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亞馬遜敗走中國

Event

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亞馬遜敗走中國

亞馬遜CEO貝索斯最近的出鏡率有點高,前段時間婚內出軌女主播一事,以髮妻麥肯齊帶著360億美元的瀟灑離場告終。

但此事才剛過不久,又傳來 #亞馬遜退出中國市場# 的消息。

這也意味著,美國最大的電商平臺在中國也要“鎩羽而歸”了。為什麼是“也”呢?

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亞馬遜敗走中國

亞馬遜將自己的“敗走”解釋為“戰略轉型”。

4月18日,亞馬遜中國表態,公司將於2019年7月18日停止為亞馬遜中國網站上的第三方賣家提供賣家服務。

“亞馬遜始終對中國市場有著長期承諾。在現有的良好業務基礎之上,我們將繼續投入並大力推動包括亞馬遜海外購、亞馬遜全球開店、Kindle 和亞馬遜雲計算等各項業務在中國的穩健發展。”

放心,你們的kindle沒有影響。

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亞馬遜敗走中國

15年的時間內,貝索斯登上了首富寶座,迎來了人生巔峰,而亞馬遜卻在中國接連遭遇滑鐵盧。甚至有網友直呼“要不是有退出的消息,我都快把它遺忘了。”

高開低走的亞馬遜

亞馬遜進入中國時,已經攻克了加拿大、德國、日本等市場,在國際市場上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貝索斯自然認為——中國市場也“勢在必得”。

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亞馬遜敗走中國

2004 年,中國電商市場還是一片藍海。貝索斯看準了中國潛在的人口紅利,以 7500 萬美元收購了由雷軍、陳年等人創立的卓越網(起初叫“卓越亞馬遜”),挾著電商老大的實力,亞馬遜中國一度佔據了國內電商15.4%的市場份額(2008年)。

彼時淘寶才剛成立一年,算得上“羽翼未豐”,京東更是雙腳剛踏入電子商務領域的“奶娃娃”,亞馬遜唯一會放在眼裡的也只有同樣以圖書業務起家的當當網。

亞馬遜當時年銷售額已逼近70億美元,IT及物流經驗豐富,時機準確、兵強馬壯,看起來是一場必勝之戰。

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亞馬遜敗走中國

然而劇情急轉直下,正當貝索斯將中國市場作為海外市場重點開拓時,亞馬遜中國卻節節敗退。

或許是沒有把本土電商放在眼裡,亞馬遜在中國的行動始終很溫吞,甚至花了三年時間和卓越慢慢磨合。同時,戰略上還選擇了在短期內看不到收益的倉儲和物流體系上投入重金,盤算著“廣積糧、緩稱王”。

但和亞馬遜的溫吞節奏不同的是,跨境電商行業進入了快速增長期。

2008年,淘寶在全球經濟危機大背景下殺出重圍,淘寶商城上線,淘寶成交額近千億元。而京東從中關村的小櫃檯到轉戰電商,迅速佔領3C領域,並進行了數十億元的B輪融資。

2014年,淘寶、天貓、京東等本土電商勢力迅速崛起。同年,阿里巴巴和京東都在美國上市。

之後,亞馬遜一路被阿里巴巴和京東甩在身後,甚至連剛入場的小紅書、網易考拉、拼多多等“新人”也能踩在它的頭上耀武揚威了。

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亞馬遜敗走中國

委屈到什麼程度呢?

2013年後,亞馬遜財報對中國業務惜字如金,2014年後隻字未提。甚至到了2018年,亞馬遜中國只佔據了0.6%的市場份額。要知道——亞馬遜在美國佔據了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

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亞馬遜敗走中國

在接連的虧損之下,財大氣粗如貝索斯也頂不住了,這麼燒錢還看不到希望,那就“戰略收縮”了吧。

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亞馬遜敗走中國

2018年8月,亞馬遜中國不再為中國第三方國內賣家提供FBA服務(Fulfillment by Amazon,是亞馬遜向第三方賣家提供的外包物流服務)。

2018年,亞馬遜中國裁員超過50%。

到2018年底,亞馬遜在中國的13個運營中心只剩下北京、崑山和廣州三個城市,廣州運營中心也於2019年初關閉。

顯然,在中國電商的草莽年代,外來戶亞馬遜開局風頭無兩,此後卻無限悽慘。

幸好,還有 Kindle 這個“獨苗苗”在本土電商平臺“天貓”的褲腳下,成為了亞馬遜在中國迄今為止最成功的一塊業務。

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亞馬遜敗走中國

在中國失敗的外國企業總是相似的

亞馬遜是全球最大的電商公司。

2018年,亞馬遜全年營收2329億美元,同比增長31%。其中電商業務創收2079億美元,同比增近三成,營業利潤51.14億美元。

可以說,亞馬遜在全世界都攻城略地,唯獨在中國馬失前蹄。

“在華經營得不盡人意獎”的獲獎者並非亞馬遜一個,雅虎、Ebay、沃爾瑪、Uber、領英、愛彼迎等耳熟能詳的企業在全球市場都高歌猛進,在中國卻總碰得滿頭包。

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亞馬遜敗走中國

為什麼科技巨頭在中國總是難以複製海外市場的成功?

“不夠激進,投資不足,本土化不充分。”貝索斯曾總結在中國市場失敗的原因。

1.缺乏對中國市場的深刻了解,在中國電商的黃金年代裡給了對手崛起的空間。馬雲們在磨刀的時候,亞馬遜在磨合……抬頭一看,12*12的馬雲早已揮一揮衣袖,帶走一片紅海。

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亞馬遜敗走中國

2.亞馬遜的網站和APP體驗一直被國內消費者詬病。和卓越網磨合的三年裡,亞馬遜將自己的風格沿用在卓越網的版面風格和業務邏輯上,卻沒有了解中國消費者習慣。

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亞馬遜敗走中國

3.“佛系”營銷。淘寶在搞雙十一的時候,它沉默;京東去其他網站做引流的時候,它不出聲;拼多多重金砸廣告的時候……它在發優惠券……

此時被雙十一掏空了腰包的消費者,正在吃饅頭就鹹菜。

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亞馬遜敗走中國

4.對本土團隊授權不夠。曾在亞馬遜中國擔任過副總裁、原卓越網創始人陳年就說過:

“美國人基本上不聽你的,想做一份符合你理解的中國市場規劃太艱難。”

“如果中國區負責人都不能決定一件事,談什麼執行?”,劉強東早在2011年接受採訪時就預判了亞馬遜的弱點。

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亞馬遜敗走中國

水土不服、決策鏈太長、機制僵化,甚至連物流都不盡人意,亞馬遜敗走中國,似乎並不是偶然。

Fute評論

2018年,拼多多作為電商黑馬實現彎道超車,成功在納斯達克敲鐘。

事實證明,15年前貝索斯看好的中國電商市場,並沒有讓其失望,藍海已變成了紅海,只不過亞馬遜已從一個參與者被擠到競技臺下,成為了旁觀者。

中國本土創業者們的眼裡,“規則”二字有很多玩法。可以說,在加了諸多美顏濾鏡的拼多多們面前,亞馬遜更像一個素面朝天的“老實人”,在正面交鋒時,“一心一意”往往不如“處心積慮。”

最後,給亞馬遜頒個“中國電商15年來風起雲湧的見證獎”吧。

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亞馬遜敗走中國


Fute 是“未來”與“技術”英文單詞前兩個字母的縮寫,專注於科技相關的前沿資訊,想了解更多科技潮流,歡迎關注 Fute 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