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集团2018年收入预期超1300亿,乳业板块IPO获批,刘永好称要投资孵化50余家科创公司!

10月9日,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2018全国双创周上提到,2018年新希望集团销售收入预期将超过1300亿元。这是新希望集团首次公开今年业绩预期!

他还提到,新希望在熟悉的农业和食品领域,投资孵化了50余家科技型创业公司,培育了150余名事业合伙人。

新希望集团2018年收入预期超1300亿,乳业板块IPO获批,刘永好称要投资孵化50余家科创公司!

在刘永好看来,传统企业为国家和社会做出非常大的贡献,生产很多产品,提供很多就业岗位,但目前传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问题就是传统企业的产品饱和了,没有跟上消费升级,同时85后和90后一代正在引领消费,但传统企业没有精准匹配上他们的需求。”刘永好称。

实际上,作为新希望集团旗下乳业板块的新希望乳业公司,由于抓住了消费升级的发展机会,初步完成全国化布局,并于“十一”假期之前成功闯关IPO,这也是新希望集团旗下第二家上市公司。

招股书对新希望乳业2015~2017年度的业绩进行了披露,营业收入分别为39.15亿元、40.53亿元和44.22亿元;

净利润分别约为2.97亿元、1.46亿元和2.16亿元。

新希望集团2018年收入预期超1300亿,乳业板块IPO获批,刘永好称要投资孵化50余家科创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新希望乳业是一家专业从事乳制品及含乳饮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历经多年发展,业已成为国内区域性领先的乳制品生产企业。

公司的产品主要包括低温奶制品、常温奶制品和奶粉3个品类,9个大类。

据悉,新希望以“鲜战略”为品牌纲领,着重发展低温乳制品,通过重点布局、辐射周边的发展方式,通过优势区域布局开拓市场业务。

低温乳制品是新希望乳业营收的主要增长引擎。

招股书上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2017年,新希望乳业旗下低温奶产品销售额,在整体销售中的占比不断提高,从2015年的47.31%提升至2017年的58.18%,逐渐确立其在公司各产品类别中的主导地位,符合行业的发展趋势。

新希望集团2018年收入预期超1300亿,乳业板块IPO获批,刘永好称要投资孵化50余家科创公司!

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经营低温奶产品的企业数量已超过400家,其中区域龙头乳企的低温奶增速达到了20%左右。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向《五谷财经》特约、独家撰稿人王诣予指出,国内低温奶与常温奶的消费比例为3:7,而欧美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6:4,这也意味着,低温奶存在潜力巨大的发展空间。

而且低温产品的毛利率显著高于常温奶产品。

新希望乳业方面表示,在保持公司整体规模增长的情况下,持续提高低温奶产品销售收入的占比,有利于改善公司整体销售毛利率水平,从而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实现与全国性乳企的差异化竞争、进一步巩固其在低温乳制品和区域乳制品市场的领先地位。

但随着低温奶发展的美好前景,越来越多的乳企都想在低温乳制品市场中分一杯羹。

对此,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表示:“现在有一个这样的变化,大的企业也在往低温上转,大企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这对我们区域品牌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是不能回避的一个现实。但是我相信新希望乳业一直站位比较清晰,我们就是一定要做出自己的特点,尽量更加精准地去理解用户,更加高效地去响应用户服务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我们未来的成长还是可持续的。”

新希望集团2018年收入预期超1300亿,乳业板块IPO获批,刘永好称要投资孵化50余家科创公司!

不同于伊利、蒙牛等龙头企业的单一企业品牌加产品品牌策略,新希望乳业而是选择了多企业品牌加产品品牌协同发展、依托区域优势市场建立消费者忠诚度的差异性竞争策略。

公开资料显示,从2002年开始,新希望集团通过控股或参股杭州双峰、河北天香、邓川蝶泉等国内6家区域乳企,迅速在乳业领域大展拳脚,并于2006年成立了新希望乳业。

自2015年起,新希望乳业开始进行第二轮收购,先后收购了苏州双喜、湖南南山、西昌三牧等区域型乳企。

最新的一轮收购在2016年底,新希望乳业买下了日本朝日集团在山东的两个子公司(朝日绿源乳业、绿源农业公司),后者主营奶牛养殖、乳品生产和销售。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新希望乳业目前控股乳制品生产型子公司13家,分别为四川地区的四川乳业、西昌三牧,云南地区的昆明雪兰、云南蝶泉、昆明海子、七彩云,华东地区的杭州双峰、安徽白帝、苏州双喜,华北地区的河北天香、青岛琴牌、朝日乳业以及位于湖南的湖南南山。

对此,乳业专家王丁棉告诉《五谷财经》特约、独家撰稿人王诣予,新希望乳业所收购的诸多地方乳企,其体量更为小,新希望乳业面临的是旗下“小而多”的情况,每个地区的子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在标准的问题上很难实现一蹴而就,所以就选择保留品牌,再逐步发展更替,“未来在标准化的问题上,新希望乳业还是需要继续整合,以形成全国性品牌,谋求上市在获得资本的同时可以获得更多的品牌效应,为将来进军一线城市造势。”

目前,新希望乳业销售收入规模较大、具有一定区域竞争优势的区域是四川、云南、河北及浙江等省份。

招股书披露,新希望乳业将进一步开拓华北、华东、华南等重点区域性市场,扩大国内销售网络并进军国际市场。

实际上,从收入上来看,新希望乳业在新希望集团中的占比并不高,但是,由于新希望乳业增长势头强劲,这在新希望集团“增量”发展上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增量”上,新希望乳业可以施展拳脚,而在“存量”上,新希望(业界俗称“新希望六和”)才是新希望集团的“顶梁柱”。

2018年上半年,新希望(000876.SZ)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16.43亿元,同比增长6.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8.46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11.31亿元,降幅为25.20%。

新希望集团2018年收入预期超1300亿,乳业板块IPO获批,刘永好称要投资孵化50余家科创公司!

从数据可以得知,虽然利润有所下滑,但是,新希望在收入上取得了正增长,并且,新产品表现可圈可点。

对此,新希望方面表示,2018年上半年,国内农牧业经营环境呈现出禽好猪差、整体下行、宏观趋紧的严峻形势。

在禽产业上,因去年H7N9流感、环保严管等多重因素引发的产能下降,使得禽价走高,行业整体较为景气。

在猪产业上,猪价从年初开始持续下跌,5月份跌出了近八年来的最低价,导致全行业大面积亏损。

在饲料产业上,由于长时间猪价下行使得猪料需求明显减弱,以及上年度的禽产业低谷使禽料需求也处于低位,给行业增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在宏观环境上,因中美贸易摩擦导致进口大宗农产品成本上升,资金面的持续收紧又使得企业、农户的融资成本上升,给行业盈利带来了巨大压力。

“由于近两年农牧行业行情剧烈震荡、环保严管,叠加今年以来的资金面收紧及贸易摩擦等宏观不利影响,给公司常规经营活动之外造成损失,主要表现是去年开始的禽养殖大幅亏损、今年开始的猪养殖大幅亏损、环保严管引发的禁养、限养,使得大批养殖户陷入经营困难或退出养殖,同时资金面收紧又使养殖户在今年开始难以继续融资维持经营,造成贷款逾期并难以偿还,导致公司其它应收款-代垫款坏帐准备增加。”新希望方面称,受此影响,在公司的合并报表中,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下滑。

公开资料显示,新希望经营的主要业务包括饲料生产、畜禽养殖、屠宰及肉制品,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畜、禽多元化业务组合与农牧食品一体化经营模

式。

据了解,饲料的生产经营目前仍是新希望业务的主要支柱,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在国内饲料行业多年保持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其中肉禽料、蛋禽料全国第一,猪料、水产料及反刍料也位列全国三甲。

新希望集团2018年收入预期超1300亿,乳业板块IPO获批,刘永好称要投资孵化50余家科创公司!

2018年上半年,新希望饲料销量逆势增长,共销售各类饲料产品795.10万吨,同比增加52.30万吨,增幅为7.04%(重点180同比下降约5%);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31.18亿元,同比增加约22.17亿元,增幅为10.61%。

同时,饲料产品的结构也在进一步优化,猪料销量达203万吨,同比增加14%(重点180同比下降约14%);

禽料销量为509万吨,同比增长4%(重 点180同比下降约4%);

水产料销量近38万吨,同比增长24%(重点180同比增长约7%)。

其中,猪料与水产料销量的提升也促进了饲料整体毛利率水平的改善,实现毛利润约14.34亿元,同比增加约1.86亿元,增幅为14.94%。

并且,新希望一批新产品都取得了大幅增长,如在全国首推的生物环保饲料在今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28%,特种水产料及水产动保产品销量也同比增长47%,与猪料、禽料共同成为其营收增长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我国饲料行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增长速度放缓,全国饲料产量在2013年首次出现同比下降,2014年同比增长3.8%,2015年同比增1.4%,2016年同比增长4.5%。

相比行业整体产能过去多年的大幅扩张,下游养殖环节的需求则逐渐趋稳,甚至在一些区域还因于严格的环保政策要求开始限产、停产,由此造成饲料行业供过于求,产能利用率偏低,整合集中的趋势愈发明显。

但在一些细分领域,仍存在渐进性的创新机会,饲料行业产品技术与生产工艺升级趋势明显。

在生产上,拥有更大产能的单厂越来越多,通过更集中的规模化生产提升效率,同时也通过专业化车间或专业化生产线提升品质,在高效物流的支撑下,业务涉及地区范围也越来越广。

据统计,2013-2016年,全国饲料企业的数量从1万多家下降到7000多家。

此外,由于下游养殖业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周期波动性,使得饲料业的销量和利润水平在短期中也经常发生上下波动。

而在饲料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利润水平呈现周期性波动的背景下,新希望依托行业领先优势顺应行业变化,在饲料环节持续打强采购力、产品力、生产力,推出生物环保型饲料,淘汰落后产能,打造大产量标杆工厂,实现了营收与毛利的双丰收。

在此基础上,新希望还积极地探索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

新希望方面表示,一方面,公司充分利用过去布局的下游产业链基础,通过新设投资、或内部业务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饲料-养殖-屠宰一体化项目,积极投资与收购食品、销售的相关项目,稳步推动自身从饲料企业向养殖、食品企业转型;

另一方面,公司在全行业率先推出了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的福达计划,以及面向大型养猪场的托管服务,在养禽和养猪领域都设立了养殖培训管理公司或养殖服务公司,促进与规模化养殖场或养殖户的直接对接,同时稳步发展担保业务,积极探索农业互联网金融业务。

在禽养殖方面,新希望在国内覆盖了种禽养殖与商品代养殖两个环节,是国内第一大父母代鸭苗,第二大商品代鸡苗、鸭苗供应商。据悉,新希望的鸡苗、鸭苗一部分对外销售给其他厂商,另一部分用于自己下游的商品代养殖。

在商品代养殖上,新希望目前以“公司+农户”合作养殖方式为主,并正从传统的合同养殖模式逐步向委托代养模式升级,同时也在一些条件适合区域发展了小部分商品代白羽肉鸡的一体化自养,通过以上各种模式的商品代养殖总量目前已接近8亿只,在白羽肉禽行业位居第一。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新希望共销售鸡苗、鸭苗25144万只,同比下降5511万只,降幅为17.98%;

销售自养商品鸡及委托代养商品鸡鸭13458万只,同比增加4804万只,增幅55.51%,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5.34亿元,同比增加约14.56亿元,增幅为70.07%;

实现毛利润约为1.89亿元,同比增加约2.55亿元,增幅为385.45%。

近年来,国内的禽养殖总体发展较为平缓,但同时周期性波动较为明显。

2016年上半年开始,白羽肉禽业务出现了一轮行情景气阶段,由此刺激了全行业产能的增加。

但从2017年初开始,这种相对过剩的产能,叠加上H7N9流感疫情影响,又很快地让行情进入多年不遇的低谷,但2017年夏天的环保严管客观上又促进了产能的削减。

因此,从短期看,禽养殖业的重要机遇是抓住环保升级的要求,以环保改造、棚舍升级为抓手,积极掌控符合环保要求的商品代养殖资源。

长期看,则还是需要与下游食品环节形成协同,使在养殖环节的高标准投入,能在食品环节得到更高溢价的回报。

据此,新希望打破了去年禽养殖产业亏损的僵局,扭亏为盈,销量与毛利均有较大水平增长,这与其顺应禽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对于种禽养殖与商品代养殖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有关。

新希望方面指出,对于种禽养殖,由于当前种禽行业整体供应较为过剩,且近年来利润上下波动过于剧烈,再加上各家种禽厂商之间在品质效率上没有十分明显的差别,公司将适度削减当前的种禽养殖规模,并逐步减少对外销售,更多转向内部自供;

对于商品代养殖,则抓住当前环保升级带来的机遇,一方面通过环保改造、棚舍升级,推动更对的‘公司+农户’模式下传统合同养殖户向委托代养模式转型;

另一方面公司在条件适合区域进一步加大自养模式的投入,除了可以获取短期内商品代养殖环节回升的毛利空间,从长远看则是为下游提供全程可控的安全禽肉,获得更高的食品环节溢价。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以“2B”业务模式起家的新希望开始兼顾“2C”业务模式,不断推出直接面向大众的产品,比如快速火锅。

在业界人士看来,由于消费升级,加之新生代主力消费崛起,“硬通货”零售业务发展前景巨大,新希望、双汇发展甚至温氏股份都在跃跃欲试,“2C”业务占比会进一步提高。【注:孙学南对本文也有重要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