冲击创业板。排队半年后,2018年1月,证监会在反馈意见中提出,重点关注出资情况、是否存在代持、股权是否存在纠纷等问题,随后与南京微创一同终止IPO审查。

而凌志软件的IPO之路更为坎坷,此前,筹划在A股上市第五年的凌志软件已经更新预披露,位列主板第23位,离上会仅仅临门一脚。却在2018年11月突然对外宣布:“经过认真研究和审慎思考,拟向证监会申请撤回IPO材料。”

曾经有券商人士分析称:“凌志软件撤回IPO申请与三类股东无关”。但具体撤回的原因,凌志软件未从对外披露。而从目前来看,其旨在科创板上市。

新规要求无需对“三类股东”做穿透式披露

实际上,“三类股东”曾是新三板企业上市路上的一大“拦路虎”。

不过,随着IPO新政不再要求“三类股东”做穿透式披露,预计未来越来越多的新三板企业将受益于此,放心地携“三类股东”一同上阵。

上述拟申报科创板的新三板企业,要么没有没有“三类股东”问题,少部分有“三类股东”的公司或者清理干净上阵,或者比例很少。

贝斯达曾是新三板首家带着“三类股东”上会的企业。

2018年1月,贝斯达携带376名股东上会,股东中含9家契约型基金和1家资产管理计划(持股共占比0.63%),但最终IPO折戟。

目前,贝斯达又成为首家携有“三类股东”标签的科创板受理企业。

在科创板招股书中,贝斯达披露,截至2019年3月12日,发行人现有股东中存在契约型基金,不存在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有契约型基金股东数量合计为5名,持股比例合计占发行人股份总数的0.49%。相对于此前的0.63%,三类股东的比例也有所减少。

此前深受“三类股东”困扰的凌志软件,据其最新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除员工持股计划外,股东中仍有23家“三类股东”,包括20家契约型基金和3家资产管理计划,合计持股数量为1153.48万股,合计持股比例为3.20%。

其中,有2家存在分级、多层嵌套、高杠杆等问题。凌志软件也表示,已根据该等股东出具的确认函,做出了过渡期安排。

21家新三板企业投奔科创板 “三类股东”不再成拦路虎

按照新规,携“三类股东”的发行人应核查确认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不属于“三类股东”,应确认“三类股东”设立及存续合法,应披露过渡期间安排,控股股东、高管是否在“三类股东”持有股份,以及股份减持和锁定情况。

新规对“三类股东”实操中最难的穿透式披露,不再做要求。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三类股东”的审核政策明显放宽,对新三板拟IPO公司来说是个好消息。

21家新三板企业投奔科创板 “三类股东”不再成拦路虎

关注科创板 就加小板

搜索微信“ qjwddz”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